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浪
涌浪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涌浪是風浪離開風吹的區域後所形成的波浪。
另外,風速、風向等風要素的突變,也可能使風區內原來的風浪轉變為涌浪。 涌浪是風停止後或風已削弱,改變了原來風向,在海面上留下的波浪。涌浪是遠處的風,或已經過去的風所引起的波浪。「無風三尺浪」指的就是涌浪。
涌浪與風浪相比,具有較規則的外形,排列比較整齊,波峰線較長,波面較平滑,比較接近於正弦波的形狀。涌浪在傳播過程中,由於空氣阻力和海水的內摩擦作用,加上涌浪傳播時波動能量被散布在越來越大的區域內,所以隨着傳播距離的增加,在單位表面積的水柱內,涌浪的能量和波高都不斷減小。涌浪可以看作是由許多振幅不等、頻率不等、傳播方向不同並具有隨機初相位的正弦波的分量疊加而成。在涌浪的傳播過程中,這些波分量的波動能量,都要隨着傳播距離的增加而減小。但是,這些波分量的衰減是有選擇性的,頻率大的組成波衰減得快,頻率小的衰減得慢,隨着傳播距離的增加,高頻分量所占有能量的比例越來越小,而低頻的波分量則相對地越來越起着支配作用,因而在傳播過程中,涌浪的外觀周期將不斷增大。隨着周期的增大,波長和波速也相應地增大,而波面的陡度則變得越來越小。另外,因為高頻分量具有使波面變得粗糙的作用,所以在涌浪傳播的過程中,高頻分量的能量比例的降低,也導致波面更加規則和光滑。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