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炒(漢語漢字)

來自網絡的圖片

炒:chǎo ㄔㄠˇ。從火、少聲。炎而上陽氣用事萬物變隨是火之範式。與實相對而細微且不足者為少之範式。火、少兩範式疊加。不斷翻動使火接觸變少而均勻受熱變隨是炒之範式。

本義:把東西放在鍋里攪拌着弄熟 。

如:炒菜、炒米、炒麵、炒冷飯(喻辦事不講效率,說話做事只是簡單地重複過去,沒有新的內容)、炒魷魚(方言,因魷魚一炒就捲起來,因以借指捲鋪蓋,解僱。亦簡作「炒」)。

衍義:引申指「倒買倒賣」。

如:炒黃魚(指倒買倒賣黃金)、炒地皮、炒買炒賣(指對股票外匯的買賣)。 衍義:又用作姓

目錄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炒 chǎo 〈動〉 (1) (形聲。從火,少聲。本義:煎炒,火干)

(2) 一種烹調方法。把食物或其他東西放在鍋里加熱翻動使熟或使干,一般先要放少量的食油 [stir-fry]。如:炒肉絲;炒花生

(3) 中藥炮製法之一。將藥材放在鍋內加熱、翻動至一定要求 [parch]。炒時不加輔料叫清炒;加輔料同炒的有:麩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4) 吵鬧。通「吵」 [make a noise]。如:炒炒(吵吵,許多人亂說話);炒刺(吵鬧) 常用詞組 炒菜、炒菜、炒地皮、炒股票、炒鍋、炒貨、炒冷飯、炒米、炒麵、炒魷魚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初爪切《集韻》《韻會》《正韻》楚絞切,並音吵。《集韻》熬也。《說文》本作𩱦。《徐鉉曰》今俗作𤌐。別作炒。非是。《玉篇》本作㷅。《廣韻》本作煼。互詳㷅煼二字注。 𤌐字原從函作。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沙頭角腔] ciau3 [寶安腔] cau3 [海陸豐腔] cau3 [梅縣腔] cau3 [台灣四縣腔] cau3 [客語拼音字彙] cau3 [陸豐腔] cau3 [東莞腔] cau3 [客英字典] cau3 ◎ 粵語:caau2 ◎ 潮州話:ca2 ◎ 贛語:crau3 ◎韓語 CHO 초 ◎越南語 sao[1]

參考文獻

  1. 炒(漢語漢字),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