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狂夫
新浪網

狂夫是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寫居住環境,詩人在飽經喪亂後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曠放;頷聯寫浣花溪的美麗景色,與頸聯寫他靠人接濟,一旦故人音信斷絕,一家人就不免挨餓的淒涼境況形成鮮明對比,在幾乎快餓死的情況下,卻還在興致勃勃地讚美自然風光,更顯狂態;尾聯表現出詩人飽經患難,卻從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倒,始終用一種倔強的態度來對待生活的打擊,生動詮釋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義。

目錄

原文

杜甫〔唐代〕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篠 通:筱)

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譯文

萬里橋西邊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沒幾個人來訪,百花潭與我相伴,隨遇而安,這就是滄浪。

和風輕輕擁着秀美光潔的翠竹,細雨滋潤着荷花,微風吹來陣陣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與我斷了書信來往,長久飢餓的小兒子,小臉淒涼,讓我愧疚而感傷。

我這老骨頭快要扔進溝里了,無官無錢只剩個狂放,自己大笑啊,當年的狂夫老了卻更加狂放!

創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戰亂之苦後,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妻子兒女同聚一處。這首詩正作於這期間。

賞析

  這首七律作於杜甫客居成都時。詩題為「狂夫」,當以寫人為主,詩卻先從居住環境寫來。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中「萬里橋」在成都南門外,是當年諸葛亮送費禕出使東吳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萬里橋的西面。「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上句的「滄浪」指漢水支流滄浪江,古代以水清澈聞名。傳說孔子到楚國,聽到一個小孩在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這裡就是暗含「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河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頭髮。河水渾濁啊,可以洗我的腳)之意。「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濁」意指世道渾濁。根據世道決定進退,表明一種超脫世俗名利的瀟灑的人生態度。「即」傳達出知足的意味。也就是有此清潭,又何必「滄浪」呢。上句的「萬里橋」與下句的「百花潭」,上句的「草堂」與下句的「滄浪」相對應,在似對非對中,描寫了一路風光,為下文寫「狂」作鋪墊。

  「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 。」中「翠筱」即綠色細竹。南朝梁簡文帝《喜疾瘳》中有「隔簾陰翠篠,映水含珠榴」詩句。「娟娟」就是美好的樣子。「娟娟淨」秀美光潔之態。「浥」即滋潤。「紅蕖」即粉紅色的荷花。「冉冉」本意為漸進地、慢慢地、緩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條等柔軟下垂的樣子。這一聯的意思是說,翠竹輕搖,帶着水光的枝枝葉葉,明淨悅目;細雨使荷花格外嬌艷,微風吹送,清香可聞。其中,「含」和「裛」兩個動詞運用很妙。「含」有小心呵護之意,暗示了風的柔和。而「裛」通「浥」,有「潤物細無聲」的意味,足見雨之細。這裡,詩人以精心之筆,描寫了微風細雨,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審美境界。

  前四句寫草堂及浣花溪的美麗景色,令人陶然。然而與此並不那麼和諧的是詩人現實的生活處境。初到成都時,他曾靠故人嚴武接濟,分贈祿米,而一旦這故人音書斷絕,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餓。「厚祿故人書斷絕」即寫此事,這就導致「恆飢稚子色淒涼」。「飢而日恆,虧及幼子,至形於顏色,則全家可知」(蕭滌非《杜甫詩選》),這是舉一反三、舉重該輕的手法。

  「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中「厚祿故人」指做大官的朋友。「書斷絕」就是斷了書信來往。「恆飢」就是長時間挨餓。這裡寫了詩人的現實生活處境。初到成都時,他曾靠故人嚴武接濟,分贈祿米,而一旦這故人音書絕,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長久的饑荒之中,上句「厚祿故人書斷絕」即寫此事。接着下句 「恆飢稚子色淒涼」是因上句而來,說明了「厚祿故人書斷絕」的結果。這裡,還要注意詩歌的形式,詩人打破格律來寫,在句法上形成了「上二下五」式,把「厚祿」、「恆飢」前置句首顯著地位,突出「恆飢」的貧困處境。在藝術上與「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有異曲同工之妙。

  「填溝壑」,即倒斃路旁無人收葬,意猶餓死。這是何等嚴酷的生活現實呢。要在凡夫俗子,早從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卻不如此,他是「欲填溝壑唯疏放」,飽經患難,從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倒,始終用一種倔強的態度來對待生活打擊,這就是所謂「疏放」。詩人的這種人生態度,不但沒有隨同歲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來越增強了。你看,在幾乎快餓死的境況下,他還興致勃勃地在那裡讚美「翠篠」、「紅蕖」,美麗的自然風光哩!聯繫眼前的迷醉與現實的處境,詩人都不禁啞然「自笑」了:你是怎樣一個越來越狂放的老頭兒啊!(「自笑狂夫老更狂」)

  在杜詩中,原不乏歌詠優美自然風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寫潦倒窮愁中開愁遣悶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處,在於它將兩種看似無法調合的情景成功地調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風含翠筿」、「雨裛紅蕖」的賞心悅目之景,一面是「淒涼」「恆飢」、「欲填溝壑」的可悲可嘆之事,全都由「狂夫」這一形象而統一起來。沒有前半部分優美景致的描寫,不足以表現「狂夫」的貧困不能移的精神;沒有後半部分潦倒生計的描述,「狂夫」就會失其所以為「狂夫」。兩種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這種處理在藝術上是服從內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簡析

  《狂夫》是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寫居住環境,詩人在飽經喪亂後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曠放;頷聯寫浣花溪的美麗景色,與頸聯寫他靠人接濟,一旦故人音信斷絕,一家人就不免挨餓的淒涼境況形成鮮明對比,在幾乎快餓死的情況下,卻還在興致勃勃地讚美自然風光,更顯狂態;尾聯表現出詩人飽經患難,卻從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倒,始終用一種倔強的態度來對待生活的打擊,生動詮釋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義。全詩以「狂夫」這一形象將賞心悅目之景和可悲可嘆之事統一起來,構思精巧,頗具藝術感染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