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清亮亮的汉江水(李尚海)

清亮亮的汉江水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清亮亮的汉江水》中国当代作家李尚海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清亮亮的汉江水

01

关于汉江的记忆始于“文革”之初。1966年夏季,“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这年的秋冬季节,全国性的大、中学生大规模的串联开始了。那时我14岁,好不容易地也加入了串联队伍。傻乎乎地背着个大铺盖卷,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跟着大队人马,徒步从大巴山深处的家乡走向山外,满指望越过家乡的韩河梁那座大山,就到了开阔的世界,谁知家乡的山外仍然是大山。走了四五天,住了几处免费的接待站,吃了几天不要钱的接待站的饭菜,就到了安康城。

带队的班主任是一位女老师,娘家在安康城里,到安康后班主任就回娘家住了,一住就是半个月,把我们一班十四五岁的小同学扔在安康师范学校接待站,任其自由活动。我们逛遍了大街小巷,再逛汉江河堤,第一次见汉江,好宽好长啊,比家乡的河沟大多了。半个月过后,启程向省城进发,从西关乘渡船到对岸的七里沟口,沿着汉白公路北上……十几天以后到达省城。当时过西关渡口时,看到大卡车被大木船驮着过汉江,觉得奇怪!

02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文革”折腾了几年,学校又开始恢复招生了。

我这个返乡“知青”被招而就读安康师范学校。

当时学校恢复教学秩序还不久,上课之外,要参加大量的劳动,记得我们多次去学校背后的山沟里(当年安师的农场在那里)挖红苕。学校的伙食上经常吃红苕,当然有时也有红烧肉可吃,那黄土梁上生长的红苕蛮甜的蛮面的哩。

不仅在校内劳动,也要到附近的生产队去帮忙夏收秋收什么的,我们曾经到张滩公社的一个生产队割麦子。

五月的明晃晃的阳光下黄灿灿的麦浪能把你的眼睛耀花,五月的乡村弥漫着麦子黄熟的浓香。我们和农民一起割麦子,虽然我们用尽气力,就是没有人家割的多,看村民们割起麦子来又快速又轻松,好像也不大流汗,而我们麦子割得少却大汗淋漓,衣衫都被汗湿了。好心的生产队长,叫我们只管悠着点,不要太劳累。厚道的主人家用新麦面和新豌豆面掺合而擀出的面条,我们一顿能吃好几耀州碗,那才叫香哩!

当时安康的一位同学还从家里带去米酒和一些好吃的东西,让我们享用,现在回味,那米酒才是我所吃过的最好的米酒——甜、醇、温馨……

我还去过安康上游一个叫做小道河的地方,是到那里的煤矿给学校运煤。我们租了一条铁壳驳船,逆汉水而上,非常吃力,每遇浅滩花水的地方,在岸边拉纤的一队人马,背负竹织的粗纤绳,脸面几乎挨着乱石嶙峋的地面,进一步退两步。

我们站在船上目睹船工劳动的这种苦焦场景,心里真有点不好受。我们征得船舦公的同意,有时也下船去帮忙拉一气,只见这些匍匐前进的船夫几乎个个都赤裸着身子,紫铜色的精身上只穿一条短裤,肩背上的纤绳快要勒进肉里,他们的腿杆就像黏满了一条条蠕动的蚂蝗乌筋暴暴盘根错节。船夫们就这样光着身子贴着地面艰难地前行着。船夫拉纤的这种真实场景,绝没有尹相杰所唱的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的那么轻松浪漫。

安康城距离小道河不过几十里水路,而我们当时的运煤驳船一上一下却整整走了三天。这次汉江上运煤的劳动,同去的同学其他人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带队的同学叫陈正福,他是我们的班长,上安师之前当过兵,安康流水人,人挺好的,毕业后就再没有见过这位同学,不知现在的他怎么样了,很想念的。

在安师学习期间,热天我跟别的同学还偷偷地在汉江里游过泳,当时打算游过对岸,但是只游到一小半的水程就害怕了,看前路还渺茫得很,气力也快耗尽了,于是就调头往回游,快到岸边的时候险些被吸进了一个驳船的船底下去了,上岸后后怕了好久。汉江毕竟不是我们家乡的小水潭啊!看来在山中小水潭里习得的那一点点狗刨身手还远远不足以到大江大河里去扑腾。

这回的汉江游泳似乎是我人生的一句谶语——作什么都未能坚持到底——其实对岸也许有一些美好的景观在等着人哩。

03

1983年7月31日下午7时左右,汉江水进了安康城。汉水这次进城,正好我也在城里,于是就遭遇到这据说是四百年才有一回的汉水进城的奇事(据文献记载:上一次汉水进城在1583年)。

当时因出差住在安康县招待所,招待所的院子里有一座很大的假山喷水池,池子里的一朵朵睡莲正绽放得妍红,莲下一枚枚闪耀着金红光芒的大金鱼不小心就把碧绿的莲叶拌动了,那莲叶上晶滢的水珠就被激动得乱跳一气。这雨中的绿叶红莲,红莲下游动的可爱的金鱼,都别有一番韵致。

这家招待所所处的地势比较低下,楼的第一层直接在路面以下,开始我们的房间就在第一层,这天中午招待所的负责人通知我们搬到三楼去住,说这几天雨下得太大了,汉江水上涨得很快。我们就搬到三楼去了。

下午6时许,我们冒雨来到大桥头的江堤上,看到的江水已经快要越过城堤了。待我们回招待所的三楼上,只见楼下的街道上已经挤满川流不息的人群,或许他们是在往城外撤离,抑或是在往返抢运家什。正在人们这样忙乱奔走的时候,江水就进城了。

据说水是从东面某个缺口先闯入的,然后很快漫过全城,顿时一片泽国,一片漆黑。只听见那也许是暂时还没有倒掉的房顶上传来低弱的救命呼喊声,和一些没有被卷走的青蛤蟆的呱呱声。那招待所院子里的假山喷池呢?池中的红莲金鱼呢?......

水在继续上涨,不久就涨上了三楼(安康县招待所的三楼相当其它楼的二楼),我们又不得不冒雨从墙外的简易铁梯上爬到主楼的五楼顶上,七月的雨夜,可是寒冷彻骨的啊,我们就这样在五楼顶上嗑着牙板骨磨蹭到天亮。

早晨的天空放晴了,太阳底下一片湖泊,湖泊上有一些零星小岛,小岛是那露出水面的楼房顶,小岛上有一些劫后余生的生民在盼望救援。正在望眼欲穿的当口,北边的天空有了轰鸣声,随后就出现几架直升飞机在天空盘旋,盘旋一阵后就在东南边的上空向黄土梁上投掷了一些东西。然而城中岛屿上的我等却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

正当天空有了希望的时候,城东方向突然一声巨响,滚滚浓烟腾空而起。原本已经是惊魂未定的人们此刻又是一片惊慌失措。据说那是城东边一个厂子里的什么东西爆炸了。

8月1日下午6时许,待水退得只有一层楼深时,我们几个同县的老乡,在水中捞出几根木棒,又找到一些草绳,绑起一个简易木排,我们推着木排游了好几百米才到达南岸,已经是下午8时了。在新城度过一夜,8月2日,我们步行翻越牛蹄岭,活着回来了。

这个汉江啊,平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美好,可是此时此刻的汉江给人的印象却有如噩梦。

04

噩梦醒来,汉江依然美丽

洪水消退后,汉江岸畔崛起一座规模恢宏生机盎然的现代安康城。江堤加固加高了,江桥加宽了,此前已有的铁路更加畅通了,航空机场扩建了,电站大坝建成了,高速公路通车了,高速铁路也开始动工修建了。

安康城西南15公里的地方叫火石岩,安康水电站就建在这里,水电站大坝拦住汉江水,形成陕西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周长540公 里,水面77平方公里。大片水域,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弄舟其上如入异境,于是就有人称她为瀛湖,灜湖温顺娴静如闺阁处子,丰姿绰约能销人魂魄。如今,这有如处子的清亮亮的一汪汉江水,经南水北调工程的输送而惠及京津地区千万民众。

时下,汉江岸上的黄发垂髫红男绿女正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繁华享受着安康。[1]

作者简介

李尚海,陕西平利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习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