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文濡(1867-1935),原名王承治,字均卿,別號學界閒民、天壤王郎、吳門老均、新舊廢物等,室名辛臼簃,祖籍安徽省廣德縣人,其先祖遷籍於浙江省吳興縣(今湖州市)南潯鎮。 [1]

王文濡
學者
出生 1867年
逝世 1935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近代著名學者、國學家

幼失怙、家貧、好學。清;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秀才,次年補博士弟子員。 [2]

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大東書局、文明書局、進步書局、鴻文書局,樂群書局及國學扶輪社編輯、總編輯。近代著名學者、國學家。 [3]

目錄

生平事跡

晚清時期,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秀才,時方16歲,次年即補博士弟子員。

精於詩、古文辭,秉性剛直,疾惡如仇。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變法維新,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臨朝訓政。

遂與數友因擁護維新,伏闕上書,內多指斥之語,觸怒慈禧太后,詔令浙撫劉澍堂查辦,禍幾不測,乃遁跡深山。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鎮紳李維奎為提倡新學,創辦明理學社,於蛤巴弄,學制為高等小學,邀其主持校務,兼授潯溪書院,徐一冰、沈伯經、王建民等為其學生。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受上海出版界之聘離潯赴申,歷任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編輯。

是大變革時代中一個"半新半舊、不新不舊"的人物,所編輯的《香艷叢書》因為立足於傳統的廣義文學觀,收入文章樣式與內容均相當豐富。

民主革命至大革命時期,1909年11月參加柳業子等創辦的"南社",著文抨擊時政,鼓吹革命。

發起重修鎮內馬家港河西長生橋北堍的明朝進士黃九煙的墳墓,並在墓上蓋一亭,取名"夕陽亭"。

歷任中華書局、大東書局、文明書局、進步書局、鴻文書局,樂群書局及國學扶輪社編輯、總編,以主大東書局編輯所為時最長。

與同鄉張萼蓀(張廷華)編印新式教科書,頗受各校歡迎採用,風行一時。

在整理國學方面,主編而由王懋、沈伯經等分別注釋的歷代詩文評註讀本,對普及國學起到推動作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晚年移居蘇州,購地吳中北寺塔東石塘灣,鳩工建屋,並辟場圃,築室名為之"辛臼簃",無非自謂"半新半舊不新不舊不合時尚"而已,專事著述,並撰了許多楹聯懸於室中。

1935年春應鎮紳龐元濟(字萊臣)之堅邀,在南潯鎮東大街龐氏住宅內創辦私立南潯國學講習社,擘劃籌建。

做過不少有益的工作,著述頗多。

1935年夏因病在吳興縣南潯鎮(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逝世,終年68歲

。編著有《國朝文匯》200卷。此外增補《浮生六記》中的《中山紀曆》與《養生紀道》兩篇,使成足本;

又據《御批通鑑輯覽》重編《增修補註正續歷代通鑑輯覽》一書,據《東華錄》增入清代史事,共140卷。

尚編有《續古文觀止》、《明清八大家文鈔》、《古今說部叢書》245種、《說庫》233種、《對聯大全》等傳世。

2001年,嶽麓書社還出版了他編訂的《歷代詩文名篇評註讀本》10種。

參考來源

  1. 王文濡與《明清八大家文鈔》 ,百度網
  2. 善緣舊書社 ,孔夫子拍賣網
  3. 善緣舊書社 ,孔夫子拍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