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温暖的情怀 马明高

重定向页面
温暖的情怀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温暖的情怀》中国当代作家马明高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温暖的情怀

1

见到杨郁兴老师,好亲切,好高兴

杨先生是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往事永远历历在目,尽管已经过去30多年了。1980年后半年,我们兑镇中学39班升入高中二年级后改为文科班,就由杨老师给我们带语文课兼班主任了。那时的杨老师正是风华正茂、英俊潇洒的时候,讲课字正腔圆,严谨缜密,举止优雅,至今仍是我们景仰的偶像。高中教育正是人生最重要的受教育时期,那时先生指导养成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对我们的一生影响很深,甚至可以受用终生,真的可以说是“一日之师,终生是父”啊!

1981年6月,马明高和同学杨泉生,与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杨五云(前排左一)、杨郁兴(前排右一),在兑镇中学合影。

捧读先生的书稿,仿佛又回到了那时读书的岁月,往日的师生情、同学情等等,不由油然而生,犹在眼前了。 越读越亲切,越读心情愈兴奋不已。无论是先生写故乡老院的生活及童年情趣,还是对先辈的追忆思念,以及夫妻情缘和奋斗情操,都可以感受到先生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敬重长辈、关心后代的火热而滚烫的心。无论是先生对子女培养教育的生活追忆,还是对孙辈成长的日常生活记录,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丰饶美丽和成长的快乐幸福。每一段人生的经历,每一位自己生命中的亲人和后代,在先生的笔下都是那样的自然而亲切,那样的朴素却又充满情深厚意。从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先生那温暖而柔软的情怀。

2

我最喜欢先生书稿中的“故乡情结”、“先辈情意”和“童年情趣”这三辑的内容和文字。

“童年情趣”中的《玩耍花样百出》所列的先生小时候所玩耍的40多种花样,骑“马”、打“枣核”、打瓦、劈高粱杆、跳界界、拍花蛋、捉迷藏、丢手绢、瞎子捉拐子、抬轿子、顶羊角、打蛋蛋、滚铁环、转陀螺、老虎吃绵羊、掂铜钱、刻皮影、扎木偶等等,好多已经失传了,成了需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没有这种福分了,见都没有见过,或者闻所未闻。

《企盼过年过节》中先生小时候如何过大年,供神灵、点火楼、如何走亲戚拜年,二月二如何祭山神,清明节如何上坟祭祖,端午节如何插艾条、喝雄黄酒,冬至如何点灯献羊,过三岁生日时供三只面羊,祭祀隆重,还要吃面羊头,都写得亲切自然。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也大都是闻所未闻和见所未见了。

“故乡情结”一辑中圪垯上的三座庙雕梁画栋气势宏伟,老宅院里的那些石雕、砖雕和木雕,都是令人神往而难忘的。还有信佛的奶奶,“对神灵非常的虔诚,经常烧香祈祷,平时和过节她本人都坚持吃素食。大年初一,全家都不让吃荤。从小我就跟她学烧香、敬表、叩头、供奉神灵。我也相信行善积德,期间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教诲。”以至在“晚辈情愫”那一辑的文章中,也有很多充满民间文化气息的文字:“孙子生下来就是白天不怎么哭,晚上爱哭。刚生下,拉的稀而略带绿色,我们猜是因为肚子不舒服而哭,后来又猜是白天睡得多,晚上不瞌睡,或者有什么地方疼痛?凡此种种,结果还是弄不明白。无奈,按当地民间传说写‘告示’,用黄纸,上书‘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亮’,贴到街头,床头也贴一块,好像有点作用。后来按老年人的嘱咐,把一小块黄纸点燃,从孩子头上到脚上绕,或者用黄纸折几个‘小马驹’在门口烧,为此还求过巫婆,一周岁左右,晚上才不怎么哭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搞不清。”

这些文字朴素而自然,细腻而充满生活气息,令我激动而陷入沉思。这些文字很形象地告诉我们:我们所面对的中华文化从古至今始终是由三大板块构成的,这就是上层文化、精英文化和下层文化。

上层文化是大一统国家的命脉所在,是绝对意义上的统治文化,天生一副社论的样子,伟大、正确、善解人意却又缺乏世间温情和生命的温度。 精英文化是那些饱读了书的上等人走进仕途或退出仕途的辉煌产品,或策论或箴言,或史传或书画,在教导上层人和下层人的同时,既安慰着自己也慰藉着古往今来所有的失意之人。和高尚、一统、专制的上层文化相比,精英文化活泼清雅,关心着人的情感、成长和命运,是中华文化所有组成部分中最伟大的瑰宝,最值得我们珍视和骄傲。

下层文化存在于乡村田野,寄居于城市闾巷,是底层民众创造的。它不高雅不玄妙,而且粗俗活泼,都是荷锄耕田、引车卖浆者自己创造的民风民俗和崇奉鬼神,但它们吸纳了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精华,却又无视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差异,舒展着乡野之人和市井之人的精神,表述着它们的信仰和渴求,虽压抑、静穆,却充满着持久的活力。但是很久以来,我们对下层文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我们对生于乡村死于乡村的祖辈们的精神文化与信仰世界一点也不了解,而且也从来不想去了解。不但不去了解,而且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是按照书本上的说教去批判它们。我们跟那些伟大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们站在一起,鄙视着生我们、养我们、供我们上学读书的父亲母亲们的文化,并且一直把他们的文化看做迷信,骂他们愚昧无知,骂他们封建迷信。但这些却是他们祖祖辈辈为人处世久久相传的精神支柱和坚韧信仰。我们为什么瞧不起他们的信仰和文化呢?我们为什么在骨子里有时也信仰他们的文化,却在表面上鄙视他们的文化呢?读着先生这些真诚朴实却又充满人间温情的文字,读着先生对这些乡野闾巷童年往事的精细梳理,我越发陷入久久而且深深的思考之中……

从古至今,上层文化一直诞生于宫廷和官衙,是绝对意义上的统治文化,只希望广大民众耳朵和手足亲切配合,却不大愿意接受广大民众的自主创治。一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加之,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地有中国文化的精英们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有效性和正当性提出质疑。到了民国时期,这种质疑愈演愈烈,不断地被打倒和抛弃。精英们义无反顾地要用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来统治民众的精神世界。这一切思想的惯性由来已久,导致我们对祖先父辈们的下层文化不屑一顾,熟视无睹。但它们却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着它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撑,让我们沐浴着它的温情阳光,享用着它久远的文化智慧。而我们还自命清高,甚至嘲笑讽刺。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吗?

3

先生的童年旧事活泼有趣。当然,他那时与自己的子女、孙辈们的成长环境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却同样是令我们深思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同化力与改造力是强大无比的。它总是以速度、正规、科学的名义挤压掉了生命的情感与生活的多样性,把人锻造成社会标准的器件。等你到了“不惑之年”了,“知天命”了,才明白这一切了。这大概就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最大的致命点。教育没有使我们的后代成为活生生的人,却成为死板的器件和慵散而客气的生命。这也是先生通过他的朴素文字来告诉我们,并且警诫我们的。

先生对自己那些先辈追忆的文字,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先生叙写与师母一起生活与奋斗的文字,还有那些工作中活泼的教学经验和培养子女的心得体会,都是至诚至真的,都是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尽管书稿中的每篇文章,无论叙事、描写,还是形容概括,都很朴素简易,有则话长,无则话短。有些篇章十分短小,不过几百字,并且内容单一,或者散漫。然而,奇怪的是这些不甚完整的片片文字,读起来却是行云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可从容浏览,可驻足近观,绝不缺少整体感。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能体会出先生写这些文章的用意。先生不是为了出书而写书的。他只是想让我们以及后代能从他这些有生命体温和人生感悟的文字中得到温暖,得到智慧,得到经验和力量。他是用心在写这些文字的。所以,先生的这些文章不是靠语言的优美和修辞的精致去打动我们的,而是靠真情实感和对我们及后代的挚爱来打动我们的。

朴素的东西,往往有一种动人的力量。而且,朴素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最为推崇的文化价值之一。无论作为道德追求和精神境界,还是生活方式和写作手法,朴素都是一种为人类所敬重的品质。尤其在现在的社会,更显得稀缺而可贵。朴素作为文化品质正在绝迹,四处流淌无处不在的是时尚的包装、华丽的倩影。消费主义的大洪水气势迅猛地淹没了整个人类的一切,让历史上一切有过的价值,包括道德和人品,都只能化为在消费的污水中随生随灭的泡沫。而在这泡沫里上下沉浮的都只能是些外表看起来时尚华丽的平庸和低俗。先生正是用他的这些简约朴素的文章,提醒我们曾经有过那么朴素美好的人情和道德,有过那么朴素美好生活和趣事。这也许才是先生写这本书的最重要的意义

4

孔子当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但他老人家在四处流浪,奔波了大半辈子后,进入“五十知天命”之后,他那一以贯之的固执、事事以周礼为准绳的耿直性格,才渐渐变得柔软了。到他老人家听说“西狩获麟”时,他的内心世界更为柔软了。他老人家终于从精英文化中走出来,接受下层文化了。在他以后的晚年生涯里,写作《春秋》、整理文献,弹琴作乐,教诲弟子和偶尔游山玩水之外,剩下不多的时间与精力,差不多都花在了感叹与沉思之中了。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月》),孔子还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天命不是迷信,天命是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内的神秘存在。这些都是先我们而存在的,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不以我们的主观意识而变化的东西。比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生在中国,生而为人,这都是天命,比如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有这样的父母亲、兄弟姐妹,以致还有这样的儿孙后代,这也都是天命。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无条件接受的,接受了之后,还必须进行穷通和奋斗,担当起这些命中注定的一切相应的磨难、挫折和责任。然后顺应这些既定的条件、背景和凭借,趁势而为,百折不挠地向着命定的方向前行,义无反顾地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些都是那些我们以前不去理解、不屑一顾的下层文化告诉我们的。我们的祖辈先人、父母大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认知天命,是仁;敬畏天命,是礼;履行天命,是义;接过父母传承下来的生命,积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是真正的孝。所以,孟子才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这一切,也都是我读先生书稿得到的最重要的生命感悟。

感谢先生用温暖的情怀,写就了这部温暖人心的《情怀》。[1]

作者简介

马明高,山西省孝义市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