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河水,向東流去(冰龍)
作品欣賞
清清的河水,向東流去
家,就住在濟南的小清河邊,南岸,很近,也就是二、三百米吧。
從幼年,到少年,是聞着小清河裡飄來的滋泥味長大的,至今的耳畔,都仿佛聽到,那河裡汽船傳來的嘶啞悽厲的笛聲。
記憶中比較清晰的,是幼年的時候,小清河的水,清清的,見底,伴着水草的晃動,蜿蜿蜒蜒地,靜靜地向東流去。蜻蜓和豆娘,在河面上,歡快、悠然的飛翔。綠色的、圓圓的浮萍,隨着風,在起伏,在自由的飄動。還有魚兒,在水中快樂的嬉戲,可見到它們黑色的背影,在水草中,游來游去。而水雞子,則漂浮在河的中央,「咕、咕」的叫着,挑着高音,黯啞而短促,一會兒鑽進水裡,一會兒又冒出來,在覓食小魚。還有那岸邊的翠鳥,小小的身子,滿身翠綠,腹間有着橘黃色的絨毛,長長的、尖尖的、黃黃的嘴,比自己的頭部都長,在岸邊的高處,或是樹枝上,精神抖擻地站着,警惕地巡視着水面。
春天,是小清河盛裝的季節,兩岸高大的楊樹,還有臭椿樹,被春風吹出滿樹的嫩綠。岸邊的垂柳,就長在壩基上,身體歪歪的,傾向河面,纖細、舒展的枝條,幾乎就要觸到河水了,在風中輕輕地搖曳。小時候,我以為,垂柳,是因為在種的時候,將枝頭插反了,長大後,才下垂的。還有蘆葦,一簇一簇的,點綴在岸邊,急流的地方,葦根被沖刷出來,粗的、細的裸露着,一節一節的,白白的,就像是小小的藕結。而到了冬天,滿河的霧氣升騰起來,罩在河床的上面,遠遠地望去,就像是一河巨大的棉絮,白色的,在微風的吹拂下,縹緲地起伏着,氤氤氳氳,仿佛是海市蜃樓。
東邊,河面較寬的地方,就是繁華的黃台港碼頭了。在早先,河裡行駛的,是帆船,高高的桅杆,固定在船的前部,孤獨地聳向天空,停駛後的船帆,斜橫着,躺在船上,陳舊的竹竿伸出船體老遠,厚厚的帆布,補着補丁,露出破舊的顏色。後來有了汽船,運輸就方便多了,碼頭更加繁忙,也不受季節和風向的影響了。汽船的馬力很大,柴油的,突突地冒着黑煙,可以牽引七、八隻駁船。工作的時候,船員們要穿上雨褲,以免被河水濺濕,用長長的船鎬,撐動着船體,裝卸着貨物。駁船上,裝滿了砂石、煤炭,有時候也有百貨和日用品,運下去。運上來的,是渤海灣羊角口的鹽,原鹽,有的是成包的,有的是散裝的,大大的顆粒,很咸。還有海產品,成船的毛蛤,活的,很便宜,一、二分錢一斤,鹹魚、蝦殼和毛蛤肉,在碼頭上一包一包地碼着,上面蓋着防水的雨布。
除去碼頭上繁忙的景象,白天最吸引人的景色,就是沿岸捕魚的人了。捕魚的方法和捕魚的工具有多種,沿岸來回走動的,手中拿的是「撈海」,又叫撈網,這種工具,是用兩、三米長的竹竿,用粗的鐵絲彎成一個圓圈,然後,在較粗的一端固定好,再在沿圈串上網兜,就成了。雨後,河水驟增,現在的小清河邊,有時候,也能看到這種捕魚的人。他們沿着岸邊走着,仔細地瞧着水面和水邊,一些單個的大魚,或者是一群小小的鯽魚,會仰着頭,在岸邊呼吸,這是用撈海撈住它們的最佳時機。再就是,用抬網捕魚,要在一個有活水的地方,溪水向小清河流入的結合處。抬網的樣子,很瀟灑,用四根竹竿支成傘形,下面是正方形,平面、四角的網,固定在傘下竹竿的四角上,然後,傘尖固定在一根粗大的竹竿上,戳在岸邊,再用一根粗一點的、結實的繩子,綁在粗竹竿的頭部,將抬網下落到選好位置的水中,運用槓桿原理進行起落,這樣省力。吊起的時候,速度要快,要不,裡面的魚就會跑了。用抬網捕魚,是一個力氣活,要不停的起來、放下,很累,而收穫,也是豐厚的。
到了夜晚,天漆黑漆黑的,河,安靜下來。駁船上,小小的船窗中,燈光,便溢出來,灑在河面上。船一隻只緊挨着,互相栓在一起,這樣都平穩。一個個的船窗,都射出燈光,微弱的、黃黃的光,遠遠的望去,就像是一河迷離的星星,昏昏然然的,星星點點的,可看到船的模糊的輪廓,還有淡淡的倒影。
這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已經不大清晰,那情景,模模糊糊的印在腦中,就像是一副寫意的山水畫,那是幼年時代和少年時代,一些朦朧的記憶。
實際上,記憶最深刻的,是自己的經歷,是那些親身所為,那些在小清河裡游泳、撈螃蟹和撒網捕魚的故事,依稀就在昨天。
最難忘的,是八、九歲時候的一件事,秋天,九月份吧,一場秋雨,一個勁地下個不停,得有兩天,大雨過後,小清河的水,漲滿了,漫到岸邊了,靠近水岸的柳樹,都沒到了腰部。一天以後,大水消退了,順着河,流向了下游。忽然,聽鄰居的玩伴說,河裡下螃蟹了,人們便紛紛的來到河邊,果然見到,有人提着一個個的大螃蟹,在岸邊急走着,找尋着。小清河裡,沒有大螃蟹,只有小螃蟹,那是一種小青蟹,大螃蟹,是上游的魚塘、水塘養殖的,因為大雨和大水,沖毀了堤壩,逃跑出來的。大螃蟹,是一種毛蟹,又叫大閘蟹,顏色黑黑的,背上亮亮的,特漂亮。在好奇心和收穫的趨使下,沿着小清河的南岸,一路向西,走向上游,找尋,得有好幾里路。沒有白忙活,在河岸的水邊,一共抓到了五、六隻,最大的得有半斤。那蟹子,有着大大的、強壯的螯,螯的中結,有着茸茸的、黑黑的毛。回到家,大人洗一洗,在籠屜中蒸一下,太好吃了,白白的蟹肉,鮮美無比,尤其是母蟹,那蟹黃,黃色中透着紅色,吃在嘴裡,就像是王母娘娘的美食。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小清河的水源,是泉水和雨水的匯集,沒有工業污水,生活廢水也很少,兩岸淌向小清河的溪流,更是清澈透底。那時候,在五柳閘附近,南岸,有幾處南北方向的溝渠,就是從市區的幾大泉群,還有大明湖,曲折地流淌來的泉水。溝渠中,長滿茂盛的水草,小魚、小蝦和小螃蟹,還有黃鱔、泥鰍和機靈的黑魚。
還記得,少年時期,也就是十四、五歲吧,自己到小清河北岸的小閘處,撒網捕魚。網,是家中父親織的,一種撒網,尼龍線的,網的外緣部分,是鉛制的網蹶子。網蹶子壓重,網在入水時,能較快的沉入水中,魚就被網住了。撒網是有技巧的,而且必須有力量,要先將綱線拴一個活扣,套在左手腕上,左手握住漁網蹶子和一部分的網口,右手將網蹶子掛在大拇指上,再握住剩下的網口部分,兩手保持一個便於撒動的距離,然後,自身體左側右旋,用右手撒出去,順勢送出左手的網口,用右拇指帶一下網蹶子,一扔一帶,網面便圓圓的張開了。撒網的技術,要求是很高的,我就不行,主要是因為還是少年,身體單薄,而且沒有力量。
小閘,是用濟南北山的石頭砌的,是當地農民調控水流的閘門,很小,一共兩扇。溪水,是從北面的大灣里淌來的,清清的,嘩嘩的,從閘門的縫隙中流入小清河。有經驗的、會捕魚的人,都知道,捕魚,要挑選有活水的地方,那裡的魚兒才多。因為,溪水溝渠,一般地勢較高,流入小清河,就有了落差,溪水淌下去,兩水相交,會激起白白的泡沫,水中便富含了氧氣,魚們,都喜歡到這兒呼吸。
依照基本的要領,拾掇好魚網,找好網要撒落的方位,一網撒下去,因為沒有勁,網沒有撒開,撒成了一個橫8字形,網面也不大,看來,是不會有收穫的了。網撒下去以後,要停頓一會,要悶一悶,因為有一些魚,特別狡猾,比如鯉魚和草魚,網撒下去,罩住了它們,它們便會一頭扎在水底的泥中,你要是直接收網,太快了,就逮不住它們了。然後,牽引着綱繩,慢慢的開始收網,如果網裡有大魚,你會感到綱繩在微微的顫動,那是大魚在網中撞擊網面試圖逃跑的反抗,這時,你還要再停一停,以給魚們製造安靜的假象,讓它們,也安靜下來。
繼續慢慢的收緊,感覺到網裡確實有大魚,也可看見,收緊的網面在顫動,慢慢的拉到岸邊,拽上來,網的兜里,魚們在掙扎、翻動,好些呢,然後,找一處遠離河水的地方,開始摘魚。運氣真的不錯,網雖然沒有撒開,收穫卻頗豐厚,逮住了一隻黑魚、一隻鲶魚,都得一斤多重,還有一條半斤多的大鯽魚,和一些小的鰱魚,得有三、四斤吧,都是野生的,晚上的菜,足夠了,而且是河鮮。
那野生的黑魚和鲶魚,是最美味的。
作者簡介
冰龍,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