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靜,為道教人士修持和處世的基本信念,其含義為清心寡欲,無為和靜。《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1]中認為,人當效法大道清靜本性,遣欲澄心,實現「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的常寂真靜境界,契入真道。

目錄

概念演變

諸子百家時期,道家老子就重清靜之說,如「清靜為天下正」、「我好靜而民自正」(《道德經‧五十七章》[2]),以之為身心修養和治國安民的基本法則。

道教繼承並發展老子的學說, 認為「清靜」是大道本性,人若效法道,做到清靜無為,則道自來居。

道教早期經典《老子想爾注》說「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止」「人法天地,故不得躁入,常清靜為務」。主張人法天地,須常摒除欲望雜念,清心靜處,「真思志道」,就會修得「至真之道」。

《無上秘要》卷六十五《虛靖品》以「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為十三混沌,作為養生、處世的方法和準則。其中釋義清靜為:「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反(返)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雲笈七籤》亦引用此說。

唐代道書《坐忘論》主張,修道必須收心,而收心關鍵在於「守靜去欲」,云:「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靜則生慧, 動則生昏」。 即是修道之人只有內心虛壹而靜,才能產生悟知大道的智慧,自然與道相合;若內心躁動不安,心神外馳, 追求物慾, 即會「以智害恬,為子傷本,雖聘一時之俊,終虧萬代之業」。

唐宋以後,道教內丹學說逐漸流行,又將之作為煉養金丹的原則及法則。如《真仙直指語錄》當中,全真教道士馬鈺云:「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

道書或作清「淨」,與「清靜」略有小別。《道教義樞》:「慧心明鑑,謂之清;智體無疵,故稱淨。《本際經》云:無染無穢,是名清淨」。

現代學說

近代著名道教學者陳攖寧, 主張「靜功煉養」, 提出靜功重在「靜」,氣功重在「」,著有《靜功淺說》。

視頻

清靜 相關視頻

心無塵,自清靜!
最好聽的 最新道教音樂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