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玉米蛇
圖片來自sohu

玉米蛇學名Pantherophis guttatus)又稱作紅鼠蛇以及玉米錦蛇,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食鼠蛇,由於它腹部的斑點狀花紋看起來像玉米而得名「玉米蛇」。

它們經常在玉米糧倉出沒,都是被人得名「玉米蛇」的原因。[1]

玉米蛇是遊蛇科最為常見的寵物蛇是一種算是非常溫馴的蛇種。

目錄

形態特徵

全長80~120厘米,最長可達182厘米。千變萬化的顏色和花紋是它最為吸引人的地方。玉米蛇大部分都有一個以上的隱性基因,這使得它們擁有高度易變的顏色和樣式。通常可見到灰色、灰褐色至土黃色、橙色等。以這些顏色為底色,上有鑲黑邊的紅或紅褐色斑紋。腹部上有濃淡相間的方格狀斑紋,尾部腹面位置則呈直條紋狀。部分灰色的個體,在腹部有黑色的方格花紋。

此蛇是變異最多的亞種,同一窩蛇蛋中的蛇就有橫帶及縱帶的條紋。已培育出各種不同的體色變化。如白化、脫黃色型、脫紅色型及無色型、縱紋型。

生活習性

獨居生活,半樹棲性,黃昏及夜間覓食活動,清晨時分曬太陽以調節體溫,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為冬眠期。玉米錦蛇的食物包括小型嚙齒類、蜥蜴類、蛙類、小型鳥類、魚類以及鳥蛋,年幼個體則主要以昆蟲為食。合適溫度: 21~32℃ ;相對濕度:75~80% 。

繁殖方式

在蛇的繁殖季節,雌蛇尾基部的一種腺體能散發出特殊的氣味,雄蛇憑藉這種氣味追蹤雌蛇。雄蛇有一對交接器,即所謂"半陰莖",平時收縮至易尾基部內,交配時可從泄殖孔伸出,每次交配時只使用一側的"半陰莖"。交配時,兩蛇相互緊緊纏繞如油條狀,頭部在同一方,雄蛇身劇烈抖動,雌蛇則伏地不動,射精後雌雄蛇分開。

在每年的繁殖季節,一條雄蛇可與幾條雌蛇交配。雌蛇雖然只有一次性接受交配,但存於雌蛇泄殖腔內的精子在3年內仍有受精能力。因此,人工飼養中,公、母蛇比例1:8便可。

玉米錦蛇每年3~5月交配繁殖,雌蛇每次產3~40枚卵,孵化期約60~65天,卵於7~9月間孵化,小蛇的性別像大多數爬行動物那樣取決於氣溫(高雄低雌),2~3歲性成熟,壽命12~15年,最高紀錄23年。蛇蛋蛋殼呈白色,如鵪鶉蛋一般大小,而破殼後的小蛇有紅色和白色兩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