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林市黑龍江省縣級市,牡丹江市代管。1948年10月4日,松江省政府決定,將五林縣新海縣合併為海林縣。1992年7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海林縣,設立海林市(縣級),由牡丹江市代管。

海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脈張廣才嶺東麓,素有「林海雪原」之稱。地貌特徵屬山區和丘陵淺山區,地貌特徵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無霜期短。春秋季短、氣候多變,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年平均氣溫4.2℃。

海林素有"林海雪原"、"中國雪鄉"、"中國虎鄉"、"中國猴頭菇之鄉"之稱,榮獲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聯合國人居署可持續城市計劃試點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1]

目錄

建制沿革

海林市歷史悠久,自舊石器晚期起,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商周時期就是中原版圖國,向中原納貢。有資料和文獻記載,商周時,曾向中原進貢石弩、貂皮、海東青等名貴物品。漢晉以來,雖多以土著民族自治,但多受中原冊封,漢時設郡,唐宋襲承漢制,明代設衛和司,明朝中葉以後設都督,皆是中原王朝封爵。清代滿族入主中原,這裡便設昂邦章京,寧古塔將軍等衙門,成為東北長白山以北,黑龍江流域及庫頁島一帶大片疆域的軍政中心。

海林市原名海林縣,系由新海、五林二縣合併時,各取原縣名稱的後一個字而得名。清代,屬寧古塔副都統轄區。清末民初,先後隸屬寧安府和寧安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8月15日,將寧安縣北部新安鎮、海林、橫道河子、山市等地區劃出,設置新海縣,縣政府駐海林。初隸綏寧省,後改隸牡丹江專區、牡丹江省,再改隸松江省。1948年10月4日,松江省政府決定,將五林縣與新海縣合併為海林縣,縣政府駐牡丹江市內,由松江省直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後,由黑龍江省直轄。

1956年3月6日,國務院決定,撤銷海林縣,將原海林縣所屬區域分別劃歸寧安縣、林口縣和牡丹江市。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決定,恢復海林縣,將原海林縣劃給寧安縣的海林、橫道河子、長汀、海南、石河、新安、舊街7個鄉鎮和原海林縣劃給林口縣的柴河、二道河子、三道河子3個鄉鎮劃為海林縣的行政區域。縣人民委員會駐海林鎮,隸屬牡丹江專區管轄。1983年9月3日,牡丹江地區撤銷後,劃歸牡丹江市領導。1992年7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海林縣,設立海林市(縣級)。由牡丹江市代管。

行政區劃

1996年,海林市面積9877.8平方千米,轄7鎮、5鄉:海林鎮長汀鎮柴河鎮、橫道河子鎮、山市鎮、二道河子鎮、新安朝鮮族鎮、舊街鄉、石河鄉、新合鄉、三道河子鄉、海南朝鮮族鄉。市政府駐海林鎮。

2001年鄉鎮區域化調整,舊街鄉合併到長汀鎮。

2005年,海林市轄8個鎮、1個鄉:海林鎮、長汀鎮、橫道鎮、山市鎮、柴河鎮、二道鎮、新安朝鮮族鎮、三道鎮、海南朝鮮族鄉。境內還有大海林林業局、海林林業局、柴河林業局等。

2009年,《黑龍江省民政廳關於調整牡丹江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黑民區121號):同意將海林市所轄的海南朝鮮族鄉整建制劃歸牡丹江市西安區管轄(2010年5月19日正式實施)。

現轄8個鎮:海林鎮、長汀鎮、橫道鎮、山市鎮、柴河鎮、二道鎮、新安朝鮮族鎮、三道鎮。[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脈張廣才嶺東麓,素有"林海雪原"之稱。地理坐標為北緯44°02'~45°38',東經128°03'~129°57'。東與牡丹江市、林口縣接壤,南與寧安市毗鄰,西靠尚志市、五常市,北連方正縣,西南一隅與吉林省敦化市相連。。全市總面積97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海林市地貌特徵屬山區和丘陵淺山區,地貌特徵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內南北寬、東西狹,由東北向西南斜伸略呈彎曲,形如臥蠶。地勢西高東低,最高西南部老禿頂子海拔1687米,最低東北部木蘭集村海拔160米,平均海拔為400-500米。

氣候環境

海林市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無霜期短。春秋季短、氣候多變,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年平均氣溫4.2℃,歷年極端最低、最高氣溫分別為-38.8℃和37.6℃。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536.3毫米。年平均日照2388.9小時。年平均風速1.7米/秒,最多風向為西北(NW)風。橫跨二、三、四積溫帶,平均活動積溫2100–2500度,無霜期85–130天,年平均降水450–1000毫米。

土壤環境

土壤以暗棕壤為主,占陸地面積的88.8%,草甸土、黑土、白漿土分別占4.2%、1.6%、1.5%,其餘為水稻土、沼澤土等。全市除海林鎮上空為二級空氣以外,其它區域均為一級空氣。海浪河流域水質符合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環境標準,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2%–4%),無污染,為開發有機、綠色和無公害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自然資源

海林地處長白山支脈張廣才嶺東麓,地貌特徵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內海拔1686.9米的老禿頂子為東北第二、黑龍江省第一高峰。林木資源豐富,有三個森工局,森林覆蓋率達72.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0個百分點,是全國重點林木生產加工基地之一;境外背靠俄羅斯遠東地區木材主產區,木材蓄積量220億立方米,每年通過綏芬河口岸進口木材近900萬立方米;清潔能源充沛,境內河流眾多、水能豐富,有大小河流114條,水能總蘊量560萬千瓦,占全省規劃總量的50%,規劃建設總投資52億元、裝機120萬千瓦的荒溝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35億元、裝機35萬千瓦的海浪河梯級電站等23座水電站,風能儲量達80萬千瓦,啟動建設海浪、紅旗和威虎山等4個總裝機16.4萬千瓦的風電場;礦產資源多樣,有金、鐵、鎂、石材等資源36種,有繼我國西藏羊八井地熱田之後的全國第二大高溫地熱田,綜合開發潛力巨大。

山產品資源

海林市境內可食用的天然野生山野菜品種達50餘種,年總儲量在5萬噸左右,年採集量約在1萬噸左右,是東北山野菜綠色食品基地。品種以蕨菜、刺嫩芽、猴腿菜、黃瓜香、山芹菜等為主。松籽、榛子、核桃等堅果類山產品總蘊藏量在正常年份分別達2000噸、1600噸、500噸,年採集量約1600噸,重點採集區分布在二道鎮、三道鎮、柴河鎮、長汀鎮、橫道鎮及三大森工局區域內。海林市是黑龍江省重點松籽產區,境內建有萬畝人工紅松果林基地。海林市漿果屬寒帶特有的漿果,品質優秀,山葡萄、紫梅、草莓、樹莓年產量分別達25000噸、16200噸、5200噸、4010噸。人工種植黑豆基地6000畝,年產量近千噸。

藥材資源

海林市野生中藥材資源蘊藏豐富,共有102科、215種,其中動物藥材22科、39種,植物藥材80科、176種,總產量達12.5萬噸,開發潛力巨大。主要品種有刺五加、五味子、滿山紅、黃芪、桔梗,蘊藏量分別達7.5萬噸、7960噸、5268噸、240噸、400噸,採集量分別達2000噸、50噸、40噸、10噸、8噸。大宗藥材有赤芍、升麻、桔梗、滿山紅、防風等76種;名貴藥材有山參、田雞、麝香、熊膽、鹿茸、豹骨等9種。同時,海林市種植中藥材已有40多年的歷史,已經形成橫道鎮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場平貝種植基地,山市鎮黃芪、五味子種植基地。建立了北藥開發研究所,海林市已被黑龍江省列為刺五加生產基地。全市適宜發展種植藥材的土地面積達45萬畝,北藥種植面積發展到11000畝,主要品種有平貝、五味子、沙參、黃芪、防風、沙棘等,年總產量約1.18萬噸。

農產品資源

全市糧食種植面積118萬畝,符合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的大豆35萬畝、玉米30萬畝、水稻15萬畝,其中有機水稻基地面積1萬畝,糧食總產29萬噸。全市露地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8萬畝,棚室蔬菜面積發展到550萬平方米,已建成9個標準化棚室蔬菜小區,蔬菜年產量達17.5萬噸,年對俄出口蔬菜4000萬斤。建有占地4.6萬平方米集蔬菜加工、銷售、調運於一體的蔬菜交易市場。全市食用菌種植規模12.1億袋(盤),主要有黑木耳、滑子蘑、猴頭菇、香菇等10多個品種,年產食用菌干品約5.7萬噸。建成食用菌產業億袋鄉鎮6個、千萬袋村27個、規模化專業村43個、食用菌產業示範園區133個。食用菌協會是國家級食用菌試點協會,鄉(村)級協會62個。被國家食用菌協會命名為「中國猴頭菇之鄉」、全國食用菌行業優秀基地縣。

甜葉菊資源

種植面積已達2萬畝,畝產達600斤,產量達6000噸。甜葉菊葉曬乾粉碎後可做糖料,其甜度為白砂糖的100–150倍,經深加工製成的甜葉菊糖甙其甜度是白砂糖的250–300倍,熱量僅為白砂糖的1/300,是天然的「綠色甜味添加劑」,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釀造、醫藥、化妝品等行業。對高血壓、肥胖症、糖尿病、心臟病和血液硬化有明顯療效,長年飲用可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效果。

水產品資源

全市漁業水面21.3萬畝,市域內養殖面積13490畝,蓮花湖面積199500畝(水產資源蘊藏),適宜養殖面積10000畝。養殖品種以鯉魚、鰱(鱅)魚、鯽魚和草魚為主,近幾年又引進鱖魚、河蟹和鏡鯉等6個名特優品種,年總產量2800噸左右。蓮花湖網箱總量達到700箱,網箱總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特產魚類品種為池沼公魚,年總產量約600噸。新安鎮建成了省級優質河蟹種苗繁育基地,繁育生活在綏芬河流域的日本鰲蟹,可滿足30萬畝河蟹養殖種苗需要。適宜林蛙養殖面積達17.5萬公頃,重點在長汀鎮、柴河鎮、橫道鎮、海林農場、山市種奶牛場和三大森工林業局區域內。

區域人口

1996年,海林市人口約43.5萬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海林市總人口435677人,其中:海林鎮103511人,長汀鎮16118人,橫道河子鎮18980人,山市鎮19932人,柴河鎮26281人,二道河鎮14285人,新安朝鮮族鎮18909人,三道河子鎮10666人,舊街鄉16424人,石河鄉12954人,新合鄉27767人,海南朝鮮族鄉18792人,海林農場7742人,山市種奶牛場6868人,大海林林業局43479人,海林林業局17873人,柴河林業局55096人。

2016年末,全市總人口377858人,比上年減少9188人,其中:鄉村人口123908人,比上年減少1359人;城鎮人口253950人,比上年減少7829人。全市城鄉居民總戶數159306戶,比上年減少2216戶。全市出生人口1978人,死亡人口2789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6‰,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1.3‰。[3]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16623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0568萬元,同比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1008661萬元,同比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697006萬元,同比增長6.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329元,同比增長8.4%。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上年的20.5:46.5:33.0,調整為21.2:46.6:32.2。

2016年,海林市全口徑財政收入161780萬元,同比下降2.6%,其中財稅收入17884萬元,同比增長12.7%;國稅收入96593萬元,同比下降1.5%;地稅收入47303萬元,同比下降9.3%。公共預算收入66192萬元,同比增長6.5%。地方財政收入72658萬元,同比下降0.9%。地方稅收收入48308萬元,同比增長4.5%。財政支出243380萬元,同比下降4.3%。

第一產業

2016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17947萬元,同比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645751萬元,同比增長7.5%;林業產值8536 萬元,同比增1.4%;畜牧業產值56265萬元,同比下降7.8%;漁業總產值5017萬元,同比下降1.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80萬元,同比增長16.3%。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24676萬元,同比增長5.8%,其中:農業增加值393564萬元,同比增長6.7%;林業增加值4011萬元,同比增長1.4%;畜牧業增加值23070萬元,同比下降7.8%;漁業增加值2436萬元,同比下降1.5%;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595萬元,同比增長16.3%。

2016年,全市糧食總產量335291噸,同比下降13.5%,其中:水稻產量43593噸,同比下降16.0%;玉米產量272328噸,同比下降6.9%;大豆產量15990噸,同比下降60.6%。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8046公頃,同比增長0.1%。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8065公頃,同比下降18.8%;非糧作物播種面積19982公頃,同比增長211.9%。年末常用耕地面積78035公頃,其中:旱田70214公頃,水田7530公頃,水澆地29公頃。

2016年,全市造林面積1535公頃。育苗面積81公頃。幼林撫育作業面積17837公頃。零星植樹14公頃。跡地更新66公頃。五味子產量37噸,野生木耳產量5噸。

2016年,全市肉類總產量12567噸,同比下降13.4%。其中:豬肉產量7504噸,同比下降18.3%;牛肉產量3177噸,同比下降4.2%;羊肉產量479噸,同比下降12.6%。大牲畜存欄43190頭,同比下降1.3%,豬存欄72389頭,同比增長1.6%,羊存欄47441隻,同比下降3.5%,家禽存欄53萬隻,同比增長16.1%。

2016年,全市漁業水面207960畝,其中養殖水面7960畝,蓮花湖水面200000畝。水產品總產量3100噸,其中捕撈產量2620噸,養殖產量480噸。

2016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7.3萬千瓦,全市擁有拖拉機17306台,農用排灌機械495台,大中型配套農具11550台,收穫機械578台,運輸機械17306台。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2059噸,同比增長1.5%。農村用電量7362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8%。

第二產業

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已達98家,實現產值2569162萬元,同比增長5.6%,其中:國有企業7019萬元,同比增長10.7%;股份制企業2356294萬元,同比增長2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19889萬元,同比增長16.9%;其他類型企業85959萬元,同比增長23.0%。

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 730663萬元,同比增長6.9%。主營業務收入2600153萬元,同比增長6.1%。利稅243431萬元,同比下降4.7%。利潤141130萬元,同比增長0.7%。

2016年,全市建築業企業共15戶,簽訂建築合同額686883萬元,同比下降4.5%;實現產值687636萬元,同比下降4.0%,竣工產值457721萬元,同比下降2.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02838平方米,同比下降13.3%。

第三產業

2016年,全市房地產企業24戶。施工房屋面積1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3%,其中住宅面積11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5%。商品房銷售面積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2%,其中住宅面積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1.4%。商品房屋銷售額51990萬元,同比增長40.8%,其中住宅銷售額46101萬元,同比增長36.5%。

2016年,海林市限額以上商業企業共26家,其中,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6家,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14家,住宿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5家,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以上)1家。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0808萬元,同比增長11.4%。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475110萬元,同比增長11.0%;餐飲收入85698萬元,同比增長13.9%。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488195萬元,同比增長11.2%;鄉村實現72613萬元,同比增長12.6%。

2016年,全市接待遊客928.6萬人次,同比增長31.1%;旅遊業收入實現163288萬元,同比增長30.1%。[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6年,全市普通中學12所,比上年減少3所,其中:九年制學校2所,比上年減少3所。小學14所,比上年減少3所。小學教學點39個,比上年增加6個。幼兒園43所。普通高中在校生3745人,比上年增加289人。普通初中在校生4781人,比上年減少382人。小學在校生9088人,比上年減少325人。

衛生服務

全市擁有衛生機構295個,其中市直二級醫療機構3個,市直衛生機構14個,專科醫院3個,鄉鎮衛生院9個,民營個體1個,農村衛生所(室)162個,衛生防疫機構14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1590張,衛生技術人員2775人,其中:執業醫師705人,執業助理醫師179人,註冊護士596人。

體育事業

2016年,全市參加體育鍛煉人口2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海林市運動員參加省級以上賽事共獲得8金、7銀、5銅的好成績。向上級輸送運動員8名,均輸往牡丹江市體校。

能源環保

2016年,全市空氣質量達標率94.5%,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污水集中處理率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API(空氣污染指數)小於100的天數為342天。

2016年,全市能源消費量62.22萬噸標準煤,其中:第一產業能源消費量3.29萬噸標準煤,第二產業能源消費量29.50萬噸標準煤,第三產業能源消費量8.17萬噸標準煤,居民生活能源消費量21.26萬噸標準煤。萬元GDP能耗0.2808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5714%。

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4350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4.99%。其中,居民用電量1665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6.54%;第一產業用電量315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68%;第二產業用電量1702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1.56%(工業用電量1641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1.40%);第三產業用電量6673萬千瓦時,同比下降9.01%。

人民生活

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31元,同比增長7.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56元,同比增長8.5%。[5]

歷史文化

風土民俗

海林位於東北,跟其他最古老的東北民俗一樣,當地風土民俗有相當一部分是滿族及其先祖留傳下來的。比如吃殺豬菜、火鍋、吃黏豆包、凍菜,烤火盆,反穿皮襖,穿靰鞡鞋,用靰鞡草,采山、打獵,抓嘎拉哈,供山神爺,供胡(狐)仙、黃仙。後來,朝鮮民族大量進入東北,形成了東北主體民族的一部分,朝鮮民族的鮮明特性,在與東北漢族、滿族等兄弟民族的的融合過程中,又形成了東北民族中另一大風情特徵。比如,朝鮮族人的飲食起居與婚喪嫁娶等。如朝鮮民族喜歡吃辣白菜、泡菜,吃牛肉、狗肉,喝大醬湯、熬大骨湯等等。清王朝入主中原,大量漢人外遷東北,東北民風中又多了大量的中原和江南風俗如忙年,過端午節、中秋節,吃年糕,喝臘八粥,供灶王爺,祭祖譜,扭秧歌,唱二人轉等等內容。清王朝末期,沙俄在東北境內修築了一條橫貫黑龍江的中東鐵路,有大量的俄羅斯人曾經生活在林海雪原,又帶來一些異域色彩,尤其是俄羅斯風俗,如吃麵包火腿,喝啤酒,穿布拉吉,冬天穿棉裙等等。

海林民俗具有東北民俗的典型特徵。東北民俗具有多元性,但總體上是漢、滿、朝、俄等民俗共存。

寧古塔文化

流放是封建王朝主要的刑罰方式,如屈原放逐汨羅、李白流放夜郎、蘇軾貶謫瓊州等。而流放寧古塔,則始於大清王朝。

1644年,八旗大軍入關,隨即滿洲政權遷至北京,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這時,寧古塔一帶大批青壯年隨八旗大軍入關南下,一時出現東北邊治空虛。於是,順治初年,開始實邊,向東北遣戍所謂的「人犯」來「效力贖罪」,史學界把這種遣戍稱為「流放」。當時大東北流放地有多處,瀋陽、遼陽、鐵嶺、撫順、尚陽堡(今遼寧省開原清河水庫一帶)、席北(今呼倫貝爾一帶)、卜魁(今黑龍江齊齊哈爾)和寧古塔(今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浪河兩岸和後來的牡丹江畔寧安一帶),而遼陽和寧古塔是最主要場所,「遼陽」是當時大東北流放地的代用語,所以清初流放詩人丁介在詩中寫道:「南國佳麗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說的就是這種大批流放的情景。尤其是寧古塔,聚集了一大批江南才俊和中原名士。這其中最主要的流人有涉嫌賣官的吏部官員陳嘉猷,為廣西巡撫王一品謀求漸江巡撫說項,事發後王一品被處以絞刑給「斬立決」了,陳嘉猷則流放寧古塔,成為流放寧古塔的第一人。此後流人繼踵,紛至沓來,有官場角斗失敗者色黑,有江南哭廟案被斬於市的金聖歎的妻子和兒子金釋弓(乳名斷牛),東南海上抗清案鄭成功之父鄭之龍,《明史》文字獄案莊鋌鑨後裔,及呂留良文字獄案呂留良的後裔,順治十四年(1657)江南圍科場舞弊案七位舉子和他們的家人,還有後來《無聲戲》刊刻案涉案者張縉彥,仗義行俠牽涉進鄭成功、張煌言海上抗清案的楊越等,形成了寧古塔流人龐大的方隊。那時的寧古塔,可謂人才薈萃。[6]

風景名勝

億龍風情園

億龍風情園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一座集生態、觀光、娛樂、休閒與一體的旅遊渡假區。園內環境優美,風光迷人,群山、大河緊緊環繞。海浪河天體浴場建設有深水池、淺水池、兒童池,戲水遊樂,盛夏消署的好去處,假山上的噴泉像一副生動的寫意畫,泛舟水上大世界,徜徉在幽林曲徑之中,嗅山野花香,聽啾啾鳥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海浪河劈山而來,氣勢磅礴,水面浩大,河水清澈見底。山嘴子攔河大壩橫旦河間,河水飛流直下,聲若雷鳴;一條135米的高空鐵索吊橋宛如長虹臥波,置身其上,驚險刺激之後,無不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七里地生態民俗村

七里地生態民俗村又稱金溝屯,又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牡丹江地區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所在地,富有革命鬥爭光榮傳統。七里地生態民俗村景區,突出優良自然生態與漢族、滿族、朝鮮族民俗風情。同時又有一系列人文景觀、歷史文化遺蹟。如牡丹江地區第一個黨支部舊址(用原木建造的木喀楞房)、偽滿老火鋸舊址(木材加工)、日偽時期水利電站管道舊址、抗日聯軍密營舊址、楊子榮剿匪小分隊營地舊址。8000平方米的抗聯廣場,以抗聯英雄雕塑和文化長廊為主體景觀,人們在緬懷抗聯英雄的同時,又可觀看由山水風光、獸中之王、俄式建築、科普畫欄組成的百米文化長廊,從中了解海林的風光和歷史。

威虎山城

威虎山城位於橫道鎮東側,與俄羅斯風情園隔道相望。威虎山城是按照小說《林海雪原》和東北山區城鎮的模式興建的。是為了滿足以《林海雪原》及舊東北山區小城鎮題材影視拍攝而興建的外景基地,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主要由城門樓、林海鎮、夾皮溝村、神河廟、威虎廳等幾大部分構成。

楊子榮紀念館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占地面積8.5萬平方米,由紀念館區、烈士墓區、植物園區和兵器展覽區四部分組成。楊子榮紀念館共展出楊子榮烈士遺物和其他獻、實物195件及照片、題詞240餘幅。紀念館的後山坡是烈士陵園,園中聳立着烈士紀念碑,碑高8.1米,象徵着「八·一」建軍節,紀念碑正面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碑的背面鐫刻着楊子榮、馬路天及楊子榮的165位戰友的英名。碑後是楊子榮烈士陵墓,高3.1米,象徵着楊子榮烈士犧牲時31歲。植物園區松柏常青,花草相間,景色宜人。紀念館南側是正在建設中的兵器展覽區,現已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捐贈退役殲擊機、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進一步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突出紅色旅遊景區特色。現為國家AAA級景區。

橫道河子

橫道河子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行政區總面積794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人,全鎮森林覆蓋率達95%,是「全國綠化百佳鄉鎮」、國家級生態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該鎮始建於1897年綏滿鐵路修建時期,現有保存完整的俄式建築250餘處,其中東正教聖母進堂教堂、中東鐵路橫道河子機車庫、中東鐵路橫道河子大白樓、偽滿橫道河子警備隊駐地、中東鐵路橫道河子木屋群等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鎮依託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全力打造全省旅遊名鎮,現已形成「兩園(東北虎林園、俄羅斯風情園)、一城(威虎山影視城)、一村(七里地生態民俗村)、一山(威虎山主峰景區)」的旅遊發展格局。到2015年,橫道河子鎮將建設成為具有七大精品景區、五大承載功能、歐陸風情濃郁的俄羅斯風情小鎮和北方民俗特色鮮明的中國北方影視基地。

九疊泉

北國的九寨。是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是集瀑、潭、水、泉、峰為一體的旅遊勝地,位於長白山余脈張廣財嶺東麓的柴河林業局宏聲林場,距牡丹江市95公里,景區總面積3108公頃。景區內有數十座秀麗的石峰,奇松怪石遍布景區。兩條毫無污染而清澈的高山河流——金溪谷和銀溪谷,終年流水不息,由於落差較大、多處跌水,而形成我國東北罕見而壯觀的九疊泉瀑布群。景區內茂密的原始森林紅松成片,蒼天古樹高大挺拔,各種奇花異草相互輝映,林中環境古樸清幽,花氣襲人,鳥鳴於澗。風景區共開發建設了35個景觀,已建成九疊泉瀑布群、情侶峰、仙人洞、「威虎山第一漂」二道河漂流等項目,目前為國家級AAA旅遊景區。

海浪河漂流

龍江第一漂。海浪河發源於大海林林業局境內的雪鄉國家森林公園的老禿頂子和大禿頂子山,是牡丹江最大的支流。也是黑龍江省境內可數的未被污染的處女河之一,漂流全程73公里,設十個休憩驛站,分遊覽逍遙和刺激驚險漂,落差達500米,河面最寬處有50米,最窄處也有10多米,最深的地方為7、8米,已被確定為黑龍江省精選旅遊線路。

東北虎林園

世界最大的東北虎繁育飼養基地。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1998年建成開園,對瀕臨滅絕的東北虎進行人工飼養繁育和野化訓練。開園以來人工繁育純種活體東北虎1000餘只。相繼建成了猛虎觀賞園,幼虎園,獅園,熊園,鹿園,獅虎獸等多種小動物觀賞區,以及全國最大的東北虎科普教育展覽館。現已形成集旅遊、觀賞、餐飲、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林園。每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以上。2007年7月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虎鄉」稱號。2009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蓮花湖風景區

我國北方最大的人工湖、國家水上訓練基地。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市境內東北部,是國家重點工程蓮花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黑龍江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地質公園。湖面133平方公里,全長99.9公里,平均水深40米,景區控制面積1900平方公里。蓮花湖風景區以森林、湖泊、島嶼和峰崖石壁為主體景觀,有三大峽谷、四大湖灣、五大景區、七大島嶼和三十多個主要景點。百里長湖猶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橫臥在崇山峻岭之間。湖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存有商周時期的群力岩畫、渤海國高麗古井、金代江東古墓群、清代烽火台等歷史文化遺蹟。著名作家曲波所著長篇小說《林海雪原》中的威虎山、河神廟、老道廟、鍋盔山、奶頭山、猴石等景觀均處於風景區內,偵察英雄楊子榮等剿匪故址保留完好。

雙峰林場

中國雪景、雪鄉之源的「雙峰」,雙峰林場位於大海林林業局中國雪鄉國家森林公園內,距長汀鎮105公里,占地面積500公頃,整個地區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素有「中國雪鄉」之稱,夏無三日晴,冬雪漫林間,積雪期長達七個月,最深處可達2米,皚皚白雪沒有任何污染,隨物具形,千姿百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發展至今,吸引了大批攝影家、電視台、劇組和遊客。電視劇《她曾經是我妻子》、《冬暖夏涼》、《怪王的冬天》、《風雪黑龍鎮》、《雪鄉》、《公安局長》均在此取景,留下了許多別致的影視群落。解放軍「八一」滑雪場建設在雙峰雪鄉3.5公里處,為我國培養了王錦芬、於淑敏等一大批雪上運動健將,在世界大賽中多次贏得榮譽。[7]

城市榮譽

海林名片 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實驗區 聯合國人居署可持續發展城市計劃試點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平安縣 中國猴頭菇之鄉 中國雪鄉 中國虎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