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紅腿病
牛蛙紅腿病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由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乙酸鈣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引起的細菌性疾病。病蛙體表有粉紅色的潰瘍或壞死;後腿水腫呈紅色,腹部臌氣,有腹水。
病因
一般因飼養場地髒、池水不潔、養殖密度過大、蛙體外傷等原因致病。由多種細菌和真菌感染所致。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發病快、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是危害牛蛙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
症狀
牛蛙紅腿病由細菌感染引起,病蛙精神不振,行動遲鈍、四肢癱軟,低頭伏地或潛伏水中不動食慾退止,跳躍力弱,腹部膨大。後腿和腹部出現點狀出血,繼而擴大為紅色斑塊,並可感染至體表及肺、肝、脾、腸等部位,使組織壞死、出血。臨死前嘔吐,拉血便。頭部、口周圍、腹部、背部、腿、腳趾上有綠豆、花生米大小不等的粉紅色潰瘍或壞死灶。後腿水腫呈紅色,或有膿瘡、潰瘍。病蛙皮下、腹內有淡黃色或微紅混濁液,肝、脾、腎腫大,肝、脾黑色。如慢性發作,病程長,身體無水腫,腹部、四肢無明顯充血、發紅。
預防
1、合理建造蛙池,最好每個蛙池有獨立的進排水管,並且蛙池的底及四壁要光滑。
2、定期換水,及時清除剩餘餌料,保持水質清新、餌料衛生。
3、控制養殖密度,每畝不超過1400隻。
4、引進蛙卵、蝌蚪、幼蛙要檢疫,避免帶入病原。
5、保證餌料質量,合理飼喂,增強蛙體抵抗力。
6、不用病魚及病死的蛙,作為餌料投餵。
7、定期進行藥物預防。每產方米水體用0.3克紅黴素或1克漂白粉全池潑灑,用每立方米水體含量為10克的漂白粉溶液去刷洗食台和飼餵用具.
8、用紅腿病菌苗腹腔注射牛蛙:每隻60-80克牛蛙注射0.4毫笱,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9、夏秋高溫季節,每7-10天按每立方米池水用漂白粉1克溶解後全地潑灑。
10、每5-7天換水1次,每次換池水1/3. 在餌料中添加適量的土黴素 [1] 。
治療
將病蛙集中在一個池內或缸內,用鏈黴素、紅黴素、土黴素、四環素、慶大黴素等任一種抗菌素500-1000單位浸洗病蛙,浸洗30-60分鐘。病情嚴重者,每公斤蛙重注射上述抗菌素中任一種,每次4-5萬微克(或單位),每日一次,至痊癒。
總之,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紅黴素為牛蛙紅腿病病原菌高度敏感藥物;以腹腔注射慶大黴素兼用紅腿淨浸泡治療牛蛙紅腿病療效最佳,以紅腿淨浸泡結合口服土黴素治療牛蛙蝌蚪紅腿病,效果較好;發病前用藥預防比出現病症時用藥效果要好。
1、藥浴法:初發病時可將病蛙捉入室內,每隻牛蛙用每立方米水體含量為8克的硫酸銅溶液浸泡15-30分鐘,或用20%的磺胺脒溶液浸泡24小時,或用100毫升25%葡萄糖生理鹽水國40萬單位青黴素鉀,浸泡3-5分鐘。
2、遍灑法:每立方米水體用氟哌酸0.05-0.1克或硫酸銅1.5克或五倍子1.5-3克全池遍灑.或者用敵菌靈使池水呈0.6ppm濃度,全池遍灑。
3、口服法:用100毫升25%葡萄糖生理鹽水加40萬單位青黴素鉀,以注射器口腔灌注,每200-250克重的病蛙灌藥2毫升。
4、注射法:病情嚴重時,可按每千克蛙用5萬單位慶大黴素10%葡萄糖液注射腹腔注射,每天1次,直至痊癒。
5、塗抹法:用紅黴素軟膏塗抹於牛蛙體表病灶部位,有一定療效。
總的來說,先用10%-15%的食鹽水摩擦患部。然後高錳酸鉀按30克/m³水體的濃度,浸浴5-10分鐘,硫酸銅按1.5克/m³水體的量,全池潑灑。接着複方磺胺甲噁唑按200毫克/千克體重,拌料投喂,第2-7天藥量減半。諾氟沙星按30-50毫克/千克體重,進行投喂,每天一次,連餵五天。土黴素按250萬-500萬國標單位/m³水體,浸浴30-60分鐘,每天一次,連用2-3天。多西環素按30-50毫克/千克體重,拌飼投喂,每天兩次,連餵3-5天。
注意事項
青黴素、呋喃唑酮、磺胺嘧啶、高錳酸鉀、漂白粉等藥物對紅腿病無效,請勿使用。
疾病診斷
根據症狀及流行情況進行初步診斷,確診須對病原進行分離鑑定。
用細菌方法分離鑑定細菌來確診。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識別出來的,搜狐,2021-03-26
- ↑ 隸變,變什麼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