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 |
中文名: 涌溪火青 品质特点: 墨绿莹润,银毫密披,汤色杏黄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645号 产地名称: 安徽省泾县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时间: 2011年09月13日 |
涌溪火青,安徽省泾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涌溪火青属珠茶,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千米涌溪山的枫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涌溪火青外形独特美观,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冲泡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清香馥郁,味浓甘爽,并有特殊清香。可冲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其具有明目清心,止渴解暑、利尿解毒、提神消腻之功效。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涌溪火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
目录
产品特征
涌溪火青风格独特,外形似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隐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微黄,匀齐成朵。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安徽省泾县地势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倾斜,地貌复杂,呈南高北低,南部为黄山支脉,东部为西天目山脉,境内山峦起伏,重岩叠翠,幽涧潺潺,气候宜人。泾县两坐主要山峰在千米以上的都在榔桥镇境内,境内黄子山为泾县第一高峰,海拔1174.8米,第二高峰磨盘山海拔1024米。《泾县志》记载:由磨盘山南趋至涌溪山广袤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这一带山高林密,谷深溪涌,云雾缭绕,花草丛生,生态条件优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大多在5.8—6.5之间,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水文情况 泾县境内河流交错,沟谷纵横,境内主要河流四条,即徽水河、榔桥河、乌溪河、丹溪河,全长79.8千米,主要河流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流域面积102平方千米,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表径流95%流出境外,流入长江水系。境内小(2)型水库14座,总库容461.1万立方米,万方以上大塘78口。水力资源全镇境内蕴藏总量为1466万立方米,地表泉水约200多处,深山、隘谷、岭径、路旁均有出露,水量大小不均,四季不枯竭。
气候情况 泾县榔桥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多山,地势较高。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风力较弱,且表现出垂直分异。春季气温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气温下降快,雨日少。春、秋两季短,为冬、夏过渡性季节。多年平均气温15.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温度41.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2℃,极端最低气温-14.7℃,≥10℃积温4954.4℃,年日照时数1946.4小时,无霜期239天。历年平均降水量1519.3毫米,最多年2270.2毫米,最少年970.8毫米。降水以锋面雨、锋面气旋雨为主。优越的生态地理条件,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为涌溪火青产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地域保护
涌溪火青产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境内黄田、涌溪、浙溪等12个行政村一带。榔桥镇位于泾县东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18″—118°38′18″,北纬30°25′07″—30°37′52″之间。东到汀溪乡桃岭村,南到旌德县云乐乡、三溪镇,西到茂林镇铜山村,北到黄村镇平垣村。
专用标志使用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涌溪火青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和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