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牛降風景區
牯牛降風景區(古稱西黃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與祁門縣交界處,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黃山、清涼峰、牯牛降)之一,榮獲「安徽名牌」產品稱號[1]。因其山形酷似一頭牯牛從天而降,故名牯牛降。
牯牛降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主峰海拔1727.6米,總面積為6700公頃。其共分五大景區:主峰景區、靈山景區、雙龍谷景區、龍門景區、觀音堂景區。其中前四個皆位於石台縣境內,觀音堂景區位於祁門縣境內。牯牛降以雄、奇、險著稱,山嶽風光秀美綺麗。境內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
目錄
山名由來
據說,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着一隻名叫雀的怪鳥。《山海經》說這種鳥"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以各種飛禽走獸為食,連人也敢吃。弄得方圓幾百里的山中,鳥獸絕跡,不見人煙。話說春秋時期的老子為了傳授教義,他辭官歸隱,雲遊四方,到各地傳經授道。一日,他騎着青牛,路過牯牛降山中。行了半天,天上不見飛鳥,地上不見野獸,水中不見一個活物,甚感奇怪。當他跨下坐騎,準備打尖休息時,忽然一聲怪叫,狂風呼嘯,一隻巨大的怪鳥從天而降,直向他和青牛撲來。正在吃草的青牛,對天一聲長哞,瞪圓雙眼,張開四蹄,騰飛而起,用雙角向怪鳥頂去。這雀平日見啥吃啥,驕橫慣了,哪把這隻牛放在眼裡,不防這隻青牛有此神力,一不小心,被牛角頂折了翅膀,怪叫一聲跌落在一道山樑上。青牛見狀,縱身躍上山樑,將怪鳥緊緊壓在身下,讓他永世不得翻身。時間一長,青牛化作了巨石,怪鳥的屍骨爛成了泥土,羽毛變成了許多奇形怪狀的 松樹。為了紀念這頭大青牛,人們便把這座山起名叫做"牯牛降"。
地理位置
牯牛降坐落在石台、祁門兩縣交界處,核心區面積逾10萬畝。牯牛降古稱「西黃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2],以雄、奇、險、秀著稱,山嶽風光秀美綺麗。境內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江南通志》記載,黃山有三十六垣(yuan,頹垣斷壁),與歙之黃山相峙,其最高者古牛崗可望匡廬。可見,牯牛降在古代就與黃山齊名,最高峰「牯牛大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頂天而立。與著名的黃山(1873)、清涼峰(1787)同為皖南三座高峰,自西向東,屹立在安徽南部。
地質特點
牯牛降約在8.5億年前的雪峰造山運動中,使其主體抬起,結束海侵歷史,在距今約2億年逐步形成的中生代印支運動中,使牯牛降的北部也抬起,與其主體融為一體,並有花崗閃長岩體侵入。後又經燕山運動、喜馬拉雅山運動,成為皖南又一座壯麗的大山。
氣候特徵
牯牛降亞熱帶濕潤氣候特徵明顯,森林內氣溫適中,陽光柔和,負離子含量高達2500/cm3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稱。進入景區,使人特別神清氣爽。常見樹種有:楓香、馬尾松、山蒼子、望春花、香樟、甜櫧、青岡等,林中瀰漫着樹木散發出的健康物質,是健身、教育、科研、旅遊的最佳場所,被列為「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
視頻
牯牛降風景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池州牯牛降旅遊景點榮獲「安徽名牌」,中安在線,2014-05-30
- ↑ 這處未被侵擾的黃山腳下的隱世仙境值得你專程前往,新浪網, 201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