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國旗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2022年1月15日) |
愛沙尼亞國旗(愛沙尼亞語:Eesti lipp)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1:7。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藍、黑、白三色。旗的正常大小為105 × 165 厘米· 在愛沙尼亞語中,國旗通常叫做「sinimustvalge」(意思為「藍-黑-白」),是以色條的分布從上往下稱呼的。[1]
目錄
信息
含義
國旗的三種顏色有很多種解釋。
第一種版本:藍色象徵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黑色象徵財富,象徵國家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白色象徵自由、光明和純潔。
第二種版本:根據愛沙尼亞民歌,藍色象徵天空,黑色象徵土壤,白色象徵對自由的渴望與對未來的憧憬。
第三種詮釋是,藍色象徵信任與忠誠,黑色象徵愛沙尼亞想象中的先人(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提到的披黑色斗篷的賢者),白色象徵覆蓋這片國土長達半年之久的皚皚白雪。
一個歷史性的說法為藍色代表過去的自由,黑色代表現在失去了自由,白色代表更加自由的未來。另一種流行的解釋通過馬丁·利普的詩歌來解釋:
藍色: 國土上拱形的藍天;
黑色: 祖國的土地與愛沙尼亞的命運——幾百年來的黑暗與憂鬱;白色: 努力的工作和其他較抽象的人類價值觀。
1989年2月24日,三色旗獲得合法地位,再次在塔林赫爾曼塔上飄揚。在1990年8月7日,三色旗再次申報為國旗,1991年,愛沙尼亞獲得完全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