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渥大維

渥大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愷撒的養子,羅馬後三頭同盟之一,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創始人。

他在公元前27年接受了羅馬元老院贈予的「奧古斯都」(意為「至尊者」)稱號,之後陸續擔任羅馬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等職務,開創了相對安定的政治局面。他於公元14年去世,地位由其養子提庇留繼承,確立了帝位交接的王朝法則。

目錄

簡介

渥大維 Octavianus(公元前63—公元14年),羅馬元首(公元前27—公元14年),被授予「奧古斯都」榮譽稱號

我接受的是一座磚做的城市,留下的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在這場被稱為「人生」的戲劇中,我的表演還不錯吧。戲劇結束了,請鼓掌送我回家吧——渥大維

生平

(作者:阿澈)公元前44年,愷撒遇刺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羅馬。他的繼承人、年僅18歲的渥大維,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來到羅馬展開了他生命中新的一頁。[1]

初入官場

渥大維出生於騎士家庭,他的父親曾為元老院成員,在他4歲時去世。但他很快就得到了另一個父親,成為舅公愷撒的養子,並得到了愷撒大部分財產的繼承權。愷撒遇刺之後,他意識到他想繼承的不僅是愷撒的財富,還有愷撒的權力和尊榮,這促使他告別了寧靜的家鄉,進入到艱險莫測的羅馬權力競技場中。

初到羅馬,他面對的是愷撒心腹大將安東尼輕蔑的臉,安東尼自視為愷撒當然的繼承人,不把這個毛頭小子放在眼裡。但渥大維很快就顯示出了愷撒繼承人的風範,利用元老院的力量,對安東尼宣戰,在穆提那和波倫西亞戰役中打敗了安東尼。此戰不僅使渥大維得到了羅馬執政官的地位,還使他贏得了安東尼的重視。

鎖定大局

公元前43年,渥大維、安東尼和愷撒另一心腹大將雷必達結成了「後三頭同盟」,除了規定互相支援外,還劃定了勢力範圍,渥大維得到了阿非利加、西西里和撒丁。「後三頭同盟」和「前三頭同盟」一樣,由幾個渴望獨裁但力量暫時不足的野心家組成,它的形成必然導致元老院力量的削弱,而它的結局必然是在幾個野心家之間的火拚中解體,直到產生一位最後的勝利者。

「後三頭同盟」成立之後,第一個舉措就是追究刺殺愷撒的人,實際上是藉此機會清剿共和派之中的強硬分子。結果,以元老院領袖西塞羅為首的300餘名元老為他們的共和制信仰付出了生命,死於「後三頭同盟」的刀下。接着,渥大維和安東尼親密合作,率28個軍團攻入希臘,在腓力比一戰中擊潰共和派主力,刺殺愷撒的主要策劃者布魯圖和喀西約被迫自殺。愷撒的刺殺者中幾乎沒有在愷撒死後能活過三年的。

在這場共和派的大劫難之後,羅馬走向獨裁政體已不可避免,唯一的懸念是誰將成為獨裁者。渥大維返回羅馬,認真經營自己的勢力,並奪取了原為安東尼勢力範圍的高盧。而與此同時,安東尼卻流連在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的溫柔鄉中不能自拔。此後,三頭曾於公元前40年和37年重新會晤,延長同盟期限,並重新劃定勢力範圍,渥大維分得意大利和高盧。渥大維的姐姐渥大維婭嫁給安東尼為妻。

最終勝利

公元前36年,三頭密切合作,打敗了桀驁不馴的餒克斯都·龐培。接着,在渥大維引誘下,雷必達的軍隊倒戈,渥大維趁勢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只給他保留了大祭司長的職位,雷必達算是比較體面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終於剩下渥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的兩強決戰了。公元前32年,兩人公開決裂,安東尼正式遺棄了渥大維婭,渥大維則在元老院公示了安東尼準備將羅馬的土地贈送給克里奧帕特拉及其子的遺囑,引起羅馬人公憤。羅馬元老院對克里奧帕特拉和安東尼宣戰。渥大維和安東尼大戰於亞克興海角,渥大維大獲全勝,進軍埃及本土。公元前30年,安東尼和克里奧帕特拉先後自殺身亡,埃及正式被納入羅馬領土。對埃及的征服,同樣是羅馬至關重要的大事,對當時任何統治者來說,埃及是一個天然的糧倉國庫。

公元前27年渥大維接受了羅馬元老院贈予的「奧古斯都」(意為「至尊者」)的稱號,這一年通常被視為羅馬帝國建立之年。經過15年的奮鬥,渥大維終於成為羅馬獨一無二的統治者,但與他的義父愷撒不同的是,他還有40年的時間來經營影響他的帝國。

功績

從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年,渥大維斷斷續續地擔任羅馬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等職務,但無論他擔任何職,他都一直牢牢地掌握着軍政大權,公元前2年,他又獲得「祖國之父」的榮譽稱號。

改組元老院

渥大維同他的義父愷撒一樣,上台後的首要大事就是改組元老院,不同的是,渥大維縮小了元老院的規模,但不管是擴大還是縮小,他們都在改組中達到了清除異己,安插親信的目的。渥大維還設立了元老級諮詢會議,由元首的親信、執政官和少數德高望重的元老組成,後來逐漸成為成為凌駕於元老院之上的決策機構。渥大維還建立了「元首金庫」,給自己手下的文官發放工資。

改組行省完善稅收

渥大維改組了行省,完善了稅收制度。他自掏腰包大興土木,興建神廟、大劇場、大浴池等有公眾意義的設施,並改善了交通設施。他自豪地說「我接受的是一座磚做的城市,留下的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改組軍隊

渥大維改組了軍隊,將軍隊分成軍團和輔助部隊,還創設了近衛軍,建立了一支職業常備軍隊,並使這支軍隊常靠近前線,這也是他對羅馬體制的一大貢獻。他在位前期花費最大的軍事行動是對西班牙西北山地部落的征服戰爭,最終獲得完全勝利。他對擴張羅馬領土的主要貢獻有兩個,一是在日耳曼和多瑙河中下游地區建立了眾多行省,不過因此被拖入了潘諾尼亞大起義中,另一個則是在東方,利用亞美尼亞和安息的矛盾開展外交鬥爭,同時以武力為後盾,奪得了幼發拉底河以西土地。不過,屋大維並非窮兵竇武之人,當政時期的戰爭不算多,相反,從他開始羅馬進入了200餘年的大體上和平的局面。

公元14年,這位羅馬世界的「奧古斯都」在一次旅行中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他的地位由其養子、已確定的繼承人提庇留繼承。確立了帝位交接的王朝法則,這是他對羅馬歷史的又一大影響。

比較

不妨將渥大維與他的義父愷撒作一比較。通常認為渥大維的個人魅力難以同愷撒相比,不同的是,愷撒的歷史印記主要在於登上羅馬最高位之前的奮鬥上,而渥大維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影響在於獲取最高權力之後實行的措施。不動聲息地削弱元老院的作用,拒絕有形的王冠,但不拒絕無形的王權,使國家機構向着元首的辦事機構的方向發展,他為羅馬打開了條條通向帝國的道路。愷撒去世之時,羅馬的歷史通向何方尚為未知數,而渥大維去世之時則大局已定矣。

關係到渥大維排名的重要因素是在羅馬帝國的建立中他的個人作用有多大。羅馬帝國不像某些帝國一樣,深深地打上了個別英雄的烙印,但渥大維的個人作用也不小,畢竟羅馬共和的傳統是非常強大的。作為世界歷史上最重要帝國的建立者,渥大維在本榜中理應名列前茅。

小提示:渥大維為什麼能一路走向成功?綜觀他的奮鬥生涯,他總是巧妙地站在人氣的一邊,先是利用群眾對愷撒遇刺的憤怒剷除了元老院中的共和派,接着又利用元老院對安東尼「通埃及賣國」的仇視而滅了安東尼一派,後來又利用民眾對連年內戰的反感而「順應人心」建立了獨裁統治。對於熱衷於權力鬥爭的人們來說,渥大維確實是一本好教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