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边地摆夷的宗教仪式
《滇缅边地摆夷的宗教仪式》,作者: 田汝康,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7-11-1,页数: 172,定价: 32.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309132748。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1]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广义上讲,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2]的组成部分。
目录
内容简介
《滇缅边地摆夷的宗教仪式》以滇缅边地“摆”这一民间信仰的仪式为切入点,反映了该地区在现代化变迁当中不断发生变革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和地区人民的文化心理。不难发现,以“摆”这一信仰资源为纽带,作者为读者展现了当地复杂而有趣的社会共生系统,并对这一系统做出了深刻的文化诠释。以“摆”为核心,形成了滇缅边地耗资巨大的经济共生系统,它“加快了剩余财富的消耗,平衡了富人与穷人的地位”,并由于其“消耗巨大”,而在某种意义上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激励作用。以“摆”为核心,形成了滇缅边地独特的政治共生系统。“摆”的信仰作为一种秩序,与地方社龄结构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做摆”的仪式结构,是地方政治权力、声望结构的反映。以“摆”为核心,形成了滇缅边地有趣的文化共生系统。“做摆”这一宗教仪式,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发挥了对摆夷社会的文化整合功能,并对个人心理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
作者简介
田汝康,1916-2006年。1916年5月1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1935年至193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后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1940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参加燕京大学和云南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工作站,从事社会学研究。
田汝康的研究领域涉及海外华人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世纪中国航运史及中国云南省的宗教。发表《婆罗洲客家公司》、《中国与胡椒贸易》等论文40余篇,著有《中国帆船贸易的兴起与衰落》、《The Chinese of Sarawak : a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砂拉越华人社会结构研究)、《中国帆船贸易和对外关系史论集》及《十七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等著作多部。
参考文献
- ↑ 第五章 种族 民族 民俗,人人文库,2020-07-11
- ↑ 文化的社会作用,高三网,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