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補涼
清補涼是夏天清熱補濕的老火湯,常見於中國廣東、海南、香港、澳門和廣西等地區,及越南等地。清補涼的材料並不統一,有以健脾去濕為主,亦有以潤肺為主[1]。材料通常有綠豆、淮山、蓮子、芡實、薏米、百合、紅棗、南北杏和瘦肉。也有放入沙參、玉竹、陳皮、龍眼和西瓜。清補涼也可以做糖水,有其獨特的風味。
目錄
起源故事
傳說,秦始皇一統七國之後,開始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任命「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大軍推進至嶺南一帶。由於嶺南屬東亞季風氣候帶,具熱帶、亞熱帶季風海洋性等氣候特點,中原的士兵不適應南方的濕潤氣候,紛紛得病,軍隊戰鬥力大減,屢戰屢敗。正當眾將士束手無策之時,隨軍大夫研發了一種藥食兩用的粥,以蓮子、百合、沙參、茨實、玉竹、淮山、薏米為原材料,經過加工後礳成漿狀食之。服用後人感鎮靜、精力充沛,軍隊重新作戰勇猛。趙佗感慨的說,食之清熱氣、補元氣、此物可稱清補涼也。為了保證戰鬥力,趙佗命令其部下每天晨起必須食用一碗清補涼,秦朝滅亡後,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起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建都番禺,即今廣州市。他在位66年,是名符其實的「長壽翁」[2]。
中國的藥膳源遠流長,從宮廷到民間廣為傳播。據有關學者統計,自漢初到明末,有關藥膳的著作已有300多部[3]。而今有關食療藥膳的著作更是色彩紛呈,應用空前廣泛,以至出現了一些專門的藥膳餐館。在人們的生活中,藥膳得到普及,在國外也享有盛譽,備受青睞。藥膳是中國傳統飲食和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
其他食法
傳統做法
食材無外乎椰子、綠豆、通心粉、涼粉塊、薏米、西米露、湯圓、冬瓜意、椰奶、牛奶、紅棗、西瓜丁、葡萄乾、鵪鶉蛋、玉米粒、花生仁、百合、銀耳、桂圓肉、蓮子、菠蘿丁等。
製作工序首先將不能生食的綠豆、薏米、芋頭、鵪鶉蛋、湯圓等分別煮熟,注意別煮太爛,然後撈乾。其它食材洗淨、切好;涼開水製冰塊;準備紅糖,或紅糖漿;砍椰子,收集椰子汁。合成的時候,每樣食材抓一點,抓幾塊冰塊,摻上椰子汁或紅糖水,再放兩勺嫩椰肉。無需攪拌,直接端到客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