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灰飛煙滅漢語成語,拼音是huī fēi yān miè,意思是像灰、煙一樣很快消失。形容在極短時間內消失乾淨。出自唐代佛經《圓覺經》.[1]

網易訂閱

目錄

成語辨析

成語出處

唐代佛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簡稱《圓覺經》),「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後宋代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有所引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比喻人亡或事物迅速徹底消失,不復存在。

示例 豈知轉眼之間灰飛煙滅,金山化作冰山,極是不難的事。(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