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小佳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王小佳西南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瑞典隆德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農林科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園藝類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園藝學會理事,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重慶市遺傳學會副理事長。曾任西南大學校長[2]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被評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優秀專家[4]

在農業科學研究上,一直致力於蔬菜學、植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1990年以來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高校博士基金項目2項、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一項。已出版《生物工程學》等專著2部、主編全國規劃教材1本、參編多本。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原南大學校長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四川省南溪縣

出生日期----1956年3月17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國務院特殊津貼,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

畢業院校----西南農業大學

代表作品----《生物工程學》等

人物經歷

1982年西南農學院園藝系本科畢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4年12月在西南農學院園藝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0年12月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蔬菜專業博士點,獲農學博士學位。

1994-1995年在瑞典隆德大學任高級訪問學者;

1992-2005.7西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西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西南農業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校長、西南農業大學校長、西南農業大學學術(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2005年7月至2011年5月23日任西南大學校長。

2011年9月,經教育部黨組研究決定,王小佳同志任駐悉尼總領館教育組參贊銜領事(正司級),於2011年9月23日赴任。

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悉尼總領館教育組參贊銜領事,主持教育組全面工作。

社會兼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

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園藝學科分委員會主任,

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園藝學科組組長,

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園藝學會理事,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重慶市遺傳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科學》特邀編輯等。

1997年當選為重慶北碚區人大代表。

1994年5月至1995年5月在瑞典隆德大學作高級訪問者,合作研究細胞及分子生物學。

科研成果

致力於生物遺傳育種研究和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

先後為博士、碩士和本科生開設"蔬菜育種學"、"生物工程學"等主幹課5門,

出版《生物工程學》等專著2部,主編全國重點規劃教材《蔬菜育種學》等。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863高技術項目課題1項、高校博士點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1項等。出版專著2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4篇,其中一級學報上發表20餘篇。主研選育出"西園3號、4號、6號、8號"等系列甘藍雜一代新品種。

研究領域

在農業科學研究上,一直致力於蔬菜學、植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1990年以來已主持擔當了"阻止甘藍自花花粉萌發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39970516)"、"利用S位點多態分析塊莖鑑定甘藍育種系(39740034)"、"快速測定甘藍自交不親和性的新方法研究(39100055)"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高校博士基金項目2項、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一項,以及省(市)級項目若干。已出版《生物工程學》等專著2部、主編全國規劃教材1本、參編多本;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64篇,其中一級學報上發表文20餘篇,多篇論文獲獎。

代表性成果包括:明確了甘藍柱頭阻止花粉萌發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分離獲得了自交引起發生的磷酸化蛋白質底物,;建立了利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標記快速測定孢子體型自交不親和性的新方法,並成功利用S位點的多態性快速鑑定甘藍類作物的育種系和F1雜種;分離並克隆分析了甘藍自交不親和信號傳導中與SRK結合的基因THL1;建立了皺葉甘藍、甘藍CMS系原生質體及其融合體的培養和植株再生體系,並獲得胞質雜種;還主研選育出"西園2號、3號、4號、6號、8號"等系列優質抗病豐產的甘藍F1雜種,在全國近20個省(市)種植推廣,取得重大效益。

主持和參研的項目包括:國家科技部(2003AA207120)八六三協作項目"主要蔬菜分子育種技術和新品種選育"、中國農科院蔬菜所(2001AA2411121-02)八六三協作項目"甘藍高效育種技術及優質、高產、多抗、專用新品種選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0955)項目"甘藍S受體激酶底物蛋白編碼基因的分離與克隆"、國家教育部重點項目"人體類胰島素基因轉化甘藍的研究"、重慶市教委(11813) 應用基礎項目"人體類胰島素基因轉化甘藍的研究"、重慶市科委(2001-6870)應用基礎項目"S受體激酶底物蛋白的分離測序和探針製備"、重慶市科委(2003-7914) 應用基礎項目"甘藍S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研究"等。

人物成就

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被評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優秀專家、優秀歸國人員,

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2003年度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稱號。

先後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2項,

重慶市優秀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和軟科學二等獎各1項,

四川省發明協會金、銀獎各1項。

獲2000年度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7年參加重慶市教育代表團到俄羅斯、德國等歐洲六國考察高等教育情況。擔任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的"蔬菜育種學"、"植物組織培養學"、"植物生物工程學"、"生物技術工程專題"等5門主幹課程的講授。培養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多名。出版《生物工程學》等專著2本。主編全國高校通用教材《蔬菜育種學》,參編《蔬菜生產種子原理及實踐》、 《植物組織培養學》等教材。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利用游離氨基酸分析快速測定甘藍自交不親和性、等電聚焦電泳快速測定甘藍自交不親和性、甘藍自交不親和系、自交系花粉、柱頭蛋白質的等電聚焦電泳及游離氨基酸分析、甘藍組織培養中的微電流效應等60餘篇,其中在一級學報上發表15篇,多篇論文獲獎。

在科研方面主持和主研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省、市級項目3項。"甘藍離體培養中的微電流刺激效應研究",1997年獲重慶直轄市應用基礎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甘藍雜一代新品種"'西園四號'的選育",1995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甘藍雜一代新品種'西園三號'的選育"1987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重慶市農業生物技術發展規劃研究",1987年獲重慶市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蔬菜育種學課程改革",1989年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0年獲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交流一等獎。被評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優秀歸國人員,併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已出版《生物工程學》等專著2部、主編全國規劃教材1本、參編多本;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64篇,其中一級學報上發表文20餘篇,多篇論文獲獎。

承擔項目

1990年以來已主持擔當了"阻止甘藍自花花粉萌發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39970516)"、"利用S位點多態分析塊莖鑑定甘藍育種系(39740034)"、"快速測定甘藍自交哺親和性的新方法研究(39100055)"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高校博士基金項目2項、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一項,以及省(市)級項目若干。

主持和參研的項目包括:國家科技部(2003AA207120)八六三協作項目"主要蔬菜分子育種技術和新品種選育"、中國農科院蔬菜所(2001AA2411121-02)八六三協作項目"甘藍高效育種技術及優質、高產、多抗、專用新品種選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0955)項目"甘藍S受體激酶底物蛋白編碼基因的分離與克隆"、國家教育部重點項目"人體類胰島素基因轉化甘藍的研究"、重慶市教委(11813) 應用基礎項目"人體類胰島素基因轉化甘藍的研究"、重慶市科委(2001-6870)應用基礎項目"S受體激酶底物蛋白的分離測序和探針製備"、重慶市科委(2003-7914) 應用基礎項目"甘藍S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研究"等。

發表論文

隨機選取部分已發表論文如下

[1] 薛麗琰,羅兵,朱利泉,楊永軍,張賀翠,常登龍,陳松,彭一波,楊紅,曾靜,楊昆,高啟國,李成瓊,任雪松,王小佳. 甘藍SCR識別與結合SRK胞外域核心編碼區DNA序列的酵母雙雜交檢測[J]. 作物學報. 2012(09)

[2] 韋靜宜,高啟國,任雪松,王小佳,李成瓊,宋明. 甘藍eSRK重組體的構建及其與SCR的相互作用[J]. 作物學報. 2012(09)

[3] 宋明,許俊強,孫梓健,湯青林,王志敏,王小佳. 結球甘藍花粉類鈣調素蛋白基因BoCML49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 作物學報. 2012(12)

[4] 陳松,曾靜,高啟國,朱利泉,劉豫東,任雪松,王小佳. 自交不親和甘藍親和花粉授粉早期差異蛋白質分析[J]. 園藝學報. 2013(01)

[5] 任雪松,李成瓊,宋洪元,司軍,宋明,王小佳. 春甘藍新品種西園11號的選育[J]. 中國蔬菜. 2011(02)

[6] 湯青林,王志敏,任雪松,宋明,王小佳. 甘藍LFY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中國蔬菜. 2011(04)

[7] 高啟國,韋靜宜,朱利泉,王小佳. 基於SRK和SCR序列的甘藍自交不親和系單倍型分析[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2)

[8] 高啟國,孫梓健,韋靜宜,朱利泉,王小佳. 甘藍兩種SRK短截蛋白的體外表達及其與THL1作用檢測[J]. 園藝學報. 2011(04)

[9] 楊紅,朱利泉,張賀翠,楊永軍,薛麗琰,楊昆,余浩,彭一波,羅兵,吳志剛,黃丹,高啟國,王小佳. 利用酵母雙雜交系統鑑定甘藍SCR與SRK胞外域片段間的相互作用[J]. 中國農業科學. 2011(09)

[10] 羅兵,薛麗琰,朱利泉,張賀翠,彭一波,陳松,楊紅,楊昆,李成瓊,王小佳. 利用酵母雙雜交法檢測甘藍SCR與SRK之間的相互作用[J]. 作物學報. 2011(04)

參考來源

  1. 王小佳 ,愛課程
  2. 西南大學第一任校長-西南大學2012年校長 ,西南大學
  3. 部分學生簡介-王小佳 ,宜賓市南溪第一中, 2014-03-06
  4. 王小佳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