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鎮
玉田鎮位於福州市長樂區西南部,地處閩侯、福清、長樂三縣(區)交界處,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曾獲「福州市生態村」稱號。玉田是長樂區最早的革命老區,長樂革命的第一縷火種在這裡點燃;玉田尊賢重教,古有遺風,從這裡走出了鄭春開、周桂鈿等專業人才。
2017年,玉田鎮行政區域面積5470公頃,常住人口35339人。
目錄
城鎮規劃
發展戰略
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壘大工業發展基礎,深化「項目帶動」戰略,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強化商貿旺鎮建設,着力提高第三產業的發展檔次。
結構與職能分工
玉田鎮域體系結構概括為:一心兩區。
一心:即城鎮建設核心地帶,是鎮政府的在地。是本鎮的行政、商貿、文化、交通及產業發展的中心地帶。遠期末城鎮人口約2.5萬人。城鎮建設用地約221.25公頃。
兩區:由東部的城鎮建設規劃管理區、西部的生態農業發展區。東部城鎮建設規劃管理區:包含了玉田、桃源、東渡、長青、西社、坑田六個別行政村。以規劃鎮區為主,擬建設成為鎮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域經濟綜合發展區,應充分利用新長玉線、青閘線進行綜合開發,重點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工業、商貿業,綜合開發生活服務、教育、文化娛樂等功能,不斷強化其中心職能作用,建成工貿結合的生態型城鎮。西部生態農業發展區:包括了琅峰、琅岐、阡仲、大溪、西埔五個行政村,以種植白地瓜、馬鈴薯、蒜頭等為主,以琅峰村、大溪村為中心村。
等級規模結構與職能分區(如下表)
等級數量(個)人口規模(萬人)行政村名稱職能
鎮域中心12.5玉田規劃鎮區鎮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中心村20.5~0.8琅峰村、大溪村基礎設施和各類服務重點配量的鄉村居民點。
基層村40.1~0.5琅岐、阡仲、坑田、西埔農村一般居民點。
規劃區範圍
本規劃管理區範圍以城鎮總體規劃布局所涉及的3個行政村(即玉田、桃源、東渡)行政區域為界。
城鎮性質
玉田鎮區的城鎮性質宜確定為: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貿生態型城鎮。
城鎮規模
人口規模:玉田鎮區近期人口按1.6萬人控制,遠期按2.5萬人控制。
用地規模:近期建設用地規模131.68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2.3平方米;遠期建設用地規模221.25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8.5平方米。[1]
發展方向
從鎮區四周地形來看,沿南面發展受到高山地形的限制,鎮區北部地形較為平坦,但分布有大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近期作為城鎮建設用地的可能發生較小。另外鎮區西面,工業基礎較好,地勢平坦,適宜發展工業用地。
從以上分析來看,玉田鎮區的發展方向應為「東擴西進」。
布局結構
鎮區遠期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一軸三組團」。
「一軸」即:舊龍玉線城鎮發展軸,通過軸線兩側的城鎮公共建築的建設帶動整個城鎮新舊區的協調發展。
「三組團」分別為:
鎮核心組團:未來鎮區行政、商貿設施最集中地區。規劃以舊龍玉線為發展軸線,布置行政、文化、娛樂醫療設施等公建設施,結合公園綠地建設現代化風貌的鎮區公共中心。
西北工貿組團:發展特色產業為主的工業產業集中區。
東北居住片區:遠期在本組團內設置文化中心和體育中心,是遠期玉田鎮文化、體育設施最為集中的地方。
交通規劃
規劃鎮區主幹道構成「二橫一縱」的道路格局。
二橫:舊龍玉線和北環路
一縱:工業區東路
根據城鎮用地布局的特點,以及城鎮道路性質和功能,把城鎮道路分為三個等級:城鎮主幹道、次幹道及支路。其中主幹道紅線寬度為26~24米,次幹道紅線寬度為18~12米,支路紅線寬度為10米。
近期規劃
建設規模和規劃年限
鎮區近期人口規模為1.6萬人;建設用地規模131.68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2.3m2/人;近期期限為2007—2010年。建設重點
居住用地建設:近期住宅建設可採取開發居住示範小區,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積極創造條件,轉變鎮區居民「住房」觀念。
公共設施建設:近期建設重點主要沿舊龍玉線兩側。同時推動中心區周邊商住用地的開發建設,改建玉田市場。
道路建設:繼續完善現有道路的路面建設,使道路建設超前於其他經濟建設和用地開發。同時修建汽車站和停車場,加強鎮區與長樂城區和其他鄉鎮的經濟和交通聯繫。
綠化用地建設:推動蓮柄港水系玉田段清淤整治工作,加強沿溪兩岸綠地建設,逐步形成濱水生態景觀帶;逐步控制周圍山體、綠衣保障線,保護山體植被和自然輪廓。[2]
民俗文化
逢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三,是長樂區玉田鎮琅峰村村民最繁忙的日子。這一天,全村會有上萬人集體參加一項傳統民俗活動迎神(游神)——將自己打扮成主神部屬模樣,抬出村裡的神像繞村走上一圈。相傳,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村子裡就開始了這項習俗。它的寓意是:村民在忙碌了一年之後,又即將開始新一年的工作與生活,願上天保佑全村人民生活越過越好,全家平平安安。
2月9日,長樂區玉田鎮琅峰村。「轟轟……」的鞭炮聲圍繞整個村子響了數小時,上萬村民設案擺桌,供奉三牲水果,誠心膜拜,數百民眾組成的遊行隊伍,圍繞全村一周,往返宗廟,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夠過上平平安安的好日子。
農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民俗活動游神開始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段時間,城鎮商店剛好送走舊歲,喜逢新春開業;在農村,則是秋收冬種與春耕之間的間隙,屬農閒季節。此中又夾有元宵節,有些地方把這種「游神」的民俗與游花燈融為一體,更為熱鬧壯觀。它遍及縣城、埠鎮乃至每個鄉村,只是規模大小、時日長短、形式不同而已。這時候村民們常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抬着當地供奉的神祀塑像,如泰山神、白馬王、臨水奶和各村單獨供奉的主神、諸主神的部屬,分別由人頂着,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隊伍中不時高喊着「好啊」「發財啊」「風調雨順啊」「鄉境平安啊」等吉言祥語,表達了全村百姓的新年祈願。村民們則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鬧。
「游神」民俗在上世紀50年代後漸廢,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部分村莊又有所恢復,但市民們逐漸淡化了「游神」活動的迷信色彩,在現如今,大家都明白人民生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政府,靠的是政策,「游神」作為一種百姓祈願活動的民俗,作為慶春節或元宵的迎年活動,並不能真正給大家的生活帶來質的改變,其僅僅作為一種民俗,一種迎春的喜慶而傳承下來。
「游神」隊伍所經之處爆竹聲不斷,據說,爆竹聲越熱鬧來年越紅火;吹喇叭引神出宮,「游神」隊伍走街串巷;執鏢旗的人在「游神」賽會上會經過精心的打扮;大多數會跟戲班演戲一樣穿上古袍,打扮成主神部屬模樣。
據說此地有個風俗是:清明節「炸海蠣餅」。[3]
自然風光
玉田鎮玉田村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村後有「三粒山」作靠背,五巒猶如5位老人並肩環坐,環抱着一塊盆地,故被當地鄉民稱為「五老抱太極」。據地方志記載,僅清代這個鄉村就出了鄭方坤、鄭方城、鄭天錦、鄭炳章等4位進士,分別在河北、四川、廣東、河南等地任官。而從明代至清代中舉人的就有9人之多。
在「五老抱太極」的地形位置,有一座建於宋朝的宮觀瑞雲庵,該庵在抗日戰爭期間,曾經是長樂抗日游擊隊員秘密集會活動的場所,很有歷史意義。庵的大門前至今尚存一株千年古榕,奇特的是樹的主幹雖已蛀空,可容人進入,但枝葉繁茂,生機盎然。
瑞雲庵的左邊有一條沿溪而上石鋪山路,沿途景致傳說很多。如有塊山岩極像老鼠,隔着一丘稻田,可望見對面狀似穀倉的山坳,於是當地流傳有「鼠遇穀倉,不怕饑荒」的民謠。山腰上有塊「木魚石」,用石頭輕輕敲擊便會發出「咚咚」的聲音,因此得名。而路左有一古榕斜伸山谷間,象一座跨澗的天然樹橋,形態奇異。樹橋下飛瀑流濺,十分壯觀。此外還有「仙人對奕岩」、「童子五指印」等名勝。
特別是山頂的那座建於唐朝的千年古剎乾巫寺。清朝明平潭人張昌開來此住持,法號「春松」。他精武術,善內功,常為鄉民採藥治病,奇特的是他圓寂後其肉體一直不腐,抗日戰爭期間被人盜走,下落不明。春松法師生前每次上下山都要到瑞雲庵里休息或過夜,因此瑞雲庵與乾巫寺成了佛道聯緣的友好關係。而乾巫寺的許多事務也都由瑞雲庵幫其料理,鄉民贊道:「上有乾巫寺,下有瑞雲庵,古蹟傳千古,人文有奇觀。」[4]
相關視頻
美麗的玉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