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海底熱液礦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海底熱液礦床的發現,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專家們普遍認為,海底熱液礦是極有開發價值的海底礦床。美國把海底熱液礦床看作是未來的戰略性金屬的潛在來源,並且由政府出面,制訂了中長期開發計劃。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制訂了1983~1988年的5年計劃,把處在美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的胡安德富卡海脊作為海底熱液礦床的重點研究和開發對象。1983年,美國海洋地質專家們用「阿爾文森」號潛艇對東太平洋海隆上北緯10°~13°的海域進行了調查。1984年夏天,又調查了胡安德富卡海脊。1988年,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又對東太平洋一塊新海域進行調查,發現了24個熱液湧出口,並在一海山的南坡水深2440米~2620米處,發現一個南北長500米,東西寬200米的硫化礦物沉積層。此外,美國還與法國合作進行海洋調查,並計劃合作開採海底熱液礦床。 日本投資75億日元,建造了能下潛2000米的「深海2000」號深潛器,專門用于海底熱液礦物的調查。從1983年開始,日本的海洋地質專家們對馬里亞納海槽、四國海盆等地的熱液礦床進行調查。日本地質調查所還執行了一個新的5年計劃,對伊豆一小笠原島弧、四國海盆等處的熱液礦床進行調查。日本海洋開發中心用7年時間,投資220億~230億日元,建造能下潛6000米的深潛器——「6500」號,用于海底熱液礦床的調查。與此同時,日本還積極研製從勘探到開採海底礦床的各種技術設備,計劃在2000年之前,開始商業性採礦和試生產。

1985年初,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斯科特教授領導的一個調查隊乘「潘德拉2」號潛艇,對溫哥華島以西約200千米的海脊進行了調查。他們共發現了17個海底熱液礦床沉積層,有3個沉積帶的寬度超過了150米,厚度超過了7米,據估計,其總量可能超過150萬噸。

參考文獻