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溪吻蝦虎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溪吻蝦虎

拉丁學名:Rhinogobius

duospilus

界:動物界

科:蝦虎魚科

屬:吻蝦虎魚屬

分布區域:我國珠江水系

溪吻蝦虎是一種十分漂亮的蝦虎魚。在國外此魚通常被稱為Hong Kong Goby(香港蝦虎魚), White Cheeked Goby(白頰蝦虎魚)。過去曾將其定名為Rhinogobius wui(伍氏吻蝦虎)。分布於中國的珠江水系。相比較同屬的種類,雄性溪吻蝦虎的頭部極具個性色彩,由吻端經眼下至鰓蓋後上方的暗紋將頭部構建出明暗分明的兩個區域,兩側暗紋所圍的頭頂區域為暗褐色,其中還有紅棕色散狀細紋;在優良狀態下,暗紋以下部位呈乳白色,此區域向後可一直延伸到胸鰭基部。 [1]

目錄

溪吻蝦虎物種學史

溪吻蝦虎總是被人戲稱為「小白臉」,沒辦法,誰讓它們從眼下到鰓前有着這麼大一塊白色呢?溪吻蝦虎是最受歡迎的水族箱觀賞蝦虎魚之一。由於它們有着調皮的天性,美麗的體色和有趣的習性,所以深受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

但是溪吻蝦虎也因為觀賞魚貿易受到損害。因為雄魚更加漂亮,那些魚販子只賣雄魚。所幸,由於溪吻蝦虎人工繁殖難度不大,現在野外捕捉的情況也逐漸穩定和減少了。只是其中的一些亞種由於較罕有;還在受到商業捕撈的威脅 。

溪吻蝦虎形態特徵

相比較同屬的種類,雄性溪吻蝦虎魚的頭部極具個性色彩,由吻端經眼下至鰓蓋後上方的暗紋將頭部構建出明暗分明的兩個區域,兩側暗紋所圍的頭頂區域為暗褐色,其中還有紅棕色散狀細紋;在優良狀態下,暗紋以下部位呈乳白色,此區域向後可一直延伸到胸鰭基部,"White Cheeked Goby"(白頰蝦虎魚)之稱呼便由此而來。

雄魚眼下部位還會透出隱約的暗色斑塊,下頜斜向後方延伸出數條朱紅色的條紋。雄魚各鰭色彩也極為豐富,而體色極富變化,在同種間的誇示等情況下,平常平淡的體色會在數秒間變為明暗相間的環帶斑紋,整體色彩對比感十分強烈。

背鰭Ⅵ,I-8;臀鰭7-8;胸鰭17-18;腹鰭I-5;尾鰭17-18。縱列鱗28-29;橫列鱗8-9;背鰭前鱗11-13。體長30-45mm:體長為體高4.9-5.6倍;為頭長3.0-3.7倍。頭長為吻長2.4-3.1倍,為眼徑4.0-5.5倍。體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

頭中大,稍平扁。吻較長。眼中大,在頭的前半部。口中大,前位。兩頜幾等長。具7鰓耙。體被櫛鱗頰部、鰓蓋、胸部均無鱗。背鰭前鱗僅伸達前鰓蓋骨後緣上方。背鰭2個,分離。第二背鰭和臀鰭基部長。

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圓形吸盤。頭、體灰褐色;體側具6個暗色斑塊,最後斑塊在尾鰭基底中部。頰部有3條斜向後下方的暗色條紋,胸鰭基部有2個小黑斑。暖水性底層小型魚類 。

溪吻蝦虎生活習性

溪吻蝦虎 溪吻蝦虎魚是典型的淡水蝦虎種類,最大體長不超過5cm,是小型的蝦虎種類,十分耐養,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雖說如此,還是最好仿照其原產地來配置魚缸,(多些石塊,細沙、充足的過濾和足夠的空間)如此一來,有利於其體色的更好發揮,便於其生長繁殖。

溪吻蝦虎魚具有十分豐富的肢體語言,地域性也十分強烈,這在雄性個體間極為突出,雄魚間的相遇,通常會引起一場極為精彩的誇示表演,兩雄性會高昂起各自的頭部,極力膨大嘴部,各鰭高聳,伴隨着有力的尾部擺動,其威懾力相信是相當強大的,一方則會在僵持數秒後落荒而逃。同類吻蝦虎之間個頭懸殊過大的可能會發生「謀殺慘案」,因此需要多提供地方給弱小群體躲藏,一般建議魚缸大些為好,養殖此魚不能貪多。

食物:吻蝦虎一般愛吃活餌,較愛吃水蚤,冰凍紅蟲或豐年蝦等,不太願意接受人工顆粒餌料。

溪吻蝦虎生活環境

通常棲息於砂質的河流淺灘地帶,水體中少有植被覆蓋。

溪吻蝦虎生長繁殖

溪吻蝦虎魚的產卵行為極為特殊,它們會找一塊底部較為平坦的石塊,進入其下將卵產於腹面,接下來的雄魚將單獨肩負起護卵的職責,(母魚常會被公魚趕跑,)直至幼魚能夠自主覓食。如果想人工繁殖溪吻,最好是一個缸只配一對種魚。一般而言,雄魚的體色比母魚要艷麗許多。其產卵量不太多,大概在50粒左右,因此,它的小魚魚苗會比波氏吻或子陵吻大許多,仔魚能夠接受剛孵化出的豐年蝦。 溪吻蝦虎

溪吻蝦虎種群現狀

與其類似的小型吻蝦虎種類不少,如長汀吻蝦虎,仙水蝦虎,還有周氏吻蝦虎等等,但這些小型吻蝦虎的棲息地多被破壞,因此分布的區域往往會比較狹小,種族不會非常龐大,不提倡人為捕撈。

參考來源

  1. 溪吻蝦虎,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