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傾向
消費傾向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消費傾向是指消費者對各種購買價值關注的側重點,或是實際購買中的價值着眼點。雖然從產品選擇開始的各種決策行為都涉及到購買價值,但購買價值畢竟主要來源於產品、品牌和地點的選擇,因此消費傾向也就主要體現在這些選擇中。
消費傾向也表示消費開支占收入的比例。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1936年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首先使用。他認為消費會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費的增加量一般小於收入的增加量,因而將導致社會消費需求的不足。
制約消費傾向的因素
制約消費傾向的因素主要是:社會經濟政策、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成就、社會生產力水平、市場供求情況、居民購買心理等。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消費傾向的類型
可把消費傾向劃分為三種基本類型:理性的、感性的和平衡型的,存在着購買某產品種類和選擇何種品牌等不同層次的消費傾向。
1、理性消費傾向如果消費者主要處於合理與實惠,對品牌功能、質量、服務、價格等經濟物質利益比較關心,就屬於理性消費。理性消費傾向又可細分為多種類型:
價格取向型,即在質量有最低保證的基礎上,價格越低越好。
質量取向型,即在價格能接受的範圍內,追求高質量。
性能價格比取向型,即追求性能價格比最高的消費傾向,既不是強調價格低,也不是強調質量高,而是強調「合算」。
時間取向型,即強調購買便利、省時,使用簡單不費時。
服務取向型,強調售中售後服務。
2、感性消費傾向如果消費者主要出於追求好的感覺以及產品基本效用、實用功能之外的心理和形象利益,對產品是否流行、是否符合要追求的某種場景、是否有文化和情感內涵、是否能發揮個性和表現優越感等比較關心,則屬於感性消費。感性消費傾向同樣可細分為多種類型:
感官取向型。
情感和審美取向型。
同一化取向型。同一化,指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同一大類事物被同化或趨同的現象;如民族文化在同一化表現為文化風俗、習慣、衣着打扮、辦事態度、價值取向等;同一大類商品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漸趨同的現象。等等,都可以說是同一化。
差別化取向型。
3、平衡型消費傾向平衡型消費傾向是指消費者對多種品牌利益都有較高要求且比較平衡的消費傾向。在很多情況下,消費者即對品牌功能、質量、價格、服務等理性利益十分關心,有很在乎品牌的款式、包裝、名稱、是否流行等感性利益,利益追求比較平衡。
在理性或感性消費傾向中也有平衡問題。相對於價格取向型和質量取向型來說,性能價格比取向型就是一種平衡。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