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棕屬
濕地棕屬AcoelorrapheH.Wendl.
濕地棕(Acoelorraphe wrightii(Griseb. et H. Wendl.) H. Wendl. ex Becc.)[1]
叢生型,莖幹數可達15,幅寬達6m,莖幹高達8m,直徑可達15cm。掌狀葉葉數可達15,葉身直徑1m。果直徑約1cm。喜陽光,但蔭蔽條件下也能生長,幼苗能忍受直射光。具一定的耐寒性。喜潮濕的環境,故栽培中應提供足夠的水分,也能忍受乾燥,但生長變得緩慢。具一定的耐鹽性。可通過播種或分株繁殖。種子發芽約2個月,初生葉為全緣亞型。分株容易。
叢生型棕櫚植物。莖幹纖細,葉基宿存,至老時脫落。葉掌狀分裂,葉面亮綠色,葉背多少呈銀白色,裂片堅韌直伸、先端二叉狀。葉面的戟突顯著、條裂,葉柄具銳刺。葉間花序,長於葉片,分枝達4級,兩性花。果球形、黑色。種子1,胚乳均勻。該屬的學名源於希臘語,意指種子無溝縫。中名意指生長於低濕地。原產於美國佛羅里達南部、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島,常生長於海邊。
該屬為單種屬,僅1種,即:濕地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