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
遊牧 |
中文名: 遊牧 意 義: 居無定處,騎馬放牧 出 處: 新唐書·西域傳下·大食 英 譯: rove around as a nomad |
遊牧是在乾旱草原地區通過騎馬移動放牧的方式利用水草資源,以獲取生活資料,並保持草場可持續利用的生活方式。[1]
目錄
引證解釋
1. 居無定處,從事畜牧。
《新唐書·西域傳下·大食》:「居 你訶溫多城 ,宜馬羊,俗柔寬,故 大食 常遊牧於此。」 清 魏源《聖武記》卷八:「天下有城郭之國,有遊牧之國,有舟楫之國。」
2. 從事畜牧,不定居的。
基本含義
形成原因
現代考古發掘顯示,遊牧的誕生不會早於前1000年。遊牧是為適應乾旱區和半乾旱區生態環境的一種生產生活方式。遊牧不是一種漫無邊際、沒有目的的流動,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社會邊界。這種流動性體現在遊牧族群能夠在多變的生態條件下靈活應對的這樣一種能力。
地域分布
遊牧,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是利用農業資源匱乏的邊緣環境的一種經濟生產方式。利用草食動物之食性與移動力,將廣大地區人類無法直接消化、利用的植物資源,轉換為人們的肉類、乳類等食物以及其他生活所需。
遊牧分工
在家庭分工方面,雖然在各種遊牧生計中都有依男女老幼的基本家內分工,但由於突發狀況很多,或某些季節性工作亟須人手,因此許多事經常都是家人相互協助共同完成。在許多定居農業社會中,特別是在中國與印度,女人只負責家內的事務。與此相對的,在所有遊牧社會中女人都需直接從事生產工作。在西亞、中亞地區皆如此。在社會分工及相關的社會貧富階序上,由於生活所需物質器具、工具少,且它們多由附近定居城鎮的工匠製造,通常遊牧社會中少有社會分工,大家都從事類似的日常遊牧工作。即使部分遊牧社會中有些專業技術人士。
遊牧生產
在遊牧生產活動中,牧民並不如人們所想的那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他們生活忙碌、艱苦,並經常遭遇一些難以預測的風險。日常生活中直接與牧業生產有關的事務便有:放牧、擠奶、制酪、剪毛、鞣皮、制氈子、照顧初生幼畜、治療病畜、閹畜、收集畜糞作為燃料,等。有些牧民還有秋季「打草」(割牧草)以儲草過冬的習慣。打草時間雖短(約花上2—3周),但需及時,因此需花費相當人力。更不用說,許多牧民的生產活動皆不限於牧業,他們有時還從事農作、狩獵、採集、貿易。過去有些遊牧人群還從事對外劫掠,這也算是一種生產活動。這些活動,都需消耗許多人力。
放牧是最主要的生產活動項目,其中又包含許多工作,涉及不同季節、不同牲畜,也因此涉及各種技術。放牧技術好而又勤快的牧民,與經驗差或又偷懶的牧民,其牲畜的成長、生產情況皆有天壤之別。秋季,有經驗的牧民會趕着羊撿最肥美、最營養的草吃,且經常移動。羊動得多、吃得多才能夠養膘。羊的膘夠厚,便能活過艱苦的寒冬,在初春產下健康的羊羔。有經驗的牧民,也常能夠利用冬場之外最後的一點草資源,趕着牲畜遊牧,儘量延遲進入冬草場,以多保留冬場的草讓動物可賴以過冬。
牧民皆期望牲畜能多生產健康的幼畜;牲畜的生育經營,也是一項需要經驗、知識與努力的工作。動物的選種、閹割、分群、交配都需在良好的經營控制之中,如此才能在適當季節讓母畜生下幼畜。由於同類幼畜都在年中同一時段出生,因此「接羔」(接生小羊)季節牧民十分繁忙。小羊出生時或太弱需人工照顧,更普遍的是,小羊第一次吸母羊的奶有時需人協助,這也是協助母羊認識小羊的關鍵時刻。牧民皆傾向於維持最低數量的種畜(雄畜),其餘的雄畜都需閹割。此一方面是為了便於選種、控制交配;另一方面,未閹割的雄畜難控制,發情時易躁怒,肉質也不好。擠奶、制酪、剪毛、屠宰、集糞等工作,直接涉及牧民日常衣食所需,或以相關產品來交換其他生活用品。擠奶、制酪在許多遊牧社會中都是女人與老人從事的工作。在春、夏、秋季,幾乎每日都要擠奶2—3次;即使在冬季與早春,也需擠一些畜奶以供食用。收集羊圈、牛圈中的糞便,曬乾、堆積,以作為炊煮、取暖的燃料,這也是牧民的日常工作。即使牧地附近有山區林木,許多遊牧人群仍視畜糞為最好及最穩定的燃料來源。剪毛作為日用(衣物、帳幕、繩索的原料)或出賣,也是一年中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