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熙:字叔和高平山陽郡(今山東微山縣)人。與王粲同族。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他一生最突出的貢獻是編著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

王熙,(201—280年),字叔和高平山陽郡(今山東微山縣)人。與王粲同族。魏晉之際的著名醫學家、醫書編纂家。

目錄

基本情況

王熙幼年時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貧寒中度過的。嚴酷的生活現實,使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謙虛沉靜的性格。他特別喜愛醫學,讀了不少古代醫學典籍,並漸漸學會了診脈治病的醫術。他在開始行醫的時候,因為家境貧窮,衣衫破舊,人們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藥箱四處流浪,常常食宿無着。由於他對脈學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許多疑難病人,請他看病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逐漸傳遍了整個洛陽城。

32歲那年他被選為魏國少府太醫令。魏國少府中藏有大量歷代著名醫典和醫書,存有許多歷代的經驗良方。王熙利用當太醫令這個有利條件,閱讀了大量的藥學著作,為他攀登醫學高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王熙經過幾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古代著名醫學家的脈診理論學說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終於寫成了中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脈學專著——《脈經》,計10萬多字,10卷,98篇。《脈經》總結髮展了西晉以前的脈學經驗,將脈的生理、病理變化類列為脈象24種,使脈學正式成為中醫診斷疾病的一門科學。

 
王熙:王熙寫成了中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的脈學專著——《脈經》,計10萬多字,10卷,98篇。

達官貴族家庭,宗族中數代是權勢顯赫的貴族,亦有名震當時的文人學士。由於家庭優越的生活及學習環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薰陶。他從小興趣廣泛,少年時期,已博覽群書,通曉經史百家。後因戰事頻繁,時局動盪,為避戰亂,隨家移居荊州,投奔荊州刺史劉表。當王熙僑居荊州時,正值張仲景醫學生涯的鼎盛時期,加上王熙與仲景弟子衛汛要好,深受其薰染,逐漸對醫學發生興趣,並立志鑽研醫道。後因戰事頻繁,時局動盪,為避戰亂,隨家移居荊州。

當王熙僑居荊州時,正值張仲景醫學生涯的鼎盛時期,加上王熙與仲景弟子衛汛要好,深受其薰染,逐漸對醫學發生興趣,並立志鑽研醫道。他尋求古訓,博通經方,深究病源,潛心研讀歷代名醫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虛心向有經驗的名醫求教,博採眾長,醫術日精,名噪一時。由於其醫術高明,公元208年,當曹操南下征戰荊州劉表,王熙被推選為曹操的隨軍醫生。其後任王府侍醫、皇室御醫等職。後又被提升為太醫令。

個人貢獻

(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推測王熙也為張仲景之親授弟子)他尋求古訓,博通經方,深究病源,潛心研讀歷代名醫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虛心向有經驗的名醫求教,博採眾長,醫術日精,名噪一時。由於其醫術高明,公元208年,當曹操南下征戰荊州 表,王熙被推選為曹操的隨軍醫生。其後任王府侍醫、皇室御醫等職。後又被提升為太醫令。

他不但精通中醫經典方書,而且於脈學頗有研究。唐·甘伯宗《名醫傳》稱:王熙性度沉靜,尤好著述,究研方脈,靜意診切,調識修養之道。宋·張杲亦稱其:博好經方,尤精診處,……深曉療病之源。他一生最突出的貢獻是編著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

脈學在中國起源很早,扁鵲就常用切脈方法診斷疾病了。切脈是祖國醫學診斷學之「望、聞、問、切」四診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當時仍不為一般醫家所重視,如張仲景《傷寒論》自序中指出,有一些醫生缺乏脈學知識的掌握,或者對於脈學不大講求,這樣臨床診斷不明,對於病患者說來是很危險的。因此,為了解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正確應用脈診診斷的問題,迫切需要一部脈學專著。

王熙搜集了扁鵲、倉公、張仲景、華佗等古代醫家有關脈學論述,並加上自己的臨床體會和見解,終於寫出了這部著名脈學專書。

經過連年的戰爭,許多書簡(當時還沒有發明紙,書都是寫在竹簡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殘缺不全了,即使是幾十年前才完成的《傷寒雜病論》也是同樣的命運。

作為太醫令的王熙(太醫令相當於今天的最高級醫院的院長)深知這部醫學醫著的偉大價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決心使這部曠世的奇書恢復其真正的面貌。於是他搜集仲景舊論,到各地尋找該書的原本,終於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傷寒雜病論》,並加以整理和修復,將其保留了下來,就是今天見到的《傷寒論》。但書中只有傷寒部分的內容,沒有找到雜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們發現了一本已經被蟲蛀了的小冊子,裡面的一部分內容正與《傷寒論》相同;另外還有一些內容,是論述雜病的文句,當時尚未見諸於世,但其文風和詞藻卻與《傷寒論》極為相似。從形式上來看,這本小冊子是一種摘抄本,並非完整的內容。雖然有些遺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終究是一大收穫,於是將傷寒部分的內容刪去,將雜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匱要略》。

雖然只是不完整的內容,但這部分關於雜病的論述,為後世醫家處理許多棘手的醫學問題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而王熙對《傷寒論》的整理使得《傷寒論》能夠流傳至今,功莫大焉。

除了上述有關脈學和整理《傷寒雜病論》之外,王熙在養生方面還有一些精闢的論述。王氏在養生學上屬於醫家養生流派,主張從起居飲食方面進行謂攝,以求得長壽,卻病延年。他提出飲食不可過於雜亂,要適量,是中國早期對飲食制度養生的最早的較系統的論述。[1]

人物評價

當然後世對此評價褒貶不一,貶之者責其竄亂仲景原義。如喻嘉言攻擊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墜!」褒之者則認為王熙編次《傷寒論》有功千古,尤其當該書處於存亡危急之際,王熙使之保存並得以傳世,其貢獻之大不可泯滅。正像金代成無己稱:「仲景《傷寒論》得顯用於世,而不墮於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億曾曰:「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亦稱:「苟無叔和,焉有此書?」的確,王熙在整理中醫古文獻時所作的貢獻是巨大的,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獻資料,是值得稱讚的。若沒有王熙的整理,今天也許就很難知道張仲景在醫學上的成就。他這種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功績,是值得銘記的。

王熙嚴謹的治學態度,還體現在他對前人文獻的引用上。如《脈經》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獻,他在引用文獻時,或以標題形式列出,或以文後加注的形式註明文獻出處,便於讀者根據所引文獻的出處,找出原始文獻,他這種嚴肅而忠實的態度也是他的偉大之處,值得後世效法。在其故鄉山東省鄒城市今建有叔和中醫院,家鄉的後人以這種方式懷念這位傑出的醫學家。[2][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