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獨龍阜上觀孝陵(張甫文)

獨龍阜上觀孝陵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獨龍阜上觀孝陵》中國當代作家張甫文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獨龍阜上觀孝陵

深秋季節,去南京參加《中國民間文學大系》采編工作推進會。報到那天被北京一位文友邀請一同遊覽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紫金山南麓的獨龍阜,是朱元璋做皇帝不久就看中的風水寶地。此墓葬始建於1376年,動用了禁衛軍5萬多人搬走了這裡的一座蔣山寺廟宇,闢為朱皇帝專用墓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初步建成,這年秋葬入馬皇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又葬皇太子朱標於孝陵之東,到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葬入了朱元璋。前後共費時30餘年。此墓葬開創了中國明清帝王陵寢建設規制的先河。史料載北京的十三陵,河北的清東陵、西陵,瀋陽清福陵、昭陵都是依照南京明孝陵的規模而建造的。因此,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中國帝陵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陵墓稱之「孝陵」,就是因為朱元璋主張「以孝治天下」,馬皇后諡「孝慈」而命名的。

進入明孝陵景區,過了金水橋和文武方門,可見建於康熙年間紅牆青瓦的碑殿,現存有5塊石碑的正中一塊為康熙手書的「治隆唐宋」碑,碑下有隻馱碑龜趺,是康熙帝於1699年第三次南巡謁陵時所題。「治隆唐宋」四字是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高度評價和最高讚譽,意思是說朱元璋治理天下的功績超過了唐宗宋祖。康熙大帝曾六次南巡,有五次親自拜謁了明孝陵並行三跪九叩之禮。 正聽導遊介紹之時,突然有位中年女士高喊另一位姐姐說:「快來摸摸龜趺!摸摸龜趺的頭,一輩子不發愁」。循聲望去,那個龜趺頭已經被摸得烏黑髮亮了,覺得挺好玩的,我也摸了一下。

明朝時孝陵被列為禁區,一般人員是不准進入的。有5000多名官兵日夜在陵園區巡邏。這也是「孝陵衛」地名的由來。可是,在南京的民間傳說中,曾廣泛流傳朱元璋死後從都城13個城門同時出殯的說法。因此,人們常常懷疑朱元璋是不是真的葬在孝陵里。後經專家分析,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死的,南京當時已進入夏季,停靈7日後立即下葬。而馬皇后和皇太子朱標也葬在這裡,沒時間也沒必要另造陵墓。

「方城」是一座用條石砌成的堅固建築物,中央有隧道自下而上53級台階;跨過53級梯級就來到明太祖所葬之山——獨龍阜,53級台階來自佛教的善財童子拜觀音的「五十三參,參參見佛,這是為懷念朱元璋曾經在皇覺寺做過小和尚而建。在獨龍阜地下宮殿——孝陵中,除葬有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遺體,還有被迫陪葬的妃嬪和宮女近百名。在墓地和明樓間之地叫做啞巴院。此名是因修建明樓的工匠在完工後被迫在此喝下毒藥,變成啞巴,以防泄露地宮的秘密,也是一代帝王死後留下慘絕人寰的殘酷實證。

從寶城與方城之間的東西夾道折向南拾級而上,可以登上明樓,裡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國的19處帝王陵墓的圖片資料。中國歷代帝王對陵地的選擇非常慎重,特別注重選擇「吉壤」之地,即風水寶地。傳說,朱元璋登基後不久,就非常關心自己死後的「天堂」,便開始籌劃營建陵墓。有一天,他把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湯和等大臣召來,商議選址。五人約定各自先把所選最佳墓址寫在紙上,然後同時公開。結果,英雄所見略同,都寫着「獨龍阜玩珠峰」。朱元璋尤為大喜,墓址就這樣選定了。獨龍阜是一座位於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徑約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墳冢。中國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龍天子,在獨龍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檢亡明的277年間,共有16位皇帝,為啥確有19座帝陵呢?北京明朝的十三陵,這是眾所周知的。後來又不斷考證出6座明帝陵,即:一是鳳陽的明皇陵;二是南京的明孝陵;三是朱元璋為他爺爺以上的祖宗修建的明祖陵;四是嘉靖皇帝為朱元璋父親修建的明顯陵;五是在明孝陵旁邊,還有一座是朱元璋早逝的太子朱標的墳墓,朱標曾經三次被追封為皇上,而且墓葬的規制和明孝陵基本一致,當然可以算作皇陵,被命名為「孝東陵」;六是在十三陵有一座景泰陵,沒有陵號。這座陵墓是真正當了7年皇帝的朱祁鈺的墓葬。由於明英宗復辟,取消了他的皇上資格,也沒有給他的陵墓命名陵號,而是用他的年號代替陵號。也就是說,所謂十三陵,實為十四陵。所以,明朝共有19 座皇帝陵墓。

明孝陵博物館位於明孝陵入口處,是省城南京迄今唯一的一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館內珍藏着關於明太祖朱元璋、世界遺產明孝陵等詳細歷史文獻和陳列文物;因明孝陵沒有開挖,博物館內還有模擬墓室造型。此館外觀造型古樸,採用了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建築風格,運用白牆、灰瓦、雕花木門、坡頂屋面、馬頭牆、花格窗等諸多典型元素,使得整體建築與周邊明孝陵遺存的大金門、四方城等文化遺址和草木蔥鬱的自然環境相協調,也與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謀而合。

步入館內見到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不由得又讓我想起老家人世代傳講的《朱元璋躲下邳》的故事。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與同為起義軍的張士誠在搶占淮北交戰中,被張士誠戰敗,朱元璋被追殺至下邳城內豬市巷,眼見要被就擒時,朱元璋急中生智躲進王母家中,苦苦哀求王母搭救,王母便以夫人身份幫助其脫險。第二天晨起,朱元璋送王母一把篦梳為質便匆匆離去。後來朱元璋即位,王母攜子及篦梳求見,朱元璋封其子為代王。洪武十三年,地方官王恆為紀念太祖避難之事,便把豬市巷改稱藏龍巷。後又發展為龍街。現為古老的下邳城一處歷史景點。

已是下午5點,我們才匆匆離開景點,又因對道路不熟跑了不少冤枉路,覺得十分疲乏。回到旅館往床上一躺,夢境中全是獨龍阜以及明朝的那些事。[1]

作者簡介

張甫文,中國民協會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