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田莊司
濱田莊司(1894年 - 1978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川崎市。
立志於工藝事業是在15歲的時候。他在鄰居西洋畫家木村莊八的藏書中讀到了鼓勵工藝技術的畫家雷諾瓦的一句話:「有志於美術之人只要稍有進軍工藝的,就能提高工藝行業的品質。」而這句話就是他人生事業的契機了。
1913年,他於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現東京工業大學)窯業科入學,師從板谷波山,學習窯業的基礎。畢業後,他和高兩年的前輩河井寬次郎一同加入京都市立陶瓷試驗場,主要進行釉藥的研究。
當時,他在個展會場同英國陶藝家Bernard Howell Leach相識。前往位於千葉縣一個叫做我孫子的地方的柳宗悅府邸拜訪Leach時,同時也得到了柳先生的知遇之恩。
1968年,榮獲文化勳章。
1977年,為了讓更多人能「參考」自己制陶時參考的作品,他利用益子的自宅和工坊的一部分,開設了益子參考館,公開展示自己從世界各國收集而來的器物。
1978年,他在益子離世,享年83歲。
1979年,益子焼被指定為國家傳統工藝品。
目錄
陶藝家之路
1920年,Leach回英國時,濱田也隨之同行,到達康沃爾州聖艾夫斯,在那裡與Leach一同築窯。也在那裡開始了他的陶藝家道路。
在英國的三年半,他見識了傳統的方鉛礦釉和日常用品的施釉陶器,並以此為契機認識到了在自然中生活的重要性。
在倫敦南部的小鎮迪奇林,他同Arthur Eric Rowton Gill、EthelMairet等工藝家們相識。在大自然中的自己的農場中種植蔬菜和麥子,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他們,給了濱田極大的影響。
民眾工藝概念
1923年,他成功舉辦了倫敦個展。
1924年,得知關東大地震消息的濱田莊司回到國內,在京都的河井寬次郎家中短暫逗留。柳宗悅當時也在京都居住,通過濱田的介紹也和河井寬次郎成為了親密的朋友,由此三人誕生出了「民眾的工藝」也就是「民藝」的概念。
濱田莊司認為陶藝是一種庶民藝術,陶藝家應該創作的是人們日常可以使用進而在使用中欣賞享受的器物,而不是西方陶藝家那種以陶瓷為媒體進行雕塑創作的「藝術品」。
他還認為不應該追求陶瓷作品的「完美」,一定程度的變形、縮釉、針孔是陶瓷製作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結果,是作品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 、
日本民窯中的傳統釉技
用長柄水杓將釉藥一口氣澆注而上的大膽的技法「流掛」,是在日本民窯中可見的傳統釉技之一。
「刷毛目」、「面取」、「指描」等手法則是從朝鮮陶瓷器的傳統中學習的,「赤繪」的裝飾則是從中國宋朝明朝的赤繪和琉球赤繪中學到的。
而在濱田作品的花紋圖樣上又多見「甘蔗花紋」,這也是他在沖繩見到了砂糖甘蔗後自行將其花紋化了的做法。
「鹽釉」的釉法是在15世紀的德國開始的一種技法,據說在日本也是由濱田第一個引進。濱田建造「鹽釉」專用的燒窯,運用其原本的技術創作出了其獨特的圖案花紋。
使用益子當地的泥土和釉藥,作品基本也都是只用陶輪製作出的簡單造型,作為陶藝家已經是集大成者的濱田,和柳宗悅、河井寬次郎等人,也以熱心民藝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日用品的「用之美」而知名。
益子焼
「益子燒」是栃木縣益子町等地出產的一種陶器。
公元19世紀中葉,當地發現了一種適合做陶器的土壤。於是,人們一邊從事農業生產,一邊開始燒制陶器。而「益子燒」的歷史,也便源於此。[1]
當時製造的陶器主要是日雜用品,如盛東西用的陶缸、做料理用的擂缽等。
1924年,濱田莊司在此地居住,併發表了一件件優秀的陶藝作品,其中蘊含著樸實的韻味。並致力於對燒陶技術的引導,使「益子燒」名聲大振。
現在,「益子燒」製品,從日用食器到高級裝飾器皿、從一般工藝品到專題陶藝作品,應有盡有。如果說這就是「益子燒」的特點,似乎意猶未盡。[2]
如他自述,讓陶藝家濱田越發成熟起來的地方,就是益子。他把舊民居、長屋門(舊時高級武士家宅最外圍修建的,供門房和隨從等居住的屋子)、石藏(石砌的倉庫)等,都從櫪木縣內外搬到自己寬敞的私有地里移建起來,在那裡構築自己生活和創作的場所。
此外,在益子努力制陶的同時,他依舊致力於通過自己的眼光收集國內外從古到今的各色物品。以它們為樣本,運用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技術,確立了自己樸素不失厚重的風格。
濱田在生前就住在移建而來的舊民居之中,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性格沉穩又照顧人,在自己家中常常有許多客人到訪做客。[3]因此,甚至有時得分幾次才能完成招待客人和家人的晚餐。在這餐桌上當時使用的是濱田自己親手製作的餐具。
人間國寶第一號人物
1924年,為了製作紮根於自然豐富之地生活的作品,濱田搬到了櫪木縣益子市,這裡也是作為關東地區代表的民窯之鄉。這數年間,從秋到冬,他都在沖繩長期停留,重新在壺屋的窯廠學習制陶,並進行琉球時代燒製品的復活研究。
濱田在晚年回首自己的人生之路時這樣說:「我在京都找到道路,在英國起步,在沖繩學習,在益子成長。」
如他自述,讓陶藝家濱田越發成熟起來的地方,就是益子。他把舊民居、長屋門(舊時高級武士家宅最外圍修建的,供門房和隨從等居住的屋子)、石藏(石砌的倉庫)等,都從櫪木縣內外搬到自己寬敞的私有地里移建起來,在那裡構築自己生活和創作的場所。
此外,在益子努力制陶的同時,他依舊致力於通過自己的眼光收集國內外從古到今的各色物品。以它們為樣本,運用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技術,確立了自己樸素不失厚重的風格。
1955年2月15日,濱田莊司作為第一屆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保持者,同富本憲吉等人一同接受這一稱號,成為了日本人間國寶第一號人物之一。[4]
益子陶藝美術館
濱田莊司故宅,現改建為濱田莊司紀念益子參考館,館內詳細介紹製陶的過程及益子燒的演變。
「益子陶藝美術館/陶藝Messe・益子」位於櫪木縣芳賀郡,收集並展出濱田莊司、島田達三等代表著益子的陶藝家們的作品,另外還展出與濱田莊司有淵源的其他陶藝家的作品。
益子燒採用石材粉和古鐵粉為釉藥,它的一大特徵是形狀圓潤可愛。濱田莊司是在明治維新以後活躍於「民藝運動」的陶藝家,他是推動益子町成為陶藝之街,並促進益子燒發展的核心人物,於1955年被授予人間國寶(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保持者)稱號。
濱田莊司曾經居住的茅草屋頂的宅邸和他曾經愛用的「登窯」,也被移建到與益子陶藝美術館同一院內對外開放,您可以在這裡瞭解感受到有關他生前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