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炎帝神农氏遗址

         
 炎帝神农氏遗址

 

 

 

炎帝神农氏诞生于湖北随州厉山镇,其足迹遍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许多遗迹遗址和传说。 随州作为炎帝神农诞生地,同样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大量的遗迹遗址,这些遗迹遗址或为当时留存,或为后世修缮,或据史料重建。

目录

炎帝故里风景区

炎帝神农的炎帝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县厉山镇,距离随州市区18公里。景区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功德殿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位于海拔113米的九列山第七列上,石像面向东南,手捧麦穗,目视远方。大像通体白色,由花岗岩材料制成,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像本身高95尺,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九五之尊地位。

大殿坐北朝南,占地6600平方米,高台圆柱直檐,秦汉风格,古朴庄重。

史书记载“神农母安登,感龙而生炎帝”于此。相传,盘古开天地,有位名叫安登的少女,天天到烈山采摘野果,有一天安登采食的篮子装满了,安登也累了,她来到此洞,倚着洞壁睡着了。

安登做了一个梦,她来到姜水边,五彩霞光突然笼罩整个烈山大地,一只龙头浮现在霞光中,巨龙化作英俊少年来到安登身边。后来安登住进洞内,并于四月二十六生下一个胖小子,安登为他取名“石年”。这个石年,就是神农,这个洞被后人称为神农洞。由于过去是女子放羊,“羊”字和“女”字合在一起为“姜”,神农便姓姜。另一说此女采集野果,所以其名为女+予(野后半部分)的妤,又因其嫁给少典,少典与姜妤互换双方姓氏以为尊重对方部族,因此炎帝母亲也称为高妤,高妤的哥哥便是曼洛理族部落第七任首领高天。就在石年出生这天,洞前九口水井溢满了水,还有一趣事是,打一井的水,其他八口井的水也动荡起来,原来这九口井自穿。有天,安登外出采野果时,把石年带到山中,放在一块石头上睡觉。石年醒来不见母亲,饥饿难忍,便哇哇大哭起来。这时,一只母鹿跑来给他喂奶,神鹰为他遮阴,直到安登找食物回来,它们才离去。好多次都是如此,安登也感到奇怪,由于吃了仙鹿的奶水,得到神鹰的照看,石年长得额宽膀圆,腰粗体壮。传说鹰为曼洛理五首鹰龙(也有一说是飞猫),是高天派去的护卫。这样,神农就有了三个母亲,安登是他的生母,仙鹿是他的奶娘,神鹰是他的养母。从此,民间在供奉神农像时,常把鹰和鹿分立两边。

神农洞神农洞坐落在烈山的洞天山东麓。古式四合院依山迭起,四周环绕着青松翠柏,苍劲挺秀。神农洞正门牌匾上书有“神农洞”三个古篆字。洞府正堂是“神农殿”,殿中有一尊粉金炎帝神农雕像。左边为“神农洞”,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民间祭祀炎帝神农的敬香之地。

位于神农洞穴口上,是楚庄王为表达对炎帝神农的追思祭拜之情而建的祠庙。

正殿门柱上是后人为纪念炎帝神农创五谷、尝百草功绩而作的楹联。右为:神农创耕植五榖而天下食;左为:炎帝味草疗百疾以养民安。昔日穴口上建有神农庙,内塑其像,常年祀之。后屡修屡毁,仅存神农洞,洞内可“容数人立”,壁石凝苍显绿,极具古色。

九龙山九山相连,相传,每座山上都曾有一口井,炎帝神农诞生时九井自穿,打一井的水,其他井水也会浮动起来。随州民间至今流传“一山扬鞭九山应,一井打水九井动”。村民说这是炎帝神农氏保佑大家长寿久安的福兆。神农井边分别有虎、鹿、龟、蟾四大瑞兽镇守,正所谓东来福气西来寿,南来官运北来财。

总高10.9米,主门高6米,侧门高4米。采用汉代早期门阙合一的建筑形式,由一个主门和两个侧门组成,正面和背面分别刻有“华祖”、“农宗”四个鎏金大字。

炎帝神农因首创农耕被世人奉为“农宗”,让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后人供奉他为华夏文明的始祖,称他为“华祖”。始祖门正面门身上的画像是根据汉代武梁祠中的石雕“炎帝耜耕像”复制而成,再现神农手执耒耜教民耕作的形象,背面雕刻炎帝驯养家禽的丰功伟绩。

由中国美院教授根据1987年周共·王德樵带回的画像为蓝本设计,雕像高4.26米,采用花岗岩精雕而成,暗含炎帝神农出生日期为农历四月二十六之意。神农凝视前方,双目有神,慈祥中不失威严。

明代万历丁丑年(公元1577年)随州知州阳存愚立。碑高2米,宽1米,重数吨,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神农公园

公园位于城区烈山大道与沿河大道之间,是一处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于2007年10月建成,投资4000万元,是市民休闲观光的重要活动场地。

神农塑像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炎帝神农头戴牛冠,肩披火凤,手捧稻穗,蹲踞五谷之形象,以示始祖创农耕文明之功德,福荫炎黄子孙,给人以智慧力量之感。塑像高8米,其中基座1.7米,像6.3米,为紫铜锻造而成,重2.8吨。

早在宋代,这里就开辟为民众重要的活动场地,明弘治九年,随州知州李充嗣在任期间,在这里修建有白云亭等,李充嗣为了纪念吃随州粮长大的一代名家欧阳修,在州府后面的城墙边上建起了白云书院(如今在原址附近建起了随州市图书馆)。

神农公园还修复了一段古城墙,成了市民休闲娱乐和文人雅士活动的重要场合。

神农架

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炎帝神农率众从家乡随州厉山出发,向大西北走去,走了整整49天,后到达一个大山脚下,神农在此尝草采药,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寒;架木为坛,跨鹤升天。后人遂以神农架名其地。

神农架作为中华大地上的高山长林,历来被视为畏途,人迹罕至,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土的新、旧石器时代文物,证明距今300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