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燕頗也稱雅必,渤海國遺裔,反遼起義軍首領。

初仕遼,為黃龍府衛將。遼景宗保寧七年(975)七月,率部舉兵殺黃龍府都監張琚,據地起義。後遭遼北院大王耶律曷里必軍攻,突圍出黃龍府,向北退走投奔了兀惹國。

遼聖宗統和十四年(996年),受命率部北侵鐵驪。聖宗派遣奚王和碩努等率兵討伐,不勝,和碩努被罷官。之後燕頗不知所終。[1]

[]

目錄

侵鐵驪

投奔兀惹國的燕頗,於遼聖宗統和十四年即996年,受命率部北侵鐵驪。聖宗派遣奚王和碩努等率兵討伐,不勝,和碩努被罷官。因史料闕如,故燕頗不知所終。

起義

遼景宗耶律賢保寧七年即975年,東北各地渤海族復興的民族運動風起雲湧。駐守黃龍府的衛將燕頗,開始了領導渤海族復國的行動。燕頗殺掉了黃龍府都監契丹人張琚,率領渤海人起義,反抗契丹統治。

與燕頗先後起兵反遼的,還有渤海遺民烏昭度帶領下舉行起義建立的定安國,烏玄明帶領烏惹城一帶的渤海遺民起義建立的烏舍國(一作兀惹國),其事跡散見於《遼史》。黃龍府在燕頗占領下長達二個多月,與兀惹國、定安國相互應援。

燕頗守黃龍府到了九月,遼景宗耶律賢派北院大王、敞史耶律曷里必(又作何魯不)率兵往討黃龍府。燕頗兵敗,退出黃龍府,退至治河。曷里必因懼憚燕頗,見其敗走,並沒追擊,而是派弟弟耶律安溥追擊。在清河,燕頗再次被安溥打敗。由於曷里必沒敢親率遼軍追趕,至使燕頗攜官兵千餘戶走保兀惹城。景宗聽說後大怒,以「不親追擊」罪,「以至失賊」,「杖之」。

敗走兀惹

燕頗再敗安溥,於是向北退走烏惹城投奔了烏惹國。燕頗走保兀惹城後,安溥回到黃龍府,把黃龍府燕頗餘黨千餘戶北遷,建通州城以居之。《遼史·地理志》東京道下謂:「保寧七年以黃龍府叛人燕頗餘黨千餘戶置,開節度,統縣四(通遠安遠、歸仁、漁谷)」,隸屬於東京道通州為新設之城,在今昌圖四面城(一說四平一面城)。

燕頗退出黃龍府時,全城席捲一空,並付之一炬。黃龍府雖被曷里必收復,但經此一劫,黃龍府破敗癱瘓,廢止。從926年至975年,計50年,為前黃龍府時期,府治今開原黃龍崗高句麗古城。由於此時正是契丹四處用兵之時,黃龍府經時又短,且燕頗叛後復稱夫余府,後來又改設咸州於郝里太保城,故而史籍對前黃龍府所載甚少,前黃龍府在開原的文化遺存也少之又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