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雲
王毓雲,系統科學與數理經濟學家、資源環境科學專家。中國數理經濟學的開拓者之一。長期致力於系統科學和數理經濟研究,開創性地把系統科學、數理經濟理論研究與資源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結合起來。在地學、生態學、數學、經濟學的交叉中進行開拓性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經濟效益,為中國系統科學和數理經濟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毓雲 | |
---|---|
出生 |
1928年10月25日 湖南省長沙市 |
逝世 | 1996年11月1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系統科學與資源環境科學專家 |
知名於 | 中國數理經濟學的開拓者之一 |
知名作品 | 《自然環境科學》 |
目錄
生平簡介
王毓雲,1928年10月25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父到重慶當童工,1942年考入重慶國立九中(後改稱中央大學附中),1948年考入重慶大學電機系,1952年畢業後分配到郵電部工作,1957年考取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研究生,在導師錢學森先生和許國志先生的指導下學習[1]。
1961年畢業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和系統科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歷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系統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1986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他生前曾任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系統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和中國科學院農業委員會委員之職;他被國內10 余所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同時是七所生態環境國土中心與生態站學術委員;曾是北京市等地的經濟科學顧問。[2]。
克己奉公、嚴謹治學
王毓雲一貫生活樸素,勤儉節約。一生埋首學問,從不奢求物質享受。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在多次政治運動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長期遭到誣陷,甚至失去人身自由。但他不屈不撓,逆境中也未消沉,在被迫停止工作時,仍堅持學習、研究、博覽專業著作和文獻。他一向重視家庭,熱愛家庭。他與妻子系包辦婚姻,兩地分居長達三十八年之久,其間因多種原因,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長期受迫害,他與妻子聚首僅十一次,計時不足一年,至五十二歲才夫妻團聚。但他始終珍惜夫妻感情,與妻終身相濡以沫。他對兒孫更是嚴慈相濟,悉心教導。王毓雲的一生可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每當同事生病或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抽空探望,即使自己節衣縮食,也要助資贈藥。由於他坦誠待人,幾十年來結識了國內外許多朋友,從著名學者到學生都願意和他探討學問,屈膝談心。他的廣博知識、豪爽氣質和獨到見解,常常使來訪者從中受益。
王毓雲不僅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深受青年人尊敬的研究生導師,他對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上嚴格要求,在生活上關懷備至;他愛學生如子弟,總是諄諄誘導,誨之以理,導之以情。受到了學生由衷地尊敬和愛戴。
王毓雲博學多才、學風正派、堅持真理,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富於開拓精神,他的業績、才華、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和實事求是的作風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尊敬,他把一生獻給了系統科學和數理經濟研究事業。
主要論著
- 王毓雲.黃淮海平原五省二市十四個自然區農業資源配置規劃.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研究報告,[3]
- 王毓雲.黃淮海平原農業資源時空開發配置數學模型.系統科學與數學,[4]
研究成就
自然資源定價與合理開掘開發的研究
在資源環境生態經濟理論持續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數理經濟金融市場非完全市場理論,提出保護國有資產和國有自然資源,使之在國際激烈變化和競爭的資源市場中,能夠做到自然資源的合理開掘開發的新想法,與國家保護國有資產自然資源的強烈願望相吻合。從1993年起,接受國家項目"國有資產自然資源定價"課題,從事自然資源定價與持續性利用合理開掘開發的研究,提出礦產森林土地等可竭資源和再生資源在開發不完全市場與國際資源市場變化的適時合理開發最優資源配置理論。這是地學與數學、經濟學交叉的一個新方向,也是資源環境科學新的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保護國家資產自然資源的重要價值。1995 年在國際會議ICOTA上作為Main Speaker講演"Natural Resources and Mathematics"。
自然環境科學、系統科學數理經濟理論研究
王從數理經濟理論研究工作過渡到資源環境科學的研究,經歷了很長的艱苦的努力,他一方面從事理論研究,同時又到黃河長江流域,到尼泊爾山地等地去從事實際的研究調查,進行實證分析,不斷地向生物地學科學家學習,並認真學習相關的理論應用知識,從而獲得資源環境科學與系統科學數理經濟兩方面確認的創造性結果,他多次提出重要的新的研究課題和方向,有很強的研究生命力,研究思想十分活躍。他在國內最先開展數理經濟的研究,最先把這一理論研究結合到資源環境科學。他在廣泛意義上進行了地學與數學、經濟學的交叉,早期他連續多年在地質部講授地礦數學與系統分析,90年代主要進行礦產資源合理開掘開發的研究,地學界有名的專家稱讚他"通過交叉研究在地學中落戶"。他的研究成果自成體系,具有中國特色而納人世界優秀成果之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