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寺
海藏寺是凉州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寺院,对研究甘青地区古代建筑史、建筑技术、建筑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 。是凉州乃至西北最有影响力的佛教活动道场、现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宝刹圣地。每至日出时分,海藏寺牌楼东侧一缕青烟袅袅而上,盘旋于白杨、垂柳之间,缥缥缈缈,给海藏古刹增添了一种神奇绝妙的气氛,被称作“海藏烟柳”、“日出寒烟”,为凉州八景之一。
中文名 海藏寺
地理位置 凉州城西北2.5公里处
开放时间 8:30-18:00
景点级别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免费
占地面积 1600余平方米
著名景点 牌楼、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天王殿、无量殿、灵钧台
文保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别名 清华禅寺
目录
发展历史编
武威海藏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清乾隆五十四年碑记载:“建寺当在宋元之间”;南宋淳佑九年(公元1247年)海藏寺扩建;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借到凉州之机,捐资扩建修缮了海藏寺等凉州四大寺,成为藏传佛教寺院;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奉敕建造。总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清同治间,寺遭兵燹,唯后殿及山门未受损害,光绪时,又加修葺,恢复旧观。海藏寺历代有高僧讲经说法,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萨迦班智达在此处讲经说法,大转法轮。该寺又称为当时的圣地之门,具有加持力的水井一处,名曰“甘露井”[2] 。甘、青等地藏族信众凡来朝礼者必饮用此水祛病除邪。明代重修后延请高僧主持。乾隆碑记:“寺僧明彻 印勤于梵修,赴京请藏经全部,中途遭凶变,际善踵而成之。善,才思横绝,为主持时,乡恶慑伏不敢动,数十年之间,诸务毕集,间启禅关,延访善知识为打七参禅之事,以故僧俗仰服,称颂不置。”碑文所载,历代不乏高僧名禅。
景点特色
凉州八景:海藏寺红色宫墙外,一座三间三层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走马板上书有“海藏禅林”4个大字。每至日出时分,牌楼东侧一缕青烟袅袅而上,盘旋于白杨、垂柳之间,缥缥缈缈,给海藏古刹增添了一种神奇绝妙的气氛,被称作“海藏烟柳”、“日出寒烟”,为凉州八景之一。 海藏公园:海藏公园占地总面积601.85亩,园内人工湖面积达42亩。在建的湿地公园是海藏公园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延伸,是集文化、湿地、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园。
主要景点
海藏寺建筑主要包括牌楼、山门、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灵钧台、天王殿、无量殿等。 牌楼:为四柱三间庑殿顶。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上有“海藏寺”题记。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廊。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歇山顶,前后各出五间卷棚歇山抱厦。 地藏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出卷棚抱厦。中、后为硬山顶。 灵钧台:灵钧台,是十六国时期建都姑臧(今武威)的河西五凉政权之一的前凉(301—376年)张茂时修筑的高台建筑。这座闻名西北的高台因宏大的规模以及记载着前凉时期的政治、军事防御措施而被载入史册,并被后世文人所咏叹。据《资治通鉴》记载:灵钧台规模宏大,“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根据上述记载,大致可推算出灵钧台高度应在15米以上,是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最具代表的性的高台建筑。灵钧台上有一眼水井,相传和西藏布达拉宫的龙王潭相通,据说喝了井中之水可免灾消难。台上有天王殿和无量殿。 [4-5] 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无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殿内十根描金通顶大柱,并有“海藏寺藏经阁记”和“修葺碑记”二块石碑。殿内脊枋上有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题记。殿门悬有“灵钧古台”匾,殿内供有四大天王。
视频
龙虎山崖墓葬,2500年前,古越人逃避战乱的安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