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明節的傳奇故事

關於清明節的傳奇故事
圖片來自六圖網

關於清明節的傳奇故事,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靠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上墳的日子,逐步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為清明時節的一個風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物

目錄

原文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初步是一個很首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增加,恰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靠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上墳的日子,逐步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為清明時節的一個風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物。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暗殺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殃,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羞恥。正本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將來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赤膽忠心的人,一向追隨着他。其間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曩昔。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即是出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患難與共的臣子大加封賞,僅有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俄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鎖。介子推不肯見他,現已背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查找,沒有找到。所以,有人出了個主見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燃燒,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指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停息後,畢竟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現已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身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柱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正本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期望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常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指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忌諱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彼此尊敬的稱號,傳聞即是來歷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群臣,素服徒步爬山祭拜,標明弔唁。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生,綠枝千條,隨風飄動。晉文公望着復生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尊敬地走到跟前,喜歡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生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往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撻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辦理得極好。      此後,晉國的群眾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賦有的介子推十分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我們阻止煙火來標明紀念。還用麵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容貌,用柳樹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魂靈,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群眾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我們即不生火燒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群眾只吃事前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邊,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我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