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以成(1877-1912) 字簫九。海陽縣(今海陽市)盤石店村人。中國同盟會會員,抗清志士。 [1]

王以成
中國同盟會會員
出生   1877年
  海陽縣(今海陽市)盤石店村
逝世   1912年
職業 任津浦鐵路工程師

目錄

人物簡介

王以成,21歲考入登州文會館,曾書藏頭聯抒志:"以臥薪嘗膽樂樂壯志,成驅虜興華偉偉宏業。";"簫聲夜半驚殘雲,九州夢中醒睡人"。後入青島工部局學習繪圖。[2]

人物經歷

1903年 (光緒二十九年) ,東渡日本求學,就讀於工手學校,學習土木工程。其間,與丁惟汾結識,因均志於反清、救國,遂成莫逆之交。時,孫中山於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廣集革命人才。王經丁惟汾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王以成畢業於工手學校,成績優良,尤精橋樑學。歸國後,任津浦鐵路工程師。次年,因法國人侵吞公款,清政府明知不究,憤而辭職。回歸故里後,其間,著有《論鐵路工程》《論鐵路測量》等書。

1910年(宣統二年) ,王以成赴北京任《國風日報》編輯。因抨擊時政,鼓吹搗君權、驅列強、復興中華的政治主張,遭清廷忌恨,報館被查封。王深感非武力不足以推翻清王朝,遂投筆從戎。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發動了武昌起義,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相繼響應,他奔走於天津、濟南、青島、安丘、樂陵、壽光、臨沂等地,聯絡王長慶、王永福、鄧天乙等數十人,組成民軍,欲光復膠東諸縣。並密用各種鐵罐製作炸彈200餘枚,為攻城武器。

後因即墨、高密等地起義受阻,遂決定進攻諸城。 民國元年(1912年)2月1日(辛亥年臘月十四日),民軍首領王長慶、 王以成等率數百人由安丘挺進諸城,後占領諸城,組織軍政府。

他們臂裹白布,使用土槍古炮,英勇奮戰,一舉攻占城北五里堡,威逼縣城。清兵撤退,知縣吳勛逃匿天主教堂,民軍入城,開倉濟貧。 王以成與法國教士谷司德交往甚密。

詎料谷司德陰蓄禍心,暗地與吳勛策劃,密令城外清兵將槍彈藏於高梁秸中,以賣柴為名,運至城內;同時,吳勛電請沂州巡防營出兵,反攻諸城。2月10日,清兵入境,里外夾擊。

王以成等用炸彈應敵,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2月14日,吳勛獲悉王以成等人藏於傳義教堂,派兵圍剿。王以成臨難不畏,凜然疾呼:"速倒爾戈,共圖富強。不然,余固不惜死也,天下黨人,滔滔皆是,均能繼續革命,獨不能殺汝輩乎!"語未畢,即被清兵抓住,壯烈殉難。[1]

參考資料

1. 王以成 . .海陽市人民政府 . 2014-05-29

參考來源

  1. 王以成 ,當代人物專題網
  2. 王以成 ,海陽歷史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