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遊仙區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4°42′15″至105°8′58″,北緯31°21′13″至31°33′40″,東與梓潼縣、西與涪城區、南與三台縣、北與江油市相鄰,遊仙區轄轄1個經濟開發區、1個經濟試驗區、2個街道、11個鎮、11個鄉,總面積1018平方公里,總人口55萬人(截至2013年)。2009年,遊仙區實現生產總值(GDP)79.81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14.8%。

遊仙,三國故地,古綿治所,位於巴蜀腹地、涪江以東,因東漢高士李意期仙遊此地而得名。遊仙是1993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的縣級行政區,是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的核心區和主城區,是中國西部唯一的綠色產業示範區,是四川省鄉村旅遊示範區,是"四川黃金旅遊九環線"和"川陝三國精品旅遊線路"的重要節點。遊仙區主要景點有越王樓、富樂寺、漢平陽府君闕、碧水寺、李杜祠等。[1]

目錄

歷史沿革

自西魏至元代的700多年間,區境內曾置有「魏城」和「鹽泉」2個縣級行政機構。

魏城縣

魏城縣自西魏建縣至元初裁撤,共歷時730年。

遊仙區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分涪縣地置魏城縣。據《隋書·地理志》、唐《元和郡縣圖治》、清嘉慶版《四川通志》等書記載,西魏廢帝二年分涪縣地新置魏城縣,治把在今遊仙區玉河鎮,屬巴西郡。魏城縣得名不詳,僅據北宋《太平寰宇記》:「西魏於涪縣置潼州,故析潼州之北部立為魏城縣。」因是西魏所建之縣城,故名魏城縣。

北周沿襲西魏建置不變。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魏城縣改隸潼州。開皇五年(585年),改隸綿州。焬帝大業三年(607年),再改隸金山郡。大業十年(614年),縣治從玉河場遷至今遊仙區魏城鎮。據唐《元和郡縣圖志》載:「(魏城縣)本漢涪縣地,隋大業十年自鹽泉井移魏城縣理此」。

唐代和五代唐、後蜀時期,魏城縣隸屬於綿州。宋代魏城縣仍隸綿州(巴西郡)。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魏城縣撤銷併入綿州。

鹽泉縣

唐初置鹽泉縣,至元初裁撤,共歷時663年。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魏城縣地置鹽泉縣,屬綿州。《舊唐書·地理志》載:「鹽泉縣,武德三年分魏城置地。」縣治地在今遊仙區玉河鎮。鹽泉縣因縣境多鹽井,故取晉代詩人左思《蜀都賦》「家有鹽泉之井」詩句得名。

五代前、後蜀時,鹽泉縣仍隸綿州。宋代隸綿州(巴西郡),宋末鹽泉縣已荒蕪。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鹽泉縣建置正式撤銷後併入綿州。

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綿陽市中區,以涪江中心主航道為界,分別成立遊仙與涪城2個縣級行政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遊仙區轄1個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1個經濟試驗區、2個街道、11個鎮、11個鄉:經濟開發區、經濟試驗區、涪江街道、富樂街道、遊仙鎮、石馬鎮、小梘溝鎮、新橋鎮、石馬鎮、忠興鎮、柏林鎮、魏城鎮、石板鎮劉家鎮、玉河鎮、徐家鎮、東林鄉、雲風鄉、街子鄉、建華鄉 、鳳凰鄉、太平鄉、朝真鄉、觀太鄉、東宣鄉、梓棉鄉、白蟬鄉。[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遊仙區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4°42′15″至105°8′58″,北緯31°21′13″至31°33′40″,東與梓潼縣、西與涪城區、南與三台縣、北與江油市相鄰,幅員面積1018平方公里(2014年)。

地貌

遊仙區屬於平壩淺丘地形,境內山丘連綿,但坡度平緩,最高海拔728米,最低海拔419米,一般均在500-600米之間。

氣候

遊仙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6.5℃,日照1298小時,無霜期28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約99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每年6-9月。夏季多為偏南風,冬季多為偏北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秀分明,雨熱同季,終年風小,無霜期長為區境氣候的主要特徵。

水文

遊仙區河流為涪江水系,因地勢自西北向東南流。除與涪城區鄰界的涪江外,境內尚有芙蓉溪,魏劉河、徐東河等大小河流。[3]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遊仙區幅員面積10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8.6萬畝,林地31.5萬畝。

植物資源

遊仙區自然植被的主要林相是馬尾松木林,以及次生灌叢和草叢。喬木代表是馬尾松、柏樹、青槓。灌木代表是麻櫟、栓皮櫟、馬桑、黃荊。主要經濟林木是油桐、烏桕、桑、柑橘等。

礦產資源

遊仙區有儲量頗豐的鐵、銅、鋅、鉛、磷等數十種礦藏和天然氣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遊仙區總人口55萬人[4],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4]

區域經濟

綜合

2009年,遊仙區實現生產總值(GDP)79.81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14.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1.05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42.1%;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47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120.1%;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8.13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2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5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24.7%;民營經濟增加值36.34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20%;建築業總產值29.54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35.6%;外貿出口(含代理)4050萬美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3.8%;實現財政總收入3.55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38.4%;轄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755元達到1717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410元達到5665元。

第一產業

2009年,遊仙區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增4戶達到28戶,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6億元;兌現涉農資金4.94億元;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三農工作先進區」。

第二產業

2009年,遊仙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淨增9戶達到104戶,實現增加值28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34.7%,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9.7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53.1%,實現利潤總額4.17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74.5%,利潤總額位居綿陽市第一,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4%。

第三產業

2009年,遊仙區實現旅遊收入5.26億元,較2008年同比增長20%,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8.2%。

社會事業

科研事業

截至2009年,遊仙區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計算機中心、西南自動化研究所等重要的國家級科研院所,擁有各類科研技術人才8萬餘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09年,遊仙區有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綿陽師範學院、中物院工學院、綿陽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等高等院校10餘所。區內有普通高中2所,初級中學15所,小學40所,幼兒園63所,在校學生人數4.65萬餘人,教職工人數32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和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有全民所有制中等職業學校--遊仙職業教育中心,在校學生人數萬餘人,教職工人數200餘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09年,遊仙區有文化館、圖書館、文化中心站(所)共25處,有兒童樂園22處,老幹部活動室25處,市級藝術特色學校2所。區內有1個國家級、2個省級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鄉,2個全國體育先進社區,1所省級、2所市級、10所區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有釣魚、象棋、橋牌、信鴿、網球等7個體育社團組織。

衛生事業

截至2009年,遊仙區區內有22所鄉鎮衛生院,3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95個村衛生站,有皮膚病醫院、婦幼保健院和疾病控制中心等專科醫院,轄區有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市級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轄區共有編制床位1400餘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900餘人。

社會保障

2009年,遊仙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613人,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實現再就業1903人;進行農民工用工企業在崗培訓7230人,實用技術培訓12.4萬人次。2009年,全區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474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371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5553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98000人。

基礎設施

遊仙區地處成綿樂發展軸、綿雅資遂發展環線、成渝西「黃金三角」重要節點,成綿樂城際鐵路、成西(昌)客運專線等4條鐵路和綿九、綿蒼(溪)、綿西(充)3條高速公路建成後,轄區及周邊將形成至少包括5條快速鐵路、9條高速公路、9條快速通道、20條航線在內的進出境立體大通道。[5]

風景名勝

越王樓

越王樓遺址在開元場東方紅橋頭北側的龜山,該樓始建於唐代高宗顯慶年間(656年—660年),唐太宗之八子李貞(被封為越王)為綿州刺史,為了顯示其皇家的高貴身份,於是大興土木,建造當時就名揚天下的高樓大廈——綿州州衙府第,碧瓦朱甍,雕樑畫棟,有王者之氣。後李貞因反武則天失敗而服毒自殺,樓因人而出名,其址為越王台。上世紀50年代僅存部分牆根及殘磚碎瓦,2003年市政府擬在原址重建,恢復其歷史景觀,2011年建成,成為綿陽城區的一大景觀。

富樂寺

富樂寺位於富樂山高峰——寶蓋峰下,右側為古雷溪,前臨芙蓉溪。據《綿陽縣誌》記載,富樂寺創建於宋,毀於明代兵火;清初重建,咸豐十一年又毀於兵燹,同治三年,僧俗人等又依次重修。原有三進五殿十七楹建築。明末清初香火特別旺盛,和尚達20餘人。解放前寺內主持是一個有社會背景的「花和尚」,有不少罪惡,土改時被鎮壓,廟產土地(約13.33公頃)和廟宇全部被沒收分給當地農民。在第三殿和配殿內,僅存石柱、石礎,其遺址規模清晰可見。1985年,綿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漢平陽府君闕

漢平陽府君闕位於市博物館前(原遊仙鎮開元村四組),東臨芙蓉溪,因闕檐上刻有「漢平陽府君叔神道」銘文,故名。俗稱此闕系三國時蜀國名將張飛的一對書箱墜落化成,故又被稱之為「書箱石」。

碧水寺

碧水寺位於涪江東岸碧水崖邊,前臨涪江,後依龜山。全寺有殿宇、樓閣、亭軒共16座,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

李杜祠

李杜祠位於沈家村芙蓉溪橋頭,《綿州志》載,李杜祠原系西漢涪翁、東漢著名遊方道士李意期隱居之地。唐初州人在此建治平書院(又稱左綿公館、海棕館),為唐寶應元年(762年)杜甫流寓綿州住處。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邑人吳朝品以唐代詩人李白籍綿州昌明(彰旺),故於此地建李杜祠並祀李白、杜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