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澡下镇,隶属于江西省奉新县,地处奉新县西北部,面积14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7万亩,林地面积19万余亩,常住人口12292人(2017年),下辖9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有党组织26个,党员536名。[1]

中文名称: 澡下镇

外文名称: Zaoxia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中国江西省宜春市

电话区号: 0795

地理位置: 奉新县西北部

面 积: 147.67平方公里

人 口: 12292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赣C

目录

历史沿革

澡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载,明万历年间,澡下就成为建制乡,名曰新安乡,距今已近500年历史,解放前夕,改为澡下乡,以驻地澡下而得名,解放前后至1958年前,澡下设四个小乡:分别是山里(今汪家村)、富溪、澡下、观澡下四个小乡。1958年成立澡下人民公社,1961年又分澡下、观澡下两个公社,1968年合并为澡下公社,1984年改为澡下乡,2000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撤澡下乡设立澡下镇。

资源物产

澡下镇森林面积19万余亩,活力木蓄积120万立方,毛竹蓄积量400万余支,年产毛竹60万支。山上珍贵树种多,花岗石蕴量巨大。全镇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农业以优质稻、油菜、花卉苗木为主,现有AA级绿色大米种植面积1000亩,这是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的首个AA级优质绿色大米生产基地。有千亩以上水库1座,500亩以上水库2座,机蔬菜基地200亩,水质优良、无污染,是水产养殖的首选地,适合立体开发。全镇还有越王山、新安塔、光天化日石、四眼方井及“愚公湖”景区等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利用。

风景名胜

澡下镇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甚多,自然风光旖旎,是搞旅游开发的佳地。

建设现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5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400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0万元,呈现出一个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澡下镇驻地有500万元以上投资企业4家,有1000万元以上一家,工业产品主要有钢铁、汽车缸套、木竹地板、木栅栏、工艺竹筷、竹帘席等,其中成品缸套、木栅栏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木竹地板主销全国各地。澡下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省管公路贯穿全境,镇部驻地距县城20公里,距320国道40公里,距省会南昌80公里,距江西省北大门九江市250公里。澡下镇通讯便捷,村村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建有基站。澡下镇设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0所,幼儿园1所,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率达95%以上,初升高达20%以上。澡下镇文化站是是全县第一批被授予的省一级文化站之一。新建的澡澡下中心卫生院,无论是医疗设施、技术水平都排全县前列。街道布局合理、美化亮化,集市贸易、自来水、闭路电视等设施完善。澡下镇已经逐渐成为奉新县明星乡镇和卫星城镇之一。2008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000万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共完成378万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53元。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抓好民营企业的培育壮大,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江西协和铸造公司年纳税首次突破100万元。二、民生工程深得民心。全镇共落实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27人,落实享受城镇低保76户138人,享受农村低保387户417人,农村特困救助130人,享受垦民生活补助78人。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金约53万元,发放各类救助金约80万元,社会救助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投入5万元,对镇敬老院进行了改造,大大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投资150余万元修通了富溪至汪家村6KM村级水泥公路;投资90万元的龙溪盘山大桥已接近尾声。投资25万余元,对澡下中学进行了改造,使学校环境面貌一新。投入20万元对洞下、白沙两组进行无塔供水改造,解决了300余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使人民群众能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三、“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1、新农村建设。我镇一直把产业富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巩固发展了毛竹、优质米等优势农业产业,其中AA级绿色大米种植面积达1000亩。新农村试点村澡下村58户农民积极性高涨,自筹资金30余万元,改水改厕完成100%,改路500余米,建有健身场所4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一个,农家书屋一个。群众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洁净水,用上了卫生厕。2、灾后重建工作。面对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全镇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自力更生,奋力抓好灾后重建,确保大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组织全县毛竹加工企业到林区举行雪压毛竹产销对接会,使雪压毛竹都找到了买家,林农的因灾经济损失降到了最小限度。在林区大力推广竹蔸竹腔施肥技术,使全镇受灾毛竹恢复生长,为今后毛竹丰产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全镇共造林7000余亩,有效恢复了森林资源,确保绿色生态平衡。四、项目建设成绩斐然。项目是载体,项目是关键。我们紧紧抓住项目做文章,积极向上争取项目。预计投资1000余万元,可平整规划农田7000余亩。向上争取到2500万元老愚公水库技改项目和230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及各村“小农水”工程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渠道维修、公路维护等项目资金50余万元。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五、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我镇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稳定为重,和谐为先,把保稳定、促发展当作第一要务。在全镇实行矛盾纠纷每周一排查制度,及时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已成功调处50起。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排查力度,切实做到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认真接待并办理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群众反映的各类突出矛盾纠纷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了社会稳定。六、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口计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该项工作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面先进单位”。澡下中学初升高比率达98%,有多名教师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乡镇”。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获得了“江西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共有40名村民依法当选为村“两委”干部,其中女性干部9人,40岁以下干部10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有22人,一批年青的致富能手走上了村干部岗位,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此外,工、青、妇、统计等其他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进步。七、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五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经验做法得到了上级肯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了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预案8个,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增强。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国务院《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加大了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认真落实了宜春市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六条禁令》,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自觉接受镇人大的依法监督,认真听取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全年共办理镇人大代表建议12件,办结率达100%。

地理条件

澡下镇东北部与靖安县接壤,西部与会埠镇毗连,南部与干洲镇相邻,是半山区半丘陵乡镇。山地、丘陵、平原面积比为5:3:2,地形狭长,南北宽约12公里,东西长约46公里,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海拔最高点1333.2米,最低点50.3米,年平均气温为17.1度,年平均雨量为1624.4毫升,年平均日照1873小时,无霜期260天,澡下属越山及莱洋山支脉及余脉,横贯东西,河流为潦河贯穿全境,到龙溪村汇至南潦河。

资源物产

澡下镇资源物产非常丰富,有自然林和人工林各20余万亩,活立木积蓄量47.5万立方米,毛竹250万支,还有红豆杉、楠木等珍贵树木生长,年产1万立方米杉木,60万支毛竹,1000余方各类杂木。澡下镇花岗石蕴藏量大。澡下镇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澡下镇农业以优质稻、油菜、花卉苗木、猕猴桃为主,有AA级绿色大米种植面积5000亩,优质油菜7000亩,花卉苗木1000亩,猕猴桃1000亩。澡下镇水面面积大,境内有大小水库20余座,水面面积有1200亩,水质优良、无污染,是水产养殖的首选地。澡下镇木竹加工剩余物充足,是发展食用菌的原料,前景非常广阔。澡下镇山区盛产野葛,年产量在50万公斤以上,是开发绿色食品——葛粉的原料。除此外,澡下尚有大量坡地、水面有待开发。

新安塔

新安塔,位于本镇龙溪村西0.5公里处宝塔山。建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该塔为空心楼阁或砖塔,5级8面,高约21米,塔基用花岗石叠筑,上为青砖眠砌,每层外有三道斗拱托起腰檐,上层用花岗岩压边,檐角有风铃,塔顶用花岗岩覆盖。一级约高4米,有三门,西门顶有一长0.95米宽0.38米花岗岩石匾,上部刻“新安塔”3字,塔内有条式壁画,或人物、或风景、或神仙传说。二级高4米,有壁画4幅,有赞诗二首。三级高4米,内有壁画4幅,有赞诗二首。四、五级因楼板年久失修,无法攀登。

越王山

越王山,原名药王山,传说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灭吴后乘胜西进伐楚,在药王山顶平旷处筑城扎寨,长驻兵马,后人因名为越王山。据道光《奉新县志·古迹》载:“越王山在县西五十里,相传越王勾践西进伐楚,曾屯兵于此”。又据该书《山川》条载:“越王山奇峭屏列,颠甚平旷,可三里许。上有宝莲院,院内有滥泉涌出,汇而成湖,山之东有石佛墓,其西南则有邹公洞、琵琶峰、虎迹石、点军坪、走马仑、凤凰池、龙须洞、雷公岩、游仙台诸胜。”越王山得名后,历经后世千百年经营,古迹甚多。到明清时,奉新十大名胜,越山就占有其二。一曰:越岭云旗。所谓“云旗”,系指云气在人们眼中幻化成当年越王勾践驻兵旌旗形状,是当时广为传颂的奇景。一曰“云峰虎迹”,云峰即越王山上的琵琶峰,在琵琶峰前岩石上留有吴彩鸾、文箫双双成仙后跨虎仙去留澡下的麻鞋、柱杖、虎迹等,也是当时奉新县著名的奇景。由于越山山雄景奇,仙道文化、佛家文化底蕴深厚,许多文人墨客常去登临游玩,并常有诗咏,题刻传世,在越山上最著名的石刻有“跨虎登仙”石刻。最著名的诗词有清朝诗人徐运启作的《七律·越王山》:越王山上月轮收,翠黛青螺近欲浮,霸业尽随莲院水,云旗犹带土城秋,点军坪上松杉老,走马仑前鹿逐游,我欲登临问兴废,晴岚如许远峰头。

光天化日石刻

光天化日石刻,位于青潭北0.5公里,坑里村小组大路旁。一块硕大花岗岩由于雷击后,倒在古道上,其中朝南一面平整,高约丈余,就在朝南平面上部,阳刻四字“光天化日”周边还刻有边线,形成匾额状,宽约1米,长约3米。据传是道光年间罗姓一年考起三个举人,为庆祝本族教化盛事,刻石以致庆。大石澡下压有一不规则斜石,上有阳刻“咸丰元年”等字,据罗姓老人说,澡下面的字与“光天化日”没有联系,是记述另一件事时所刻。四眼井,位于龙溪村西北1.5公里的金泉村小组前,有一口“四眼井”,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距今164年。井身砖砌正方形,边长105厘米,井深约10米,井身上有花岗岩正方井台,边长234厘米,井台上竖有4口园形完整花岗岩井架(上圆澡下方)。4口井间距8厘米,中心距离50厘米,井架高31厘米,井架外径62厘米,内径32百米,内厚9厘米,每个井架上都有阴刻楷书文字,其中东南井刻有“金泉井”三字,西南井刻有“道光戊戌”四字,西北井刻“罗汉章”三字,东北井刻有“初建”二字。据当地老人介绍,此井与新安塔同属一人(罗汉章,时任安徽凤阳府一个知县)发起筹建。

水栏关

水栏关,位于我镇观澡下村西约一公里处,地处潦河源头澡下段,这里由于两山对峙,形成隘口,曾是“一板截隘,万流莫向”的险峻之地,故称水栏关。1969年9月,全县人民利用天然条件在这里一座以发电为主,防洪、灌溉和养鱼为辅的老愚公水库(又称愚公湖)和四座梯级发电站,1972年3月竣工。水库高47.5米,坝长181.5米,顶宽5米,控制46.4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库容2640万立方米,引水渠20公里,大小水工建筑63座。水库外坝两侧,各有一条175级水泥阶梯路,拾级而上,东边是一级水力发电站厂房及办公楼、宾馆等建筑,西部是水栏关水库,水库湖光浩淼,碧波荡漾,鱼跃涟漪,鸥飞草丛,婉然一幅江南小景。堤头西北有一小经通至山顶,山上建有一松鹤亭,亭台古朴,独具风姿。在这里观日出有含鄱口之情,看斜阳如怀花港之意。

里水库

里水库,位于澡下镇东10公里汪家村的里村小组和古家村小组之间,建于1972年,以灌溉为主,水产养殖为辅,面积为400亩,引水干渠10公里,水库以库深、水清、林绿、湾多为特点,水库汛期水深30米,枯水期也保持在10米以上,一年四季水面如碧,没有一丝污染,水库周围被崇山竣岭包围,常年碧绿可人,远山近树尽映水中,倒影若如琼林仙境。

视频

澡下镇汪家村 修通“便民路”温暖群众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