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阜上观孝陵(张甫文)
作品欣赏
独龙阜上观孝陵
深秋季节,去南京参加《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采编工作推进会。报到那天被北京一位文友邀请一同游览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是朱元璋做皇帝不久就看中的风水宝地。此墓葬始建于1376年,动用了禁卫军5万多人搬走了这里的一座蒋山寺庙宇,辟为朱皇帝专用墓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初步建成,这年秋葬入马皇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又葬皇太子朱标于孝陵之东,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葬入了朱元璋。前后共费时30余年。此墓葬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史料载北京的十三陵,河北的清东陵、西陵,沈阳清福陵、昭陵都是依照南京明孝陵的规模而建造的。因此,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陵墓称之“孝陵”,就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马皇后谥“孝慈”而命名的。
进入明孝陵景区,过了金水桥和文武方门,可见建于康熙年间红墙青瓦的碑殿,现存有5块石碑的正中一块为康熙手书的“治隆唐宋”碑,碑下有只驮碑龟趺,是康熙帝于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所题。“治隆唐宋”四字是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高度评价和最高赞誉,意思是说朱元璋治理天下的功绩超过了唐宗宋祖。康熙大帝曾六次南巡,有五次亲自拜谒了明孝陵并行三跪九叩之礼。 正听导游介绍之时,突然有位中年女士高喊另一位姐姐说:“快来摸摸龟趺!摸摸龟趺的头,一辈子不发愁”。循声望去,那个龟趺头已经被摸得乌黑发亮了,觉得挺好玩的,我也摸了一下。
明朝时孝陵被列为禁区,一般人员是不准进入的。有5000多名官兵日夜在陵园区巡逻。这也是“孝陵卫”地名的由来。可是,在南京的民间传说中,曾广泛流传朱元璋死后从都城13个城门同时出殡的说法。因此,人们常常怀疑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孝陵里。后经专家分析,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死的,南京当时已进入夏季,停灵7日后立即下葬。而马皇后和皇太子朱标也葬在这里,没时间也没必要另造陵墓。
“方城”是一座用条石砌成的坚固建筑物,中央有隧道自下而上53级台阶;跨过53级梯级就来到明太祖所葬之山——独龙阜,53级台阶来自佛教的善财童子拜观音的“五十三参,参参见佛,这是为怀念朱元璋曾经在皇觉寺做过小和尚而建。在独龙阜地下宫殿——孝陵中,除葬有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遗体,还有被迫陪葬的妃嫔和宫女近百名。在墓地和明楼间之地叫做哑巴院。此名是因修建明楼的工匠在完工后被迫在此喝下毒药,变成哑巴,以防泄露地宫的秘密,也是一代帝王死后留下惨绝人寰的残酷实证。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19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传说,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非常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有一天,他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朱元璋尤为大喜,墓址就这样选定了。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亡明的277年间,共有16位皇帝,为啥确有19座帝陵呢?北京有明朝的十三陵,这是众所周知的。后来又不断考证出6座明帝陵,即:一是凤阳的明皇陵;二是南京的明孝陵;三是朱元璋为他爷爷以上的祖宗修建的明祖陵;四是嘉靖皇帝为朱元璋父亲修建的明显陵;五是在明孝陵旁边,还有一座是朱元璋早逝的太子朱标的坟墓,朱标曾经三次被追封为皇上,而且墓葬的规制和明孝陵基本一致,当然可以算作皇陵,被命名为“孝东陵”;六是在十三陵有一座景泰陵,没有陵号。这座陵墓是真正当了7年皇帝的朱祁钰的墓葬。由于明英宗复辟,取消了他的皇上资格,也没有给他的陵墓命名陵号,而是用他的年号代替陵号。也就是说,所谓十三陵,实为十四陵。所以,明朝共有19 座皇帝陵墓。
明孝陵博物馆位于明孝陵入口处,是省城南京迄今唯一的一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馆内珍藏着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遗产明孝陵等详细历史文献和陈列文物;因明孝陵没有开挖,博物馆内还有模拟墓室造型。此馆外观造型古朴,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运用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诸多典型元素,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
步入馆内见到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不由得又让我想起老家人世代传讲的《朱元璋躲下邳》的故事。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与同为起义军的张士诚在抢占淮北交战中,被张士诚战败,朱元璋被追杀至下邳城内猪市巷,眼见要被就擒时,朱元璋急中生智躲进王母家中,苦苦哀求王母搭救,王母便以夫人身份帮助其脱险。第二天晨起,朱元璋送王母一把篦梳为质便匆匆离去。后来朱元璋即位,王母携子及篦梳求见,朱元璋封其子为代王。洪武十三年,地方官王恒为纪念太祖避难之事,便把猪市巷改称藏龙巷。后又发展为龙街。现为古老的下邳城一处历史景点。
已是下午5点,我们才匆匆离开景点,又因对道路不熟跑了不少冤枉路,觉得十分疲乏。回到旅馆往床上一躺,梦境中全是独龙阜以及明朝的那些事。[1]
作者简介
张甫文,中国民协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