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滋
王潤滋(1946年-2002年),男,漢族,山東省文登人,1967年畢業於文登師範學校。初中畢業後考入文登師範,那時的他就非常喜歡文學。他偷偷地閱讀課外文學書籍,還節衣縮食與一位同學合訂了一本《人民文學》。[1]
王潤滋 | |
---|---|
出生 | 1946年 |
國籍 | 中國 |
知名作品 | 《賣蟹》、《內當家》 |
目錄
簡介
男,1946年生於山東省文登縣農村,1967年文登師範學校畢業後做教育工作、新聞工作,後從事專業創作,1982年加入中國作協。
文學成就
王潤滋初中畢業後考入文登師範,那時的他就非常喜歡文學。他偷偷地閱讀課外文學書籍,還節衣縮食與一位同學合訂了一本《人民文學》。王潤滋畢業後做過小學教師,當過縣委報道組報道員。1966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過詩歌、報告文學。1977年發表了短篇小說《黨小組長》,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接連發表了中、短篇小說《賣蟹》、《魯班的子孫》、《內當家》等十幾篇,《賣蟹》、《內當家》改編成了電視劇和電影在全國播放。此外還與人合寫了十場戲曲《海盜的女兒》,後改編成同名戲劇電影,獲得山東省劇本創作獎。 [2]
《內當家》
王潤滋的小說作品,多是在民族性上開掘,描寫具有傳統美德的人物形象。改革初期,農民一方面切實體會到了改革開放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另一方面又無時不面臨着舊的社會習慣和價值觀念所造成的阻礙,這種阻礙所帶來的心靈衝突也就表現得尤為劇烈。王潤滋以作家特有的敏感捕捉到了這一點,於是就有了他的代表作小說《內當家》。小說寫的是"內當家"李秋蘭和丈夫鎖成正準備在家中打井,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這個人就是在解放前欺壓他們的地主--劉金貴。他來的目的是尋訪現在由李秋蘭居住的自己的故居。這不禁引起了"內當家"對過去生活的痛苦回憶。縣裡一位官僚作風嚴重的幹部為了爭取現在已是華僑的劉金貴的投資,不僅強令李秋蘭停止打井,而且還弄虛作假,讓李秋蘭擺出一副富裕農民的樣子。心性剛強的李秋蘭不卑不亢,將剛剛打出的第一瓢水端給了劉金貴,從容地化解了各種矛盾。王潤滋在談及創作體會時說,他寫"內當家"是為了"寫民族之魂"。作者在李秋蘭身上灌注了深沉的感情和崇高的理想。李秋蘭沒有忘記當年劉金貴對自己這個使喚丫頭的欺侮,沒有忘記他的水煙袋在自己額頭上留下的傷疤,但是她又能夠深明大義,充分理解黨在新時期的政策,以美好的心靈化解了舊社會的讎隙,以新的眼光對待劉金貴,顧大局,識大體,以應有的方式接待了他,從而超越了昔日階級觀念的藩籬,在鄉情這一層面上找到了共識。王潤滋在不動聲色中為"內當家"的美好心靈唱出了深情讚歌,完美地達到了塑造民族之魂的目的。這篇小說,發表在《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隨即轟動了文壇,當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由此奠定了他在全國文學界的地位。
身世
王潤滋對傳統美德深厚的依戀,來自他對傳統美德的主要載體--中國農民深摯熱愛的情感。王潤滋出身於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童年喪父,母親改嫁,他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去世後,他與奶奶相依為命,母親又將他和奶奶接到家中與繼父一同生活。王潤滋在自傳中曾經深情地寫道:"母親的恩德,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他還說到,"假如童年少年不是這樣度過,我敢斷定,自己不會成為作家。是祖母與母親給予我作家的情感與良知。祖母是一個舊農民的典型,狹隘、落後,性格也古怪。可她有一顆愛我的善良的心。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她拉着我熬過了20多年。臨終前半小時,還不肯讓我端出她的便盆。我流着不盡的眼淚埋葬了她。我能忘記她的恩德嗎?"這是發自王潤滋肺腑的聲音,他還說:"對於這些人,一個共產黨員作家不應該關注他們的命運麼?不應該對他們寄予深深的同情麼?不應該替他們發幾句心中的呼聲麼?即使99%的農民都富了,還有百分之一在受苦,我們的文學也應該關注他們,我的同情永遠都在生活底層的受苦人。" 王潤滋所以那樣崇拜、愛戴負載着幾千年傳統文明的老一代農民,是因為他深深感嘆於中國農民"經過幾千年的長途跋涉才走到今天"。"十分不易,他們。那麼久遠,那麼貧窮,那麼悲愴,卻奇蹟般地沒有墮落,沒有潦倒,沒有毀滅,而是邁着沉重不屈的腳步,走過昨天,來到今天,還要趕到明天去。王潤滋由衷地欽佩中國農民的這種堅韌和執着,常常拿自己與他們相比,為自己不如他們而慚愧。
培養作家
在威海王潤滋不但在創作上獨領風騷,而且在培養作家隊伍方面,也立下了汗馬功勞。王潤滋在威海生活時間很長,於是,威海也就當然形成了一個熱鬧的文學圈子。這個圈子裡有大量熱愛文學的青年,他與這些青年不僅討論文學,也討論人生。威海的幾個作者經常在王潤滋家相聚,每個人都認真地念着自己的小說,每個人都發表意見,最後由他作總結,稱之"文學會診"。他既是位嚴格的老師,又是位可愛的老大哥,每次聚會,他都要在家中款待朋友,大家便在如此的氛圍里加固着友情。多年之後,威海湧現出幾個象樣的青年作家,這一切,王潤滋功不可沒。當青年作家的作品有了名聲之後,他又十分慷慨地親自給報紙刊物上寫文章介紹這些作家,給孫鷙翔寫了《一個快樂的小伙子》,為王春波寫了《好漢王春波》,豢豢之心令人感動。當然,他並非一味放縱青年作家,他教育青年作家要用心寫作,用心靈感應社會,鼓勵他們大膽創新。
愛好廣泛
王潤滋的愛好很廣泛,熱愛大山,熱愛大海,喜歡根雕,也喜歡盆景。他時時進山里刨樹根,然後讓那些腐朽的的樹根煥發出新的生命。在他的屋子裡,到處都是散射着生命力的樹根和花草,那旺盛的生命之光令人陶醉。他對於文學的追求對於生活的追求是高雅的,他的人品與文品是高尚的。王潤滋在自己的小說集的前言裡寫了一段話:坦率地說,功名、地位、鮮花、讚歌都曾吸引過我,都曾耗損過我的心血,也都曾無愧地得到過。但是忽然有一天我覺得不再需要這些了,應該有比這更寶貴的。這寶貴的東西是什麼?在哪裡?怎麼去得到?我卻茫然了。
反思
王潤滋在文學領域裡的確功成名就。但是,他也同時開始一種新的反思。尤其在他重病期間,他一直都在思考。他實在是有點累了,他想回到大山中,去安安靜靜地養好傷口。他還寫了一首詩:我本山路草,根自石間生,結得幾粒籽,還落此山中。他頑強地與疾病鬥爭了8年,8年來,他的夫人戚芙蓉提前退休,回家照顧他的生活,恩愛之情,成為典範。王潤滋56歲時英年早逝,中國文壇損失了一位優秀作家。
參考資料
- ↑ 丁念保. 重估與找尋:現當代文學批評實踐. Beijing Book Co. Inc. 1 August 2014: 37–. ISBN 978-7-5161-4727-6.
- ↑ [1]豆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