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台湾)
北京清华时期(1911-1937;1946-1948)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在清末驻美公使梁诚的努力之下,美国同意退回庚子赔款的溢收款项。清廷遂利用此预算,在1909年(宣统元年)成立了“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1910年(宣统二年),游美学务处决定扩大肄业馆的规模职掌,因馆址位于清华园,而将之更名为“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宣统三年四月初一日)正式开学,是为清华校庆日之由来。
1912年(民国元年)5月1日,清华学堂重新开课,10月更名为“清华学校”。1914年,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以“君子”为题。其引述易经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学,学校遂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采为校训。
1925年4月,清华学校大学部成立。1928年8月,“清华学校”正式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担任首任清华大学校长,而后继任者为吴南轩,但时间皆不长。此时清华学生会提出清华校长的理想人格标准:一、无党派色彩;二、学识渊博;三、人格高尚;四、确能发展清华;五、声望素著。中央反复斟酌物色,终于在1931年10月14日正式任命梅贻琦为清华大学校长,梅校长获得清华师生的充分支持,也开启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1947年国共内战爆发,梅校长一直续任至1948年12月,迫于时局搭机南迁,辗转赴美执掌清华基金相关事宜。1955年梅校长奉召抵台,筹备设置清华大学研究院事宜,择订于新竹建校,1956年正式招生开课,梅校长持续担任清华的大家长至1962年5月病逝。
西南联大时期(1937-1946)
1937年,因抗战爆发,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任命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校长为临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共理校务。1938年迁往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三校分别复员,特在昆明立碑以纪念三校在抗战八年中的艰苦合作。
新竹清华时期(1956-)
1955年,中美签订了“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定”,考虑到建立原子炉所需的沉重经费,遂让有清华基金为后盾的清华大学在台建校,成为台湾原子科学研究的先驱。同年12月,行政院组成“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1956年1月1日,清华大学正式于台北成立筹备处,迈出清华大学在台建校的第一步。
清华自1955年开始原子炉的兴建工作,至1961年落成。原子炉的土木工程由校友华泰建筑师张昌华设计,装置工程由清华自行设计施工。机件装置时,由中国石油公司、台湾电力公司、台湾铝业公司分别派员操作,并得经济部联合工业研究所之协助,为国内工业界与学术界首次密切合作之成果。 清华也在此时期与其他著名大学展开交流:1995年12月,沈君山校长率团访问北京清华大学,签定“海峡两岸清华大学交流合作备忘录”。2001年2月,更加强推动两岸学术合作,除与北京清华签订多项合作合约外,也与北大、复旦、苏州、兰州大学合办“莙政学者”交换学生计划。在国内也与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及阳明大学于2003年试办共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并于2008年1月奉教育部核定正式成立,结合四校之教学研究资源,发挥互补性。
梅竹赛
梅竹赛,是位于新竹的两所国立大学─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于每年三月间所举办的校际比赛。自民国58年正式举办至今年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清交两校的学生活动上,占有极重要的份量。 民国55年,两校之间曾举办过技艺对抗赛。到了民国57年,时任活动中心干事的钱锋学长终于获得课外活动组主任戈武先生及学校的允诺,开始筹备一个由清华及交大学生参与的大型竞技活动,以不让英国牛津、剑桥大学之间的划船比赛专美于前。负责筹备的学长夜赴清华,与清华学长相谈甚欢,双方皆认为此项比赛对促进两校同学间情感交流、生活调剂、学艺及体育发展....等等,皆有裨益,因此达成共识,决定举办这项比赛。 最后清华张致一教授从口袋拿出了一元硬币道:“出现梅花则称梅竹,出现壹圆那面则称竹梅。”铜板落定,梅竹之名从此便正式确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