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湖明珠無錫(曾令琪)
作品欣賞
游太湖明珠無錫
無錫建縣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縣西有「錫山」,周、秦時曾廣為開採,至漢錫盡,因以「無錫」為名,至今已有二千餘年的歷史了。——其實,無錫的歷史還可上溯到商末周初。考古學和歷史資料證明,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兄弟由陝西來到現在的無錫梅里,斷髮紋身,築城而居,號為「勾吳」。這就是春秋末期攻破強楚、打敗越國的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父子的吳國的前身。如果從那時算起,無錫的歷史則達三千一百年以上。
正因為歷史悠久,無錫也就有了眾多的自然景觀和文史古蹟。煙波浩淼的太湖,穿城而過的大運河,聞名天下的「第二泉」……這些都給無錫這顆「太湖明珠」增添了不少的風采。在無錫幾天,我感到最值得去的地方還是錫惠公園、太湖和東林書院。
錫惠公園包括錫山和惠山兩部分。錫山以曾盛產錫、鉛出名,惠山則以製作惠山泥人著稱。1958年在二山之間開鑿映山湖,錫惠二山始得聯成一片,成為錫惠公園。園內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寺、寄暢園等古蹟。
據說惠山有九龍十三泉,而二泉尤負盛名。相傳唐代宗大曆年間,無錫縣令敬澄發起開鑿,命名「惠山泉」;後來「茶神」陸羽品嘗此泉,評為「天下第二泉」。泉分上、中、下三個泉池,水色透明,甘冽可口,沁人肺腑。唐代無錫詩人、宰相李紳《別泉石》贊曰:「人間靈液,清鑒肌骨,含漱開神慮,茶得此水,皆盡芳味。」大文豪蘇東坡於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品嘗此泉,又登惠山絕頂,寫下「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佳句;宋徽宗將二泉水列為皇家貢品,要無錫每月定時將一百壇水運往皇宮;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也曾到惠山品泉題詩。至今,高大的牆壁上仍有五個白色楷書大字「天下第二泉」,據說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筆親書。字大約一米,剛中見柔,很有點歐陽詢、董其昌的筆意。正當我徘徊於二泉邊的時候,那首熟悉的曲子——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錄音響了起來。此曲既寫了優美的景色,又透露出作者對人世憤恨不平的孤寂、抑鬱心情。旋律委婉動人,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把二胡那特有的「憂傷」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惠山寺在二泉之西,相傳建於東晉,唐代重修,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山門、大殿、後殿和廂房等。山門之北有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李端符造的陀羅尼經幢,山門之南有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造的普利院大白傘蓋神咒幢,字跡雋秀,雕造華麗,造型優美,為佛教珍貴文物。
寄暢園在惠山寺之西,始建於明代。武宗正德年間,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後裔秦金購惠山寺僧舍,築「鳳谷行窩」,又名「秦園」;神宗萬曆年間,秦耀改築為「寄暢園」;清初重作布置,風景益勝。康熙、乾隆二帝前後十二次南巡,皆駐蹕於此。全園以錦匯漪為構圖中心,臨水疊山若惠山余脈,引二泉伏流穿越假山,注入水池;建築繞水而構,以借景、引泉、掇山、理水、古木取勝,景色幽致;布局上如作詩為文,極盡曲折之美。寄暢園以其精湛的造園藝術,在江南園林中獨樹一幟,很有代表性,成為江南名園之一。
自錫惠公署西南行數公里,就到了無錫的太湖景區。主要景點有梅園、蠡園、黿頭渚。
梅園為著名民族工業家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以「為天下布芳香」的宗旨而建。此園遙臨太湖煙波,背倚龍山翠屏,倚山建園,以梅飾山,近山遠水,虛實相映,構成一幅天然圖畫。但賞梅的最佳時令為早春,我這次盛夏來此,顯然來得不是時候,因此也就只能走馬觀花,匆匆一過,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蠡園是春秋末期越國名臣范蠡的遺蹟。據說,范蠡幫助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最終滅掉不可一世的吳王夫差。但他知道「大名之下,難以久居」,越王只可與同患,而不可與處安,於是攜情人西施乘輕舟浮於五湖之上。「五湖」即五里湖,因范蠡之名,又叫「蠡湖」,它是太湖的一個內湖。古時太湖面積達六千多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成都平原的總面積;由於地殼的抬升、泥沙的堆積、人為的開發等諸多原因,太湖到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面積只有二千四百多平方公里了。太湖的大大萎縮,使得周邊出現一系列的小湖;五湖就是其中較大的一個。蠡園就築於此湖邊上,為蠡湖風光最佳處。園以湖名,湖因園勝。無論是桃樹成林的柳堤,曲岸枕水的長廊,還是堆掇精巧的假山,點綴在樹陰花畔的亭、橋、閣,無不以其俊美的身姿,使人流連忘返。特別是長長的櫻堤,其長春橋仿北京頤和園中的玉帶橋而建,日光映照,則成渾圓狀,綠水清山,分外旖旎。
不過,太湖景區的最佳去處,大概應數黿頭渚。
黿頭渚坐落在三面環水、延伸入湖的半島之上,山渚突出在太湖上,狀如黿頭,故名。這裡是一個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修飾為輔的園林。登上黿頭,觀賞太湖風光,只見山縈水繞,收縮有致;南面則湖面闊大,一望無際;左右群山起伏,雄偉壯觀;湖中三山為全景視域之焦點。小島如神龜靜伏,沉浮在青山綠水之間。山是那樣的青,水是那樣的綠;日光照射下,太湖水閃耀着誘人的粼粼波光,使人不知不覺陶醉其間。仿佛間記起好像是郭沫若暢遊黿頭渚後,揮筆寫下「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著名詩句。我生於西蜀,對江南水鄉缺乏了解。以前從書上學過「煙波浩淼」、「碧波蕩漾」之類的詞語,儘管發揮想象,仍不知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在黿頭渚一站,身臨其境,「感覺」自然就出來了。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在這裡「觀湖」,也不覺真切感受到太湖的博大了。
自太湖景區回城,我懷着無限的仰慕之情,去拜謁東林書院舊址。
從無錫新華書店沿人民中路東行,經大眾電影院,折而向南,沿一條仄仄的小巷進去,就到了東林書院。東林書院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書院之一,創建於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因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的嫡傳弟子楊龜山來此講學而立,元末廢為僧庵。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罷官歸里的顧憲成與高攀龍等人在府、縣各級官員支持下,在原書院廢址上重建東林書院。東林黨人雖橫遭閹黨逮殺,但他們力抗權奸,嫉惡如仇,同閹黨魏忠賢等人展開了長期的政治鬥爭,表現出東林黨人特有的高風亮節。一九六二年,董必武訪東林書院時,曾揮筆題詩:
東林講學繼龜山,高顧聲名舊史傳。
景仰昔賢風節著,瞻楹履閾學彌堅。
沒想到,到了東林書院,我只看到院外二十米處一高大古樸、斑駁陸離的石牌坊;書院已改為一所小學,正屋兩扇黑漆大門緊閉着;……一問,有旁人說:「今天星期天,書院沒人,不對外開放。」我仍不死心,遂趴在門上,透過門縫,終於看到了裡面柱上懸掛的顧憲成所撰那幅著名楹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作者簡介
曾令琪,1988年畢業於南充師範學院中文系(現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