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功
王樹功 1919年(民國8年)生於本溪縣牛心台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1942年畢業於奉天農業大學,畢業後在偽滿三江省農林開拓廳任職,1945年回家鄉務農,1949年在牛心台煤礦擔任核算員。
1952年,本溪縣農業示範繁殖農場成立不久,急需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縣政府人事科從檔案中發現了王樹功,即與牛心台煤礦協商,用四個工人兌換王樹功,安排他擔任農場技術員,負責全場農業技術工作。
示範農場設在本溪郊區橋頭鎮,王樹功一到任,便一頭扎在農業科研技術工作之中,為了解決城市居民吃菜問題而又不影響糧食產量,王樹功試驗的水稻上茬栽甘藍「菜糧兩季作」新技術獲得成功。為了快速提高糧食單產,王樹功主持選育的高粱地方良種「高官2號」和穀子品種「本谷8號」成為本溪地區種植多年的優良品種。王樹功從50年代便開始注重「世界玉米雜交優勢利用」新技術的應用,由於王樹功的努力,本溪縣農業示範場的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工作和菜糧間作、水稻旱種等科學種田項目獲得成功。1958年,本溪縣農業示範場被評選為出席全國的先進國營農場,王樹功代表本溪縣參加了全國群英會,受到國務院嘉獎。
1966年「0」期間,王樹功被誣陷「參加國民黨」等歷史問題遭到造反派的批鬥。造反派把他關押起來,不准他搞玉米育種,他只好偷偷地懇求同事藍淑蓮替他下地搞玉米雜交授粉。在他的艱苦努力下,完成了本玉3號、本玉4號、本玉8號玉米雜交種。粉碎「-」以後,王樹功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1978年,王樹功代表本溪縣農科所出席全國科學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並與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合影留念。
王樹功選育的玉米雜交種本玉8號,推廣了幾年以後,因抗病能力不強而使產量受到限制。1980年他主持的玉米育種課題組,開始了抗病育種研究,育成高產、抗病的本玉9號,1990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1991年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這項科技成果確定了以中熟品種為特長的本玉系列玉米雜交種在全國的重要地位。
本玉9號育成以後,技術專利及時轉讓給適應種植地區的吉林、黑龍江、內蒙等地區的種子公司,很快成為國內玉米主要產區的主要品種。從1992年開始,連續6年推廣種植面積超過6.66萬公頃,收到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本玉9號被選為國家中熟玉米品種試驗的對照品種,至今在吉林、黑龍江仍有大面積種植。本玉9號玉米雜交種選育及推廣項目被國家選定為「九五」期間農業科技推廣指南項目,榮獲遼寧、吉林兩省科技進步獎。1998年本玉9號被美國引去,應用轉基因技術轉成抗玉米螟的本玉9號。
由王樹功主持育成的本玉3號、本玉4號、本玉5號、本玉8號、本玉9號、本玉10號、本玉11號、本玉12號、本玉13號、本玉15號普通玉米雜交種是國內中熟玉米品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本溪縣農科所的優質蛋白玉米育種與中國農科院同時參加國家聯合攻關,1975年引進美國基因種源,應用傳統的雜交、回交轉育和輪迴選擇育種方法,1988年育成全國第一個高賴氨酸玉米雜交種本高4號。這項成果榮獲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獎。王樹功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功勳卓著的育種家。被評選為遼寧省勞動模範、本溪市特等勞動模範、本溪市科技拔尖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1996年7月20日早7時,王樹功突發腦出血,26日7時20分病逝,享年77歲。
本溪縣委、縣政府為王樹功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中共本溪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主要領導參加了追悼會。《遼寧經濟日報》對王樹功的業績作了長篇通訊報道。
[以上內容由"huage07787"分享。]
此條目缺少頁面分類。請協助為此條目補上適當的頁面分類。參見頁面分類入門。(2019年9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