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潋江镇,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地处兴国县中部偏西南,辖区面积50.3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1.47万人(2018年),辖11个社区、14个行政村(2019年),是开国上将陈奇涵萧华的故乡潋江镇位于兴国县城中心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19国道、兴赣公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98%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2018年,潋江镇工业企业32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家。[1]

中文名: 潋江镇

外文名: Lianjiang Town

行政区划代码: 3607321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

地理位置: 兴国县中部偏西南

面 积: 50.35 km²(2018年)

下辖地区: 11个社区、14个行政村(2019年)

政府驻地: 潋江大道

电话区号: 0797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1.47 万(2018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火车站:兴国站

车牌代码: 赣B

目录

历史沿革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立县于此,直至建国前夕均称潋江镇。因处潋水之畔,故名。

1949年8月解放后,属第一区(城关区),分为6个临时支前委员会。同年10月改为解放(西街)、民主(东街)、胜利(背街)街政府。

1951年,合并为东、西街街政府。

1953年,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下设13个选区,仍属第一区。

1958年,改称红旗人民公社,次年更名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城关人民公社,成立城关镇。

1983年,复称潋江镇。

2000年4月,撤五里亭乡,并入潋江镇。

行政区划

2019年,潋江镇辖11个社区、14个行政村:背街社区、南门社区、东街社区、西街社区、将军园社区、国兴社区、平川社区、东河社区、长征社区、文明社区、滨江社区、筲箕村、五里亭村、凤凰村、澄塘村、杨澄村、睦敬村、下渡村、联群村、和睦村、南外村、坝南村、罗廖村、洪门村、猫岭村。镇政府驻潋江大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潋江镇,地处兴国县中部偏西南,东倚江背镇,南、西邻埠头乡、北毗高兴镇、长冈乡。全镇土地面积50.35平方千米。

气候

潋江镇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9℃,无霜期284天,初霜12月上旬,终霜2月下旬。年平均降水量1493.9毫米。

自然资源

潋江镇耕地面积11326亩,山地6000余亩。

人口

2018年,潋江镇户籍总人口114619人。

著名人物

综述

据县志记载,唐到清代人物共收录潋江镇籍文武职七品以上官员、进士、社会名流96人;中华民国时期共收录潋江镇籍1949年以前党政军各界县团以上官员和文化知名人士63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收录潋江镇籍县团级以上干部44人;新中国成立后收录潋江镇籍省军级以上人物13人,地师级人物23人。

陈奇涵

陈奇涵(1897—1981),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乡坝南区竹坝村(今属潋江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是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萧华

萧华(1916—1985),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华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参与领导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连队管理教育工作条例》等。1975年后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萧华将军还著有《长征组歌》《铁流之歌》等传世名篇。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经济

潋江镇农业以果业、灰鹅、烟叶、花卉、蔬菜为主导产业。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食品加工、针织、服装、玩具、电子为支柱。2018年,潋江镇工业企业个数共32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77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家。 工业小区:潋江工业小区

交通运输

潋江镇交通便利,319国道、兴赣公路和京九铁路贯穿全镇,兴国火车站坐落该镇。兴国县部分城区道路:文明大道、模范大道、潋江大道、平川大道、长冈大道、兴国大道、苏区大道、红门大道、滨江东路、滨江西路、将星路、新安路、安和路、客家路、和睦路、平阳路、站前路、迎宾大道、振兴路、兴业路、东河路 、交通大道、国兴大道、滨江大道、凤凰大道、将军大道。

历史文化

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源自秦末兴国上洛山木客劳动时所唱之歌,唐宋时期随着中原客家先民南迁,与带来的中原文化相互渗透,演化成流传至今的兴国山歌。兴国山歌生活气息浓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由独唱、对唱、轮唱、“三打铁”等各种形式,基本格式为七言四句,每首歌开头一句“哎呀嘞”,结尾一句“同志哥”(或心肝妹)相呼应为其最大特征。苏区时期,兴国山歌成为苏区军民战斗的号角,为革命战争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兴国子弟在山歌声中组建了红军“兴国模范师”、“少共国际师”、“中央警卫师”,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历史佳话。2006年,兴国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苏区旧址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十大元帅中的八位元帅都曾在潋江工作、战斗和生活过。苏区革命时期,潋江镇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孕育了肖华、陈奇涵、刘涌、陈远波、黄玉昆等五位开国将军和胡灿、黄家煌、肖芳全、肖以佐等众多著名革命将士。现烈士陵园在册潋江籍革命烈士共有1188名,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诸多牺牲和贡献。潋江镇境内有位于坝南村的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与总前委旧址,位于洪门村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部旧址,位于红军大道的中共江西省委旧址,位于凤凰村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江西省邮政局旧址、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旧址,位于筲箕村的江西军区旧址、红军检阅台旧址,还有毛泽东、朱德旧居等一批革命旧址。此外,境内毛泽东旧居潋江书院、革命烈士陵园、将军园等革命纪念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视频

兴国县潋江镇的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