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
海月 |
中藥名稱:海月 別 名:鏡魚、以下魚、 海鏡、膏葉盤、蠣鏡、 石鏡、窗具、蠔蜆窗 界:動物界 門:軟體動物門 綱:雙殼綱 目:珍珠貝目 科:不等蛤科 屬:海月蛤屬 種:海月 分布區域:東海、南海 採收時間:退潮後 用 量:15-30g 毒 性:無毒 |
海月:不等蛤科動物。別 名:鏡魚、以下魚、海鏡、膏葉盤、蠣鏡、石鏡、窗具、蠔蜆窗。 [1]
目錄
海月入藥部位
肉。
海月性味
味甘,性平。
海月功效
消食化痰,調中利膈。
海月主治
用於痰結食積,黃疸,消渴。
海月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海月採集加工
退潮後到海灘采捕,取肉,鮮用。
海月形態特徵
貝殼近圓形,極扁平,一般殼長100-118mm,高93-110mm。殼質脆薄而半透明,邊緣易破碎。左殼微突起,右殼較平。殼表面白色,殼頂微紫色。
放射肋及同心生長線均極細密,近腹緣的生長線略呈鱗片狀,殼內面白色,具雲母光澤。鉸合部大,右殼具有2枚長度不等的鉸合齒,呈「八」字形排列,左殼相應的部位形成2條凹槽,內有韌帶紫黑色。閉殼肌1個,圓形,位於殼中央。足退化成指狀,無足絲。
海月生長環境
棲息於潮間帶中、低潮區至20餘米水深的沙質或泥沙質海灘的表面,左殼向上,右殼朝下。殼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壺、苔蘚蟲及藻類等附着物。產卵期在5-7月。我國分布於東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