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
目錄
內容簡介
俄裔美國作家安·蘭德(1905-1982)所著,所述的是天才建築師霍德華·洛克單槍匹馬辯護自己的創造產權的問題,是一部為人權辯護的書籍,那個時候著作權、知識產權等概念還未曾為人們所認同。結果洛克被認定為「狂人」,但是最後他取得了勝利。
《源泉》是一本極有生命力的文學名著——它今天比1943年初版時更加流行。表面上,本書記述的是一名建築師的霍華德·洛克,與強有力的競爭者彼得·吉丁和報紙專欄作家托黑的鬥爭經過。但本書還傳達了大量的時代主題:個人主義的力量,法西斯主主義的威脅,善行與邪惡的較量。這些思想觀念的衝突,與蘭德著作中令人震驚的表達一起,構成了這本書持續的影響力。
霍德華·洛克是一個年輕而才華橫溢的建築師。他因為拒絕因循學校陳腐過時的傳統而遭到享譽全美的斯坦頓建築學院的開除。之後,他來到紐約,為自己崇拜但聲明狼藉的亨利·凱麥隆工作。同時,洛克的校友,彼得·吉丁,也來到紐約,供職於聲明顯赫的弗蘭肯-海耶建築設計院,其所有人之一就是著名的弗蘭肯·蓋伊。洛克在凱麥隆設計院和凱麥隆一道創造出很多漂亮傑出的作品,但是他們的項目很少得到社會的認可。與此同時,吉丁憑藉阿諛奉承的本事使自己的事業在弗蘭肯設計院獲得巨大成功;短短几年時間之後,他就取代海耶,一躍成為公司的合伙人。而亨利·凱麥隆則因為財政虧損而不得不關閉了設計院。洛克自己開了一家小小的辦公室,可是由於他拒絕僅僅因為滿足客戶的需要而糟蹋、妥協自己的建築設計,最終只好也關閉了辦公室。為了生存,他被迫在康涅狄格州弗蘭肯的一家採石場上做苦力。
在康涅狄格州,洛克對弗蘭肯的千金,多米尼克·弗蘭肯一見鍾情,並深深為之吸引。多米尼克擁有傾城傾國般的美貌卻性情孤僻古怪;她因對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平庸建築深感厭倦而來到父親的採石場生活。一天夜裡,洛克闖入她的房間並強暴了她。多米尼克後來發覺那其實正是自己所需要和渴望的,但是,當她開始在採石場四處尋找元兇時,洛克已經因為意外接到一份建築委託而趕回紐約了。多米尼克無心再住在康涅狄格州,也回到了紐約。很快,作為《紐約旗幟報》的居家設計專欄的作家,她發現了建築師洛克的身份,並深深地為洛克的作品所吸引。他們開始秘密約會,但在公開場合,她卻竭盡所能去搶奪他的建築項目並企圖摧毀他的建築事業。與此同時,建築評論家和社會主義者埃斯沃斯·托黑,正處心積慮地為攀登權力高峰一步一步地做着準備工作。他教尊人們說才華和能力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不會給人帶來成就;只有美德才是最為偉大的人性。托黑把洛克看作是對自己的一個巨大威脅並千方百計地想摧毀他。他操縱一個心智薄弱的商人霍普頓·斯考德僱傭洛克設計一座獻給人類精神的神廟。神廟剛剛竣工,托黑便又教唆這個商人起訴洛克,說他褻瀆了神靈,並違背了客戶的設計要求。在審判洛克的法庭上,全紐約所有知名建築家都對洛克群起而攻之,聲稱洛克的風格有悖於正統思想而不可思議,只有多米尼克宣稱全世界都不配得到洛克所給予那座神廟的才華。斯考德勝訴,洛克的建築事業又一次走到了絕境。多米尼克為了懲罰自己對洛克的渴望,嫁給了彼得·吉丁。
隨着第三部分的展開,一個鮮明的人物:蓋爾·華納德正式出場了。他是一個享譽美國的出版商。他拋棄了自己的少年理想,通過出版完全迎合公眾口味的報紙而發家。華納德遇見了多米尼克並愛上了她,於是他出高價,並通過一份建築業內的著名項目誘惑彼得·吉丁,使得後者放棄與多米尼克的婚姻關係。多米尼克因為覺得華納德比彼得·吉丁更令人深惡痛絕,而同意嫁給他。但是出乎她的意料,華納德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不久後,由於要為多米尼克建一座房子,華納德找到了洛克。他們很快便成為了情投意合的朋友,但是華納德對洛克與多米尼克的關係毫不知情。同時,彼得·吉丁,由於沒有什麼建築方面的真才實學,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他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向洛克求助,求他幫他設計科特蘭德政府居家工程。精簡的房屋設計方案原則使洛克對這個項目萌發了興趣。於是他同意以吉丁的名義設計該項目――條件只有一個:任何人不得對他的設計方案作任何更改。
設計好這個政府工程方案後,洛克放下手中的一切,與華納德作航海旅行去了。三個月後,他回到了紐約,卻發現科特蘭德政府居家工程的設計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了。洛克求多米尼克在一個夜裡引開守夜人,自己則引爆了那個正在建築中的工程大樓。美國舉國震驚,聲討嚴懲洛克的犯罪
行為,除了華納德的《旗幟》――華納德終於找回了維護正義的勇氣。他下令自己的報紙為洛克的行為辯護。《旗幟》的發行量一落千丈,但是在賢內助多米尼克的鼓勵和幫助下,華納德仍然繼續為洛克戰鬥着。然而,最後,華納德還是在壓力下屈服了,放棄了洛克。在法庭上,洛克的命運似乎已經註定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為自己辯護:他講述了人類火種的發現,車輪的發明;文明的創造,人的源泉動力;他講述了「自我」的價值和人類必須對自己保持「真實」的必要…… 他講述了創造者在社會中的作用,講述了在腐敗的社會中他們要付出的代價。最後,陪審團宣判他無罪。洛克與多米尼克跨越七年的考驗和等待,終於又走到了一起。小說的最後,華納德請洛克設計他的最後一棟建築,一棟用以檢驗人超越一切的摩天大樓。
作者簡介
安·蘭德,俄裔美國哲學家、小說家。她的哲學理論和小說開創了客觀主義哲學運動,她同時也寫下了《源泉》(The Fountainhead)、《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等數本暢銷的小說。 她的哲學和小說里強調個人主義的概念、理性的利己主義(理性的私利)、以及徹底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她相信人們必須透過理性選擇他們的價值觀和行動;個人有絕對權利只為他自己的利益而活,無須為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可強迫他人替自己犧牲;沒有任何人有權利透過暴力或詐騙奪取他人的財產、或是透過暴力強加自己的價值觀給他人。她的政治理念可以被形容為小政府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雖然她從來沒有使用第一個稱呼自稱過、而且相當厭惡第二個稱呼。 蘭德的小說所要表達的目標是要展示她理想中的英雄:一個因為其能力和獨立性格而與社會產生衝突的人,但卻依然奮鬥不懈朝他的理想邁進。 蘭德認為自己主要為小說家而非哲學家,但她有時會遭到學術界哲學家們的貶低,批評她的小說和非小說的書籍都只是針對廣大的讀者,而非出版於經過同行評審的學術期刊。蘭德對此則反駁道:歷史上有許多將偉大哲學理念以小說形式
內容預覽
第一部分《源泉》內容簡介高曉晴編譯 霍德華·洛克是一個年輕而才華橫溢的建築師。他因為拒絕因循學校陳腐過時的傳統而遭到享譽全美的斯坦頓建築學院的開除。之後,他來到紐約,為自己崇拜但聲明狼藉的亨利·凱麥隆工作。同時,洛克的校友,彼得·吉丁,也來到紐約,供職於聲明顯赫的弗蘭肯-海耶建築設計院,其所有人之一就是著名的弗蘭肯·蓋伊。洛克在凱麥隆設計院和凱麥隆一道創造出很多漂亮傑出的作品,但是他們的項目很少得到社會的認可。與此同時,吉丁憑藉阿諛奉承的本事使自己的事業在弗蘭肯設計院獲得巨大成功;短短几年時間之後,他就取代海耶,一躍成為公司的合伙人。而亨利·凱麥隆則因為財政虧損而不得不關閉了設計院。洛克自己開了一家小小的辦公室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