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漁洋
王漁洋即王士禎,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他年少才豐,於詩詞、文賦無所不擅。八歲能詩,十五歲著詩《落箋堂初稿》,十八歲中舉,二十二歲成進士,二十四歲賦《秋柳詩》四章,名噪大江南北。二十六歲初授揚州府推官,後內遷京職,直至刑部尚書。他一生勤於著述,至老不倦,各類著作達三十六種,五百餘卷,其詩論「神韻說」,影響深遠,使其主持風雅達五十年之久,有「一代詩宗」、「文壇領袖」之稱。
目錄
王漁洋紀念館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新城鎮,距淄博市區20公里。是為紀念清代刑部尚書、一代詩宗王漁洋而建立。包括王漁洋故居 、四世宮保坊、忠勤祠等部分,忠勤祠 是一組明代建築,始建於1588年,次年落成,已有400餘年歷史,1984年重修,1986年對外開放。1992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淄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被列為「山東省優秀社會教育基地」;2015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區」。[1]
四世宮保坊
坐落在桓台縣新城鎮的城南村。四世宮保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它是為表彰當時兵部尚書王象乾「總督薊遼」「威名著九邊」,保衛明王朝有功,為萬曆帝特許建造的。同時,追贈其上三代,父親王之垣、祖父王重光、曾祖父王麟,均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因此稱「四世宮保」坊。四世宮保坊乃全國僅有兩座磚制牌坊之一,造型別致,氣勢雄偉,工藝精妙,古樸典雅而聞名遐邇,充分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高超而精湛的建築技藝。該坊已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王漁洋故居
位於桓台縣新城鎮城南村漁洋路北,張田路東,故址「長春園」。據《山東通志》載:「長春園,明尚書王之垣建,後王士禛及故址增葺,名西城別墅」;《重修新城縣誌》載:「西城別墅,在城內西南隅」。可見,王士禛故居,是在長春園故址上修砌而成的。[2]
忠勤祠
又稱為王家祠堂,坐落在桓台縣新城鎮新立村東首路南,是清代文壇泰斗著名詩人王漁洋的高祖王重光的祠堂。王重光,明人,自廷宣,嘉靖辛丑科進士,以戶部員外郎榷稅九工,分巡大同、守上谷,不阿權貴、後調貴州參藩平蠻督木,屢著功勳,觸嵐煙瘴而病卒,事聞恩恤賜祭贈太僕少卿,崇祀鄉賢,貴州、桓台均建祠祀之,以《忠勤可憫》、《忠勤報國》分別額其門。
漁洋墓故址
位於新城鎮城南村西二里,原梧河北岸王氏祖塋。《重修新城縣誌》有「在城西南二里梧河之陽,葬刑部尚書王士禛」的記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王士禛墓遭到破壞,國寶蟬鳴石不知下落。六十年代後期,王士禛墓被挖掘。現漁洋墓故址夷為農田。1994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淹沒在山東美中美木業公司內,進門需要跟門衛商量,墓僅餘兩塊碑文,一塊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文為「王漁洋墓」,另一塊碑文為「王士禎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