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亚科
狐亚科 |
狐亚科为犬科的一种分类。犬科有14属34种,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于全世界。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狐亚科分为狐属,北极狐属,大耳狐属,灰狐属,貉属,伪狐属与食蟹狐属。
目录
简介
评价
狐属
通称狐狸,有10种:孟加拉狐(Vulpes bengalensis)、阿富汗狐(Vulpes cana)、南非狐(银背狐)(Vulpes chama)、沙狐(Vulpes corsac)、藏狐(Vulpes ferrilata)、苍狐(淡沙狐)(Vulpes pallidus)、吕氏狐(Vulpes ruppelli)、草原狐(敏狐)(Vulpes velox)、赤狐(Vulpes vulpes)、耳阔狐(Vulpes zerda)。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于全世界。我国仅3种:藏狐、沙狐和赤狐。多为毛皮兽,人工饲养主要有银狐(蓝狐)(Vulpes vulpes fulva)。
北极狐属
仅1种,即北极狐(Alopex lagopus)。分布于北极地区。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体重2.5~4千克。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可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别厚。单独或结群活动。食物主要为旅鼠,也吃鱼、鸟、鸟蛋贝类、北极兔、和浆果等。为珍贵毛皮兽,已人工繁殖,称蓝狐、白狐等,突变品种如影狐、北极珍珠狐、北极蓝宝石狐、北极白金狐和白色北极狐等,统称为彩色北极狐。
大耳狐属
仅1种,即大耳狐(Otocyon megalotis)。分布于北非和阿拉伯沙漠地区。体长约55厘米。耳大,长达13厘米,故名,听觉十发达。主食白蚁、蝗虫等昆虫,也吃啮齿类、蜥蜴、野兔、鸟类和卵,偶食水果。夜行性,群居,善于挖掘地洞,一般以一对成年狐和幼仔(2~5仔)为单位组成种群,栖于洞穴中。
灰狐属
有2种:灰狐(Urocyon cinereoargenteus)和加州灰狐(岛灰狐)(Urocyon littoralis)。灰狐分布于北美洲南部至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体长80~120厘米,体重3~6千克。吻鼻部较短,四肢短,足部趾垫大,爪呈弧形。生活于森林、沼泽地,善爬树,在树枝间跳跃自如,独栖于树洞或崖洞。食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啮齿类、野兔、小鸟等,有时也吃少量蛇、鱼与植物。加州灰狐分布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峡群岛的六个岛屿,分别属于6个亚种,为美国最小的狐类,由对随人类登陆的动物尤其是狗的病菌和寄生虫没有抵抗力,加之金雕的捕食和人类的活动其数量急剧减少,多为濒危物种。
貉属
(貉读音hé)仅1种,即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分布于东亚;我国有7个亚种,见于东北和南方各省。体型肥胖,体长50~65厘米,尾长25厘米左右,体重4~6千克。毛色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栖息环境多样,单独或成对穴居,夜行性,主要以鱼、虾、蛇、蟹、小型啮齿类、鸟类及鸟卵等为食,也吃植物性食物如浆果、真菌、谷物等。高纬度地区有半冬眠习性,整体呈昏睡状态,但代谢活动并不停止。多春季发情,孕期60天左右,每胎6~10仔。冬季常与獾同居,很少发生争斗现象。 为珍贵毛皮兽,已开展人工繁殖,多为乌苏里貉亚种,并有白色等多种色型。成语中的"一丘之貉"即指其与狐狸相似。
伪狐属
有5种:山狐(Pseudalopex culpaeus)、阿根廷狐(Pseudalopex griseus)、河狐(Pseudalopex gymnocercus)、秘鲁狐(Pseudalopex sechurae)、高地狐(Pseudalopex vetulus)。分布于南美洲。多较稀少。
食蟹狐属
仅1种,即食蟹狐(Cerdocyon thous)。分布于南美洲。体长60~70厘米,尾长30厘米左右。栖息于森林或多草地区。通常独居,或成对,白天栖息在地穴里,晚上出来寻食小动物、果实、昆虫、龟蛋和鸟类。容易驯服,印第安人有时作宠物饲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