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聲
王和聲1971年考入解放軍軍樂團學習大管,198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師從牟洪教授。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創作員,國家一級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管樂學會理事,中國巴松學會理事。[1]
王和聲 | |
---|---|
出生 |
1955年12月 河南洛陽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作曲家 |
知名於 | 草原夜色美 |
知名作品 |
《交響詩《圓明園》》 |
目錄
人物簡介
職業生涯
作為解放軍軍樂團的一名專職創作員,創作編配了大量的外交禮儀作品。《號角曲》及《致敬曲》在香港及澳門回歸的交接儀式上奏響。2008年,為北京奧運會創作了《聖火號角》等音樂作品。和著名作曲家譚盾共同為北京奧運會創作管樂進行曲《成功之路》,成功入選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頒獎儀式音樂入場曲,伴隨着各國運動員走向冠軍領獎台的矯健步伐,譜寫了成功與輝煌的精彩樂章,這首作品在兩奧期間共奏響了774次之多,為祖國、為中國管樂藝術爭得了世界性的榮譽。《世博號角》和《宣誓號角》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儀式和廣州亞運會開幕儀式中奏響。
2011年6月12日,王和聲"草原夜色美"作品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行,音樂會集中了他40年的創作精華,向聽眾展示了他各個不同時期的優秀作品,豐富的內容、多彩的形式和鮮明的風格受到了各界觀眾的廣泛讚譽。幾十年來,王和聲創作、編配的國宴用曲、儀式樂曲、聲樂作品、交響音樂及其它各類體裁的作品近千首。
王和聲草原夜色美專輯
2011年11月13日 在央視7《軍旅文化大視野》播出了王和聲的音樂世界
1970年,王和聲經過考核,成為一名穿軍裝的小學員,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擔任演奏員之餘,他痴迷地愛上作曲。
1983年,時年29歲、還是一名業餘作者的王和聲就創作出了歌曲《草原夜色美》。這首歌由歌唱家德德瑪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被譽為"中國的小夜曲"。但是,直到今天還鮮有人知道這首經典之作的曲作者就是王和聲。
人稱王和聲有"三多",即作品數量多、演出用曲多、獲獎數目多。他是軍樂團公認的最勤奮、最高產的作曲家之一。樂團演出節目單上他的作品總是最多的。在獎勵、讚揚聲中王和聲最看重的還是觀眾的口碑和戰士們的評價。他說,"但凡工作有點成績的人,都是任勞任怨的標兵。平時不付出更多的汗水,不進行知識積累和儲備,機會和成績絕不會眷顧到你,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想吃餡餅,就得自己烙……"
"這是一個雙腳踏在中國土地上的作曲家。"王和聲最願意大家這樣評價他。這當然也是他給自己的定位和畢生追求的藝術境界。他的創作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王和聲表示,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找不到感覺,初始的小樣並不能太讓人滿意,"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怎麼能感動別人呢"。如何在好聽、好唱、好用的基礎上加入民族音樂元素,費了王和聲不少的腦筋。
他認為,"對中國作曲家來說,只有把音樂植根於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之上,才能充分調動出創作的激情,激發出更多的創作靈感,寫出的作品才會更有生命力。"他創作的管樂合奏《五聲神韻》取材於浩瀚的中國民歌之中,側重於西部地區,採擷了幾首極具代表性的民歌精品進行了加工和整理,按照宮、商、角、徵、羽的調式排列,集中展現,使聽眾在欣賞中充分領略到中國民歌那無盡的風采和魅力。
王和聲性格直爽、為人和善,是典型的樂天派。他說,"應該用快樂的心情看待周圍世界,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用快樂的心情去享受創作過程。儘管創作過程十分艱辛,但當苦盡甘來的時候我們便成了最幸福的人。"王和聲總是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大眾的喜愛,雅俗共賞也是他創作生涯中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代表作品
交響詩《圓明園》(第七屆全軍匯演器樂創作一等獎)、《華夏隨想》,交響音畫《彝海》(第八屆全軍匯演器樂創作一等獎),交響序曲《家園頌》(第九屆全軍會演器樂創作一等獎),管樂合奏《五聲神韻》,小號獨奏《月光下的舞步》,長號獨奏《馬背上的長城》,交響合唱《詠梅》,歌曲《草原夜色美》、《藍天空,白鴿子》、《繽紛的彩帶》、《戰友!向你敬個軍禮》、《歡樂的水》、《草原牧歌》,奧運歌曲《擁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牡丹盛開迎奧運》,禮儀用曲《孔雀舞曲》、《桔梗謠》、《體育健兒進行曲》、《回歸號角》、《致敬曲》、《聖火號角》、《世博號角》、《宣誓號角》、《成功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