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
- (中央社首爾25日綜合外電報導)北韓官方媒體今天報導出現4起新的發燒病例,疑似是感染「惡性傳染病」。北韓兩週前才宣布戰勝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
- 法新社報導,自疫情爆發以來,北韓先前維持嚴格的封鎖措施。這個孤立的國家5月證實首都平壤爆發變異株Omicron疫情。
-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本月稍早宣布戰勝新型冠狀病毒,並下令解除5月實施的最高級別抗疫措施,當時官方通報病例降至零。
- 金正恩在疫情爆發期間也病倒,胞妹金與正本月稍早透露金正恩曾出現發燒症狀。
王公(Knyaz或knez)是斯拉夫頭銜,在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用於各種大貴族。
- 英語中譯作 prince、duke、count;中文譯作公爵、親王、王爺、大貴族等等。
- 最初指斯拉夫部落的酋長。後來成為斯拉夫封建制國家的統治者的頭銜,可譯作「王公」,俄語:княжество, 烏克蘭語:князівство ,英語中用於斯拉夫的公國、親王國,如基輔羅斯。
-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西美昂一世在公元913年改稱「沙皇」(tsar)。隨後基輔羅斯把頭銜改為「大公」(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統治的國家稱為「大公國」(Велике Князiвcтво)。其下屬的封臣稱為Knyaz,譯作「公爵」。
- 13世紀基輔羅斯大公國瓦解後,東斯拉夫各國,包括基輔、切爾尼戈夫、大諾夫哥羅德、佩列亞斯拉夫、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莫斯科、特維爾、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立陶宛等國的君主均稱「大公」。
https://www.ilifepost.com/20211010/【王室风云】之俄罗斯末代沙皇后裔娶妻欧洲王公/
- 天子與諸侯。《周禮.冬官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晉.左思〈蜀都賦〉:「蕡實時味,王公羞焉。」
- 王爵與公爵。指顯貴的爵位。《易經.蠱卦.上九》:「不事王公,高尚其事。」漢.馬融〈長笛賦〉:「王公保其位,隱處安林薄。」
- 清代滿蒙各旗首領封爵的統稱。
- 早在炎帝到黃帝等五帝時期,眾邦林立,各邦國的君主都被稱為諸侯。
- 到了夏朝時,仍是萬國林立,但開始有分封同姓諸侯的現象,藉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 商朝時分封的部分諸侯國已經可以考證,如鄧國、孤竹國、應國、杞國、楚國、宋國、比國等等,其中楚國一直延續到了戰國末年。
- 武王克殷以後,西周時分封制趨於成熟,將功臣、親戚、先代貴族封為諸侯,目的在於「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 《左傳》稱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 周公東征勝利後,大規模分封諸侯,姬姓宗室就有53個諸侯國。
- 諸侯封國的面積大小不一,爵位也有高低,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諸侯不得祭祀天子之宗廟,卿、大夫不得祭祀諸侯之宗廟。
- 諸侯在自己的采邑內,可設立自己的「宗廟」,以便祭祖。
- 諸侯的嫡長子永世為宗子,諸侯的宗子繼承諸侯的權力位置,其他的兒子立為卿、大夫,享有食邑。
- 只有宗子才有祭祖的權利,其餘諸子祭祖會被視為僭越、忌諱。
- 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麼庶子才可代為祭祀。
- 這是西周的宗法制。
「十八王公」的信仰由來
- 「十八王公」的信仰,在宗教研究中屬於「厲鬼」信仰崇拜。
- 所謂「厲鬼」指的是不得善終、或沒有後代子嗣供養的亡魂。
- 臺灣(中國)民間居於敬畏的心理,擔心鬼厲作祟侵擾陽世,同時也受到儒家文化「人溺己溺」、「悲天憫人」的思想影響,遂在官府、寺廟、鄰里、或鄉黨的主持下,以群葬的方式將這些無主遺骸收埋,建立小祠奉祀。
- 這類小祠發展出有應公、水流公﹑老大公、大眾爺、大眾媽、百姓公、十八王公、萬善爺、王爺等神祇信仰。
- 這種「陰廟」在全台灣到處可見,嚴格來說這類神祇根本不具有「神」的位階,只算是孤魂野鬼受到祭祀,所以民間為「陰廟」辦的演戲酬神,扮仙戲不能「扮八仙」或天官戲,只能勉強「扮三仙」。
- 「十八王公」屬於前述的「水流公」,源起於海岸邊無主之水流屍,地方鄰里宗族之人將之收攏群葬,立祠祭拜,為一「陰廟」。
- 臺灣沿海或是沿河岸之處這類「水流公」祠廟與信仰並不罕見,不過大部分的「水流公」之祠廟及祭祀,都僅限於小範圍之地方村落,亦常因日久而湮沒,僅有少數能歷久而不衰,如「十八王公」形成頗具規模者,實為鳳毛麟角。
- 「十八王公」之信仰的主體為十八尊神祇,由十七位「人」(十七王公)與一隻「狗」(第十八王公)所構成,但「義犬」的「犬神」似有喧賓奪主,成為該信仰的「主祀」對象,這可以從「義犬」的塑象被獨立出祭拜,甚而建立巨大「義犬」銅像、並引為標誌看出端倪。
- 「十八王公」的信仰,傳統上來說不脫離地方上的莊頭公廟性質,以往香火十分有限,賴由鄉裡父老不定期的祭祀。
- 隨著社會風氣功利拜金的轉變,「十八王公」的靈驗消息在民國七十年代大家樂、六合彩風行之時傳遍全台,突然躍昇成全國知名廟宇。
- 註1.不過「十八王公」的信眾基礎雖然擴大了,然此民間信仰受到商業化、世俗化的發展,卻也越趨明顯。
- 祭拜的信眾中不少是風塵女郎、理髮小姐、演藝人員及其他特殊行業的從業人員,均是為了求財或求姻緣;
- 註2.更多的香客是來求發財,諸如祈求大家樂、六合彩等明牌,或是賭博贏錢。
- 註3.由於「陰廟」本身的靈驗性質及特殊的信眾屬性,「十八王公」香火是愈晚愈盛,甚至民國七十年代香火極盛時,更有近子夜時人潮方大量湧現,廟外交通為車潮所阻,非得到凌晨三點以後,人潮才開始散去。
- 另外在祭祀的供品方面,「十八王公」的祭拜除了一般水果、清香、金紙外,香客常以酒、麻油雞和油飯做供品,傳說如此更為靈驗。 註4.也有香客以香菸貢之,則似與求財有關。
- 總而言之,「十八王公」的信仰在晚近卅、四十年來,因臺灣社會的變遷,世俗信徒明顯的偏向於「求姻緣」與「求財」兩種功能,尤其是「求財」方面的「求偏財」功能特別顯著,「偏財」指的就是諸如賭博、求明牌等發橫財之性質,這是眾多「陰廟」信仰(轉變)所出現的相同現象,在民國七十年代「台灣錢淹腳目」「大家樂」、「六合彩」盛行之時,全台各地每間「大眾爺」、「有應公」等「陰廟」獲多或少都有「求偏財」(求明牌)的信眾出現,而「十八王公」正屬箇中翹楚,也因此引來功利化、拜金化現象的批評。 註5.近年來「求明牌」的風潮退去,「十八王公」的信仰較廿、卅年前褪色不少。[1]
https://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7244512
二結王公廟的由來
- 二結王公廟肇基於漢人拓墾蘭陽平原之初,其神名「古公三王」,乃中國福建漳浦湖西坑之地方神祇,為奉祀南宋末年抵抗蒙古犧牲的三位義士。
- 清乾隆51年,先賢廖地捧奉古公三王本尊渡海來臺,奉祀於噶瑪蘭之濁水溪(今蘭陽溪)南畔的二結莊。
- 二結位於蘭陽平原的中心點,是南北往來要津;蘭地開闢之初,蠻煙瘴癘,妖邪橫行,古公三王以醫藥、堪輿、道法之術,為墾眾施藥醫病、分金點穴、降妖伏魔、消災解厄。
- 二結王公之神能,因應開墾社會生活之所需,尤其是特殊的「武轎觀輦」辦事方式,神威遠播,二結王公廟旣為民間信仰重鎮,隨著信徒之分佈,而有全台分靈、分香廟壇之分立50多處,成為古公三王信仰開台祖廟。
- 由於「老三王公」本尊已渡海來台,古公三王在中國並無任何分靈分廟,自然發展成為台灣特殊的古公三王民間信仰系統。
- 而一年一度的王公千秋過火祀典儀式活動;社區居民、遊客萬人雲集,武轎發輦「掠童乩」過萬斤炭火,展現王公靈威,是台灣最壯觀盛大之廟會文化活動之一。
- 早期先民有「驚王公生,不驚過年」的俗諺,是比諭在二結人心內,王公生的祭典是比過年還重要,是社區每年一等一的頭項大事,也是宜蘭人的生命和願力的具體呈現。
- 二結王公過火儀式,依據社區90歲耆老的追憶,已超過百年以上歷史。
- 在日本時代,依據昭和12年(1937)1月3日出版的台灣日日新報,有一則對二結王公過火的新聞報導;「羅東郡五結莊二結鎮安宮,去(上月)三十日,值主神古公三王誔辰,盛舉致祭,由祭典委員陳全、簡祠在及簡阿達諸氏,熱心鼓舞,而蘭陽三郡下諸信徒,陸續參拜。
- 過火後,迎神輿出境,陣頭計二十餘陣,觀眾約五千名; 壯丁團及青年員,出為取締交通; 各回乘合車,均告滿員。其他,廟前演戲二臺,極呈熱鬧雲。」由於王公生過火吸引各地無數民眾參與觀看。
- 民國40、50年代,二結火車站,在這一天還加開臨時專車以及火車末班車,以輸送大量的「看鬧熱吃拜拜」的香客,可說是本縣一件最盛大的宗教文化祭典之一。
- 在2007年1月,二結王公過火,更經「國家文化總會」評選為台灣十大民俗祭典。[2]
https://myjourney.tw/2019-03-1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