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每個城市區域都有自己的文脈,它不僅是區分彼此的重要標誌,更是居於此的人們精神上共同的根與魂。濰坊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
濰坊又稱濰都,鳶都,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是山東濰坊傳統手工藝珍品,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現在世界上70%以上的風箏都是出口自濰坊。濰坊古稱濰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傳統手工業發達,文化積澱深厚。濰水文化既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自己的特色,早在明清兩代就以「二百支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名揚天下,素有「南蘇州北濰縣」的美譽。2006年5月,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際風箏聯合會」的會議總部也設定在了濰坊。現在濰坊成為世界風箏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國人民稱為風箏的故鄉。
目錄
世界風箏之都
濰坊被各國推崇為「世界風箏之都」,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就設在濰坊風箏博物館。濰坊也是中國的風箏之鄉,製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與京、津風箏齊名鼎立,享譽中外。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和民間生活氣息。每年4月20日至25日舉行的濰坊國際風箏節,都有來自世界各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賽。
風箏節內容
濰坊國際風箏節的活動內容包括:舉辦開幕式,放飛儀式,國際風箏比賽,國內風箏大獎賽,評選風箏十絕,參觀濰坊風箏博物館,參觀民俗旅遊村,參觀十笏園文化街區、參觀濰坊工美歷史風箏展覽館等。
風箏節的意義
濰坊國際風箏會是我國最早冠以「國際」,並有眾多海外人士參與的大型地方節會。自1984年起至2016年已成功舉辦33屆。其創立的「風箏牽線、文體搭台、經貿唱戲」的模式,被全國各地廣為借鑑。國際風箏會的舉辦,讓世界了解了濰坊,也使濰坊更快地走向了世界,極大地促進了濰坊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為了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打好節會牌、唱好節會戲的新路子,從第16屆開始,嘗試市場化運作的辦會模式,使風箏會越辦越好,吸引了眾多遊客,風箏會期間還同時舉辦了魯台貿洽會、壽光菜博會、濰坊工業產品展銷會、昌樂珠寶展銷訂貨會、臨朐奇石展銷會、濰坊風箏設計創新大賽等經貿活動。據不完全統計,風箏會期間,前來濰坊進行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經貿洽談、觀光旅遊、對外交流、理論研討、新聞報道、的客商達到十幾萬人次。[1]
鳶都濰坊
濰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市區舊稱。特產有風箏、年畫等,馳名海內外。
濰縣自古為北海名城,文風昌盛,科甲蟬聯。經濟繁榮,乾隆年間曾有「南蘇州,北濰縣」的說法,濰坊風箏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魯國大思想家墨翟製作第一隻「木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開始興盛,走向民間卻是在明代。到清朝中葉,濰坊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在濰縣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風箏藝人扎制風箏,新穎好看,起飛高穩,遠近聞名。年年有民間或官辦的風箏賽會、連許多外地的風箏商販和風箏藝人也慕名而來。這便是濰坊風箏起源於濰坊市區白浪河大集的雛形。
風箏,古稱「鳶」,濰坊又稱濰都,鳶都,由此得名,可見濰坊製作風箏歷史的悠久。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檔絲絹蒙面,手工繪畫。工藝與美術的結合,體現了風箏的玩賞價值,隨着國際風箏交流的逐漸頻繁,風箏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在新形勢下蓬勃發展,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品。
濰坊風箏其種類有硬翅風箏、軟翅風箏、串式風箏、板式風箏、立體風箏、動態風箏等。它不僅被廣泛用於放飛、比賽、娛樂,而且已經成為美化人們生活的時尚裝飾品。風箏是濰坊的象徵,每年的風箏節是濰坊以風箏拉動經濟發展的一個活動。 濰坊風箏經過歷史演變和橫向傳播,逐漸形成了選材講究、造型優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動、繪畫艷麗、起飛靈活的傳統風格與藝術特色。
特點
經過長期的發展創新,濰坊風箏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它選材講究、造型優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動、繪畫精細、品種繁多、起飛靈活。濰坊風箏的題材非常廣泛,包括人物,飛禽。魚蝦、文玩器物、歷史人物、神話傳說等等。此外,風箏藝人還把以上題材繪成象徵吉祥的裝飾圖案。
濰坊風箏具有濃郁的地方生活氣息和生動的氣韻,扎制博採眾家之長,過去說濰坊的風箏, 有「十個風箏九個蝶, 九個蝴蝶九個新」的說法,人們用「魯蝶」來概括濰坊風箏的特點, 而最能代表濰坊風箏特點的當屬「蜈蚣」為特色的風箏, 在2012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全國共有62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參展。最終以「龍頭蜈蚣」為代表的濰坊風箏製作技藝獲得金獎。
「龍頭蜈蚣」、 「仙鶴童子」、「雷震子」、「麻姑獻壽」等已經成為濰坊城派風箏的代表作。將國畫工筆繪畫的傳統技法,運用到風箏的繪製上,形成了造型優美、扎工精細、色彩艷麗的獨特風格,成為中國風箏的一個重要流派。
在中國的風箏家族中,濰坊風箏歷史悠久,題材豐富、廣博。以其材料的奇特選用,設計的誇張變形,畫工的工筆技法,以及放飛的巧用力學原理,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神韻,蜚聲古今中外。[2]
體系流派
濰坊被譽為風箏之都, 之所以有如此稱譽, 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在久遠的風箏歷史中傳承有方。今日的濰坊風 箏藝術品種繁多,由於風箏藝人和各行各業的風箏製作者不同的生活閱歷、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的知識結構,形成了不同體系和流派,大體有如下三種。[3]
傳統民間派
濰坊民間風箏,從歷史上看,是相對宮廷風箏和藝匠風箏而言的:在現代,則是相對現代新式風箏而言的。代表為濰坊楊家埠風箏,其特點是:
- 民間風箏的製作者,多數是農民和手工藝人,一般地說,在藝術上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他們按照自己對生活的直觀感受和審美習#無拘無束地表達理想和願望。他們的風箏,無論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製作風格,都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 民間風箏大都是結合清明、重陽節這些傳統節令製作的,所以其主題是有選擇的,繪畫注重濃墨重彩,形式大膽誇張。
- 民間風箏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蔑扎紙糊,不甚講究,風格粗獷。
- 民間風箏受地域性文化、經濟、風俗習慣的影響,而且在製作中往往相互觀摩、磋商,加之祖傳、世襲的因素,所以,民間風箏帶有古老傳統的色彩,實際上是一種集體創作。
傳統藝匠派
濰坊藝匠拍風箏也可稱為老濰縣城派風箏,濰坊城派風箏是以十笏園為核心的老濰縣「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統藝匠派的典型代表。城派風箏藝人將國畫技巧融入到了風箏的繪製當中,形成了極具欣賞價值的「城派」工筆畫風箏,「不重自然形似,而求以形寫神,講究圖案美,立體感強」,具有中國工筆畫雅致的和人文意蘊,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4]
城派風箏選用真絲蒙面、精心扎制,從選材用料到編扎繪製,無不精益求精,是我國工藝美術中的一朵奇葩。「自古傳法, 薄如懸絲」, 口傳心授是濰坊藝匠風箏文化特有的傳承方式, 由於風箏傳承注重家傳, 從而形成了著名的城派風箏十世家。「城派」風箏的傳承也面臨着嚴峻的局面,許多風箏手藝繼承人改行或是傳承斷代,只有少部分風箏藝人在以師徒相授或者父子相襲的形式延續着。
在濰坊歷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畫家也參與風箏的繪製乃至設計製作,使濰坊風箏中出現了十分考究的精品。當然,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買不起,而買這些風箏的有錢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藝人訂作,這就是那句流傳下來的諺語所說的情況「七分主人三分匠」。另外,在新舊朝代更換期間,一些宮廷風箏藝人流落民間,也促進了藝匠派風箏的發展和提高,使其帶有宮廷風箏莊重、華貴的特點。傳統藝匠派對濰坊風箏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它使濰坊風箏從一般的玩具,上升為有價值的工藝品,成為濰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創新派
由於廣大專業美術工作者、科技人員、工人、城鎮居民踴躍參加風箏活動,充分發揮了現代工藝、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在繼承傳統風箏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嶄新的現代風箏。現代風箏的主要特點是重視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將傳統竹子扎制工藝改進成現代炭竿,將手繪工藝由機器印刷取代,造型簡潔、明快、清新、巧妙,可批量生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分類
濰坊風箏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串式、桶式、硬翅、軟翅、板式、動態六大類。[5]
串式風箏
串式風箏是製作工藝極為複雜、極具觀賞價值的中國傳統風箏。此類風箏是把數隻相同或不同的風箏用線串起來做成的,因此被稱為串式風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濰坊龍頭蜈蚣風箏。
板子風箏
板子風箏,又叫「板式風箏」、「拍子風箏」,是一種運用廣泛、十分普遍的中國傳統風箏。此類風箏升力片邊緣都有骨架支撐,形成板狀的結構,因此被稱為板式風箏。板式風箏尤其適合進行工藝美術的創作,因而題材廣泛,從花鳥蟲魚到人物故事都可體現,最典型的有八角形八卦板式風箏(如濰坊工美博物館所存的《八仙過海》),老濰縣的板式蟬風箏等。
軟翅風箏
是我國最為常見,普及度最高的傳統風箏。此類風箏的升力片由一根主翅條和翅形的蒙面組成,因兩翼下部無硬性結構,」隨形剪就,而沒有』 骨』 」,被稱為軟翅風箏。軟翅風箏放飛時,風從兩翅蒙面的下方逸出,形成上升的力,故而有較好的起飛性能。
硬翅風箏
又叫「元寶翅風箏」,是我國最具特色、最典型的傳統風箏。此類風箏式樣多變,骨架結構因題材內容多有不同,但兩側都設有獨特的升力片——由兩根向後彎曲的竹條、膀線和上覆蒙面紙組成,形成結構穩定的通風道(風兜),其形如翅,因而被稱為硬翅風箏。沙燕風箏和濰坊城派的工筆人物風箏是硬翅風箏中的翹楚。
立體風箏
立體風箏是一種中國傳統風箏,也叫筒子類風箏、桶形風箏,骨架通常為摺疊結構,外面覆上蒙面,具有較為明顯的一個或多個形似圓柱體或長方體的立體結構。傳統的濰坊城派立體風箏多以宮燈、花瓶為題材,採用工筆畫的手法繪出蒙面,十分精緻。
動態風箏
廣義上,能通過「風葉輪」、風箏骨架的受力變化,藉助風力「動」起來的風箏,都可以稱之為「動態風箏」。老濰縣的城派風箏藝人創新和發展了「風箏碰」,將「動態風箏」的設計融入到其他類別的風箏當中,對「動態」風箏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寓意象徵
濰坊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濰坊風箏同中國許多民間藝術形式一樣,產生於人們的娛樂活動,是寄託着人們的理想和願望,與人們的生活有密切聯繫的娛樂品。
濰坊風箏的造型模仿的自然事物、社會生活以及神話傳說中的形象,都寄託着「吉祥」和「吉慶」,興趣和理想。那絢麗多彩的顏色,與其說是所模仿事物的標誌,毋寧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而放風箏,則是易做、經濟、老少皆宜的娛樂,健身活動。在陽光明媚的春天,人們手牽引線,或在春山,或在平原,或在白沙無際的海灘前後奔跑,臂、腿肌肉得到了鍛煉,眼睛得到調整,氣血為之暢達,這對人的生命是多麼有益啊。
伴隨着風箏的興盛,濰坊風箏又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的家庭成員,以商品的形式進入流通,糊制風箏成為一種職業,是一種重要生計。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代,濰縣城裡的風箏作坊和店鋪就有30餘家,清明時節在老濰縣(濰坊市中心)白浪河集市上的城派風箏店鋪有數十戶,外地客商在這裡絡繹不絕,生意十分興隆。清道光年間濰縣的金石學家兼詩人郭麟在 《濰縣竹枝詞》 中說「一百四日小寒食, 冶遊爭上白浪河, 紙鳶兒子鞦韆女, 亂草新來春燕多」, 這是對寒食節濰縣人在白浪河踏青的嬉戲場景。每逢清明, 白浪河正值枯水期, 寬闊的河道為人們提供了一片廣闊的放飛天地。
濰坊風箏,由於當地政府的重視和人民的鐘愛,伴隨着國際濰坊風箏節的連續舉辦,已成為當代濰坊人的文化象徵物,它越洋過海。聯結起了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也成為濰坊市經濟騰飛的巨大槓桿。濰坊風箏的製作,也走上了傳統技法與現代新科技相結合的道路,進入了風箏發展的新時期。[6]
風箏製作四藝
濰坊風箏的獨特個性是通過「扎、繪、糊、放」的四藝來具體表現的。[7]
扎
濰坊風箏的骨架一般用竹材紮成,扎骨架的工序有:選竹材、破竹材、削竹條(有「抽削」、「推削」諸法)、修竹條、彎竹條、扎結竹條等。風箏架子多種多樣,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說掌握了硬翅風箏、軟翅風箏和拍子風箏架子的基本扎法後,就可以自由變化,扎制各種風箏了。前輩藝人們在扎風箏中總結了豐富的經驗,有的還編成了歌訣。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訣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頭一腹一尾根。—亡條平直須堅硬,下條扁軟勢隨形。七段等分論條架,兩膀對扎半圓形,中腹應按雙分計,尾竹上端中線尋。下端長短如何定,橫設架子首尾千.托紙中間方四塊,兩膀各四必相亭。頭部迎風腹為主,冕竹要軟好瀉風。襠肥紙闊單面軟,迎風不會左右慨。
糊
糊風箏用紙,用礬絹,用薄綢等,可依風箏形式確定。倒如,糊蜻蜒風箏用絹,因為絹比紙的透明度好,更像活蜻蜒的翅膀,糊龍青魚尾部用綢,放飛時迎風抖動肖似魚尾,糊鷹不能用絹,因為絹受風后抖動就不像在空中打旋的鷹了,必定要用皮紙或托裱了的防風紙。糊風箏時,先比着架子剪紙,紙比架子大些,邊緣部分剪開一些口子,在邊緣塗漿糊後,依次把剪開的邊緣糊在紙條上。糊法有兩種;一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四個面上,此法叫「包邊兒」,二是把紙包貼在竹條的兩個面上,待漿糊幹了之後,用刀把多餘的紙裁下來,這種方法叫「裁邊兒」。這種方法是要露出一部分削修加工的竹條,以顯示藝人的製作技巧。風箏可以先糊後繪,也可以先繪後糊。因為風箏的彩繪圖案多是對稱的,為了使圖案對稱一致,藝人們一般是先繪後糊。先把各部分的紙剪好,彩繪、陰乾,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繪時,各部分銜接處圖案不畫全,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後再把銜接處的圖案補畫整齊。各種風箏的具體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風箏先糊兩膀,再糊兩腿。最後糊頭、腹,米字風箏也是先糊兩膀,拍子風箏用平貼法糊紙等等。
繪
風箏的繪畫構圖與設色最能體現地方特色。濰坊風箏的畫,一部分是專業畫家畫的,一部分是民間藝人畫的。專業畫家一般繪人物和歷史故事,其特點構圖嚴謹,線條流暢、畫面清新、色調雅致,如濰坊工美城派風箏的工筆繪畫風格便是專業畫家繪畫的代表。民間藝人畫家主要吸收濰坊寒亭區楊家埠木板年畫的特點,內容多為吉祥歡樂,構圖飽滿,線條粗獷,色彩以紅、黃、藍三色為基礎色,重筆濃抹,色調明快,渾樸。如濰坊的龍頭蜈蚣風箏,城派風箏康萬香以普蘭為主,代表海水,同時以紅或桔紅的暖色,使整個畫面形象鮮明,風箏騰空之後,與蔚蘭的天空產生和諧又鮮明的視角效果。西方藝術大師說過:「要懂得用最少的顏色,如果該用七個顏色,你卻用二個表現時,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濰坊的風箏藝人對風箏的構圖和彩繪,正是這樣做的。他們儘量少用色,以塊色為主,非常鮮明地突出了民間藝術色彩單純而濃郁的特點。
放
放風箏的工具有線、繞線工具和供遊戲用的各種附加物。放風箏的線有「縫衣線」(適合放小風箏)、「小線」(三股棉線,民間最常用的風箏線)、「衣線」(真絲線,細的叫「絲線」,粗的叫「絲繩」)、「麻線」(從前民間用此線放大風箏)等等,繞線工具最普遍的是「線桄子」,這是一種穿在軸柄上的六角線線軸,可以自由地旋轉着放線。收線時,一手拉線,一手打輪,十分方便,樣子也玲瓏可愛,本身就是一件惹人喜愛的玩具;還有一種「簡易桄子」,軸柄上穿着一種扁框,用起來也很方便。如果放大風箏,則要用「線拐子」;放更大的要用「絞車」。風箏的附加物,是放風箏時作遊戲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風琴」、「鑼鼓」、「送飯兒的」等。
歷史
風箏,古名「紙鳶」,又名「鷂子」,是普及於山東各地的一種玩具,尤以濰坊為盛。[8]
濰坊風箏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魯國大思想家墨翟製作第一隻「木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真正開始興盛,走向民間卻是在明代。到清朝中葉,濰坊開始出現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相傳有位姓陳的啞巴藝人扎得風箏新穎好看,放得又高又穩,遠近聞名。這時,清明節前後競放風箏也成了當地的踏春風俗。據《濰縣誌稿》載:「本邑每逢寒食,東門外,沙灘上……板橋橫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楊柳煙含,凌空紙鳶,高入雲端。」「清明,小兒女作紙鳶、鞦韆之戲,紙鳶其制不一,於鶴、燕、蝶、蟬各類外,兼作種種人物,無不維妙維肖,奇巧百出,」曾做過七年濰縣縣令的大詩人兼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這樣的詩來懷念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把濰縣的風箏特點和放風箏的風俗描寫的淋漓盡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步上白浪河,紙鳶兒子鞦韆女,亂草新來春燕多」,這是濰縣詩人郭麟對他家鄉清明寒食放風箏的真實描寫。[9]到近代,濰縣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風箏產地和市場,有首《竹枝詞》是這樣描寫當時風箏市場的盛況的:「風箏市在東城牆,購選遊人來去忙,花樣翻新招主顧,雙雙蝴蝶鳶成行。」風箏飄洋過海,被帶到美國、日本當作藝術珍品館藏起來。新中國建立後,濰坊風箏作為濰坊市的象徵,更加受到當地人民的珍愛和重視。從1984年起,濰坊市連續成功地舉辦了國際風箏節;1988年,濰坊市被國內外風箏界選為「世界風箏都」。濰坊風箏走向了世界,真正達到了它的鼎盛期。
個性是藝術成功的標誌。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濰坊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著名藝人
濰坊風箏著名藝人可分為明清時濰坊城派風箏十世家和近代濰坊著名風箏藝人。[10]
濰坊城派
風箏十世家
- 陳善庭(1822—1874),俗名陳啞巴,清代同治年間著名風箏藝人。年輕時曾在濰坊「永盛扎彩鋪」幫工,跟一位姓丁的師傅學花燈、風箏的扎繪。丁後被召進京城,陳善庭便繼承了扎彩鋪,製作風箏,併兼繪廟堂壁畫,名氣很大,人稱「陳扎彩」。他把自己擅長的人物風箏改造成家禽走獸風箏,如「十二生肖」等等,很得群眾喜愛。至今民間仍存有他創作的「雷震子」和「仙鶴童子」的風箏書稿,原作被濰坊工美風箏博物館珍藏。
- 郭乃馨,字蘭村。年輕時跟濰縣名畫家丁啟吉學國畫,擅工筆彩繪人特,尤擅畫馬。解放後調到濰坊工美工作,1957年參加全國第一屆手工業藝人大會並獲得「老藝人」稱號。他的風箏繪畫完全採用國畫工筆技法,着色重遠觀效果,喜用大塊對比強烈的透明顏色。他製作的風箏可以拆卸、摺疊,並非常講究起飛效能。因而他的風箏在20-40年代名噪一方。
- 張衍祿:是濰縣城關人,十歲開始學習扎制風箏,注重畫工,他還根據北方春天風力情況,通用力學原理,發展了栓中線的技巧,使各種風箏放飛時易於保持平衡,為各名家所採用,對後世影響很大。
- 牟秀蘭:老濰縣城南關人,濰縣著名民間藝人牟恆邦之女,其代表作桶子風箏中的扎繪牡丹是她的絕招,故人們送她美稱「牟(牡)丹」牟家父女曾扎制出八百對判官風箏,在濰坊盛行一時,牟丹獨創的「牡丹仙子」風箏別具一格,其骨架是人物和盛滿牡丹的花籃,放飛時異常好看。
- 唐家風箏:唐家風箏源於明末,清咸豐年間就有風箏鋪。起初開設在濰縣城東關三官闊里,後移城裡縣箍街。第三代傳人唐洪飛(1874—1934)、唐洪亮(1872—1938),苦心鑽研風箏製作技藝,形狀多種多樣,有人物.禽獸、蟲魚花果之類。唐家風箏鋪還經常通宵達旦為濰縣城大戶人家紅白喜事扎彩,童男、童女、豬,羊、雞,狗等無所不做,後洪亮困勞成疾,但仍抱病在家扎風箏。唐家祖輩曾傳《扎彩圖譜》,介紹了21種串、桶式,硬翅風箏和彩燈的扎制方法。
- 胡敬珠: 濰坊城裡有名的風箏藝人,他1l歲就開始扎風箏,扎了60多年,其間有許多人向他拜師學藝,其中不乏外地人在濰坊風箏世家中屬於老前輩。他的拿手絕活是串式龍頭蜈蚣。他極大地豐富了龍頭的造型,製作的龍頭各不相同千變萬化。龍頭風箏的扎制很複雜,而且要求很嚴格,胡景珠在扎制龍頭娛蛤時更是精益求精,他把十根竹條合為一組,用稱計算重量,差一點也不行。在選料時,注意竹節的對稱,蒙面鬆緊適度,因此他製作的龍頭蜈蚣風箏起飛高穩,用稱稱量,標準統一,注意對稱,形態優美,工藝精巧,彩繪鮮明,起飛高穩。胡敬珠的研究豐富了濰坊串式風箏的製作,其獨創的製作方法,廣為流傳。
- 楊萬善:老濰縣濰城人,從小酷愛風箏, 「萬善風箏」,在濰坊都是這樣稱呼楊萬善的風箏,他的風箏多象形類,以板子、桶式為主。他的一大貢獻是,創新發展了「濰坊風箏碰」的製作技藝。前期的濰坊風箏碰通常是「有去無回」,萬善發展的風箏碰叫"有來有去」,能送上天撒花,還能返回地面來。郭蘭村就很佩服楊萬善的扎制技藝,曾作了一幅「巧奪天工"的國畫贈他。他的次子揚汝柏繼承了家業並使之名揚世界。1987年他用「風箏碰」把帶有「中泰兩國人民友誼長存一中國濰坊代表團」的飄帶送上天空,做空中散花表演, 吸引得在場觀眾連連叫好。
- 韓連溪:濰坊濰城人,曾在首飾作坊學銅匠和牟恆邦風箏鋪幫工,後獨自開了風箏鋪。他將首飾製作技術與牟家風箏相結合,另闢蹊徑。他製作的硬翅風箏,構圖奇特,代表作有「蘇武牧羊」、「鍾馗捉鬼」等。他的飛機風箏亦有獨到之處,平面造型、繪畫用大色塊,很受孩子們的歡迎。1933年春,濰坊首屆風箏大賽,韓溪連的硬翅風箏轟動全場,從此名聲大震 。
- 康萬香:濰坊市東關後門街人。年輕時會拜慶春風箏社孫永亮為師,尤擅軋制龍頭蜈蚣風箏。他仔細研究各種鬼頭、龍頭的軋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扎龍頭所用的竹條,實行水浸彎曲法,使其不易變形。繪畫時,以墨綠、深藍為主,看上去雄健、明快、灑脫。他的風箏既有民間重彩、大色塊的特點,又有繪匠寫實注重形象的特點。在50年代,他的龍頭蜈蚣風箏曾風行一時,遠銷東北、河北。至今在那些地方還有人保存他的作品。
- 孫永春:1924年出身於濰坊民間手工藝家庭,祖父孫文彩是扎制藝人,父親孫道紹則是有名的風箏藝人。1928年,全家在濰坊東關鎮武閣外開了「慶春風箏鋪」,在社會上漸漸有了影響,有好幾家商店在北京、濟南銷售他們的風箏。以後孫永春繼父業,技藝大進,16歲時,就有不少作品遠銷外地。他的風箏,以串式為主,取材廣泛,造型成動,色彩絢麗,很講究畫工,能採用中國寫意畫的「以意得之」的方法,不拘泥於現實生活,而注重神韻。他扎制的龍頭蜈蚣風箏尤為出色,起初為平板式,後改為平板加立體,如今是立體的。1961年他與北京畫家馬晉一起設計了兩隻巨龍風箏,龍頭由他扎制,腰節由北京人扎制,在天安門廣場放習,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近代著名藝人
- 韓福齡:韓福齡生於1934年,濰坊濰城人,得到著名濰縣城派風箏藝胡敬珠的真傳,是濰坊城派龍頭蜈蚣風箏的代表性傳承人 。自濰坊國際風箏會舉辦以來,每屆都有他的作品獲獎,並曾多次在國內外的風箏比賽中獲得最高獎。1989年,被濰坊市政府授予「風箏明星」稱號;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風箏的傳承人。韓福齡製作的龍頭蜈蚣風箏被風箏界稱為「濰坊城派蜈蚣」,在繼承傳統龍頭蜈蚣風箏「劈腦」製作技藝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出「鼓腦」製作技藝。這一製作技藝的應用,使龍頭蜈蚣風箏顯得更為威武,栩栩如生,富有神韻。此外,韓福齡更是獨創了「紅龍」這一龍頭蜈蚣風箏的新樣式。[11]
- 張建民:1947年出生,濰坊濰城人,出身風箏世家,濰縣城派風箏傳承人。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風箏委員會高級風箏工藝大師,濰坊風箏明星。張建民自幼受家庭薰陶,酷愛風箏,他的父親、叔父和兄弟都是濰坊風箏的重要代表人物。自幼經祖父、父親的親手傳授,技藝不斷提高,經過不斷的刻苦鑽研,吸收名家之長,風箏扎制藝術日臻成熟,尤擅扎制龍頭蜈蚣風箏,所扎龍頭風箏在國內外歷屆大獎賽中均獲得金獎。他所扎制的風箏作品成為諸多風箏愛好者收藏的珍品。
- 于海濱:于海濱,男,濰坊濰城人,生於1962年。從事風箏的設計與研究30餘年。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現為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風箏委員會高級風箏技藝大師。于海濱先生對濰坊傳統風箏的研究造詣較深,學風嚴謹,「扎、糊、繪、放」(風箏的四藝)技藝全面,他扎制設計的2013米龍頭蜈蚣風箏榮獲濰坊國際風箏節大賽金獎,主要作品:二龍戲珠,自行車動態風箏。
- 丁傳慶,生於1971年7月,濰坊濰城人,濰坊四大家族之一的丁氏家族後人,丁傳慶自幼喜愛風箏,尤擅專研濰坊傳統城派串式風箏。在2014年成功製作世界最長5000米圓夢中華龍風箏, [11] 在湖南長沙橘子洲頭挑戰放飛, [12] 由湖南電視台全程直播長達3個小時。後又帶領團隊進行了技術改良,將風箏搭配了一隻最大可拆卸龍頭。在重慶武隆仙女山試飛後轉戰到汕頭中信龍虎灘進行載人首飛,成功將自己放飛離地面2米多高,震驚了現場所有觀看者。
- 張效東:字道一,山東省濰坊市郊寒亭區人。自幼跟爺爺學習雕刻,繪畫,風箏扎制。他悟性高,善於探索,博採眾長。創新紮制了聲,光,電一體的動態風箏,堪稱風箏一絕。其本人在歷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多次獲獎,先後被授予「濰坊風箏明星」「濰坊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1995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風箏專家」稱號。2003年被編入寒亭區志大詞典,濰坊美術名人錄。曾多次應邀前往塞舌爾,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國講學,傳承風箏技藝,文化藝術交流。並受到愛新覺羅毓岩,書法家啟功,歐陽中石,董壽平等人的讚譽題詞。其扎制的風箏作品「金雞報曉」被國家郵政部選中並作為郵票發行。國內外新聞媒體多次採訪報導,稱其為「風箏怪才」是當今風箏界的一代宗師,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為民間文化傳播和風箏創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其部分作品被國內外各大風箏博物館收藏。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濰坊市寒亭區文化館獲得「濰坊風箏」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2]
視頻
參考文獻
- ↑ 鄧華.鳶都濰坊與風箏史話: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01
- ↑ 淺談濰坊風箏的藝術特色
- ↑ 濰坊風箏的流派分類與特點
- ↑ 濰坊「城派風箏」又將粉墨登場
- ↑ 濰坊風箏的流派分類與特點
- ↑ 鄧華.鳶都濰坊與風箏史話: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01
- ↑ 風鳶四藝——傳統風箏製作技藝
- ↑ 關於風箏的一些歷史典故
- ↑ 風箏歷史探索
- ↑ 論濰坊風箏的傳承和發展
- ↑ 山東濰坊風箏傳承人韓福齡:龍頭風箏 從濰坊放飛到世界
- ↑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