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底隧道 (香港)

海底隧道 (香港)
圖片來自fandom

海底隧道英語:Cross-Harbour TunnelCHT),簡稱紅隧海隧舊隧,因隧道在九龍著陸點位於紅磡灣,故多稱為紅磡海底隧道,是香港首條連貫香港島九龍半島的過海行車隧道,是香港以至世界最繁忙的行車隧道之一,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目錄

沿革說明

香港最早草擬跨越維多利亞港的基建設施,可追溯到1921年港英政府曾經提出維港大橋的藍圖。大橋以中環畢打街為起點,延伸至尖沙咀廣東道,同時可供汽車、電車、人力車及行人使用[1]

而戰後1948年發表的《亞拔高比報告》,首次提出以海底隧道形式,從尖沙咀來往中環,以紓緩交通及完善維港兩岸的運輸系統。

跨海大橋方案

1961年維多利亞發展有限公司提出興建維港跨海大橋的方案,大橋兩岸的出入口跟現在的紅磡海底隧道相約。此方案與當時海底隧道方案競爭,不過政府最後選擇海底隧道,基於以下主要原因:

  1. 擬議大橋最高點達400米,會對在啟德機場升降的飛機造成危險
  2. 大橋較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
  3. 如果大橋發生重大事故,將有機會截斷來往鯉魚門尖沙咀的航道

港英政府銳意開拓銅鑼灣紅磡尖沙咀經濟,決定隧道現有之出入口位置。1965年鍾士元預見四線行車隧道會迅速飽和,曾提出六線方案,惜因成本過高未獲採納[2]

概要

海底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由保華與英美兩家建築公司的聯合體承建,於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隧道全長1,860米,以沉管方式建造(而隧道沉管於黃埔船塢製造),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由香港隧道有限公司港通控股有限公司前身)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及經營,在1980年代起,當時兩方的隧道出入口亦以中英文標示公司名稱;唯專營權在1999年9月1日屆滿後,原本以中文標示公司名稱部份被廣告招牌擋上,而英文公司名稱部份也在其後更改為「CROSS-HARBOUR TUNNEL」並沿用至今。隧道跨越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香港島兩岸獨立的道路網絡連接起來。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於奇力島,位於港島灣仔區。因工程關係,該島已與香港島連接。北端出入口位於紅磡灣填海區。收費廣場位於紅磡灣出口,共有16個收費亭,其中10個為人手收費亭,2個為專利巴士專用的快易通自動繳費亭,而餘下4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2017年12月3日起,駕車人士可以在海底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或本地發行的非接觸式信用卡(包括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銀聯閃付[3])拍卡繳付隧道費。

參考文獻

  1. Hugh Farmer. Proposed iron bridge connecting HK Island – Kowloon pre-1921.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2016-07-18 [2018-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6). 
  2. Template:Cite article
  3. 拍卡過隧道!城隧月尾先行 一文睇曬各隧道實施時間表. [2018-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